“领跑”中国高铁自主创新

2018-05-30 10:48赵颖华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1期
关键词:利民榜样高铁

赵颖华

编者的话:

近日,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的“2017北京榜样”颁奖典礼播出。贾利民等12人获 “2017北京榜样”年榜人物称号,程刚等51人获得“北京榜样”提名奖。

“北京榜样”,平凡中的力量;“北京榜样”,就在我们身旁——从我们刊登的共产党员贾利民和高凤林两位“北京榜样”的先进事迹中,您会得到更多的感悟。

十多年前,“高铁”还是一个充满想象的高科技名词,如今它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出行方式。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体系最完整、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在这一串恢宏的“之最”背后,有一个人功勋显赫,他就是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 他投身轨道交通和交通运输智能化等领域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已达25年,被誉为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领跑者”。

从“火车梦”到入选“名人录”

阿勒泰的克木齐位于新疆北部,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1团一营的驻地。1963年,贾利民便出生在这里。7岁时,贾利民第一次离开新疆跟随父母回乡探亲,也是第一次见到了火车。“真是让我大開眼界”,这条蜿蜒的“钢铁长龙”从此走进了贾利民的心。

怀揣着对火车的痴迷,贾利民高考志愿里填的全是铁道学院;结果被上海铁道学院(现为同济大学)录取,从此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从1991年到2004年,贾利民分别在智能控制及智能自动化理论、铁路智能自动化及智能控制以及铁路信息化技术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突出贡献。1994年,刚30岁出头的贾利民被破格晋升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由于他及其团队的杰出成就,铁科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中心之一。贾利民1995年即成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模糊与神经系统技术委员会唯一的中国委员,1998年入选剑桥传记中心“20世纪杰出科学家名人录”,2001年入选美国“世界名人录”。

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铁路人”,2004年贾利民接受了北京交通大学的邀请,正式加盟了这所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最高学府。就在这一年,青藏铁路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作为通向拉萨的交通大动脉,青藏铁路要穿过上千公里的冻土层。一旦列车或者线路发生故障,巡查、维修人员很难第一时间到岗。“这就需要一套高灵敏度的监控、应急指挥系统,可以无人值守,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完成故障判断和报警。”

贾利民带领3位青年教师和6名硕士研究生,和其他参研单位一道,没日没夜地投入了技术攻关。他们往返奔波于北京和西宁两地,前后历时约一年半,“青藏铁路运营与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终于开发成功。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当T27次列车顺利抵达雪域高原城市拉萨时,贾利民说“当时心里那叫一个高兴”,说这话时,眼睛已经湿润了。

助力中国高铁攀上“世界巅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铁已在国外迅猛发展,尽快发展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速铁路迫在眉睫。在国家决策要奋起直追的同时,采用轮轨还是磁浮的争论开始浮出水面。贾利民在速度、成本、国情和综合效能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权衡,始终是轮轨派的支持者。

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体系化自主创新,始于2008年。这一年由科技部与原铁道部共同发起实施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并通过“国家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得以持续。从2008年初到2014年,中国高铁科技就在这一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被欧洲人惊呼为“中国的高铁革命”。

在这关键的历史阶段,贾利民担任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和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负责编制了《联合行动计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设计和确定了我国高铁科技发展的技术方向、战略路径,总体架构、重点任务与核心技术指标;参与组织实施了专项各重大项目。正是在这些顶层设计和指标的指引下,我国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享誉世界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车;贾利民参与主导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智能高速列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套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和高速列车谱系化技术平台。

“功在国家、利在人民”即是“初心”

“我代表高铁科技创新团队的所有战友,向习总书记和党中央报告: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我们没有盲点;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有胜算;支撑国家战略,我们有把握;引领创新发展,我们有信心!”

2016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了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这一天上午,习总书记详细听取了贾利民的汇报。贾利民汇报了我国高铁科技创新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十三五”的重点方向和高铁技术对“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作用。最后,他言语激昂地说了上面的四句话。

“说得好!”这一豪迈的表述当场赢得了总书记的赞许。这一天贾利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30多年前,他从遥远的荒漠走出来,追逐着“把火车开到家乡”的梦想;如今他有幸代表所有中国“高铁人”向总书记汇报工作。这一切就像是梦一样。

为了“让中国高铁真正成为畅通世界的‘名片”,贾利民表示自己还会在高铁领域努力下去,再多做点技术,多培养些年轻人。进入“十三五”以来,他又继续参与组织实施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并作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和跨国互联互通时速400高速列车项目的首席专家,继续他的高铁科技创新事业;作为主要负责人,他还牵头编制了《“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为我国“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明确了目标、规定了路径、进行了系统化的布局和战略安排。

谈及这些年的历程,贾利民以林则徐的两句诗来表明心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他说:“功在国家、利在人民,就是我的‘初心,个人名利得失,均已置之度外。”

猜你喜欢
利民榜样高铁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垃圾分类:虽然“繁琐”但利已利民
高铁会飞吗
人地百米建高铁
盐城利民的黄龙梦
第一次坐高铁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