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学生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8-05-31 00:54梁雪梅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习生排球问卷

梁雪梅,张 凯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因此,强化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巩固运动技术和提高其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满足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更应加强对排球教学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出具备现代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体育专业人才,为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服务。

钟启泉(1998)[1]认为教学能力可以从不同层面考察,如人格或技术,其中教学能力的技术层面由专业技能、智谋技能与交际技能组成,而人格侧面则由个性和动机组成。余承海(2005)[2]指出,教学能力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备,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依托于一定的智力将个人智力和知识、技能转化的一种职业素质和特殊专业能力。为此,有学者对教学能力进行了定义,教学能力即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显现[3]。相对来讲,体育教学能力是一般教学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其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全方位的综合培养,才能获得有效的提高[4-5]。可以看出,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因此,科学、准确地评价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有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和积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学生教学能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调查对象,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的大四学生,共有19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5人。截止到调查前,10人是国家二级排球裁判员,其中9人考取了国家一级裁判员;5人是国家二级排球运动员。

2)测量工具,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测量工具采用3套问卷。第1套问卷借鉴李臣功[6]的《排球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问卷,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使用此问卷对每位实习生的教学能力进行评分。《排球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课前教学设计能力、课中教学实施能力和课后反思能力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各指标权重均已确定。第2套问卷是《实习生教学能力自评问卷》,实习生对需要提高的某项能力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且赋值1、2、3、…n累计加权,最终得出实习生认为最需提高的教学能力。第3套问卷是《实习生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从实习生的专业知识、示范讲解、课堂组织、课堂纪律、教学方式、考评制度和个人魅力7个评价指标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采用五点计分法,如,非常好、比较好、一般、较差、非,依次为5、4、3、2、1分。

3)问卷效度,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邀请具备多年排球教学训练经验的专家对《实习生教学能力自评问卷》和《实习生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2套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并咨询各位专家对问卷设计的意见。结果显示,专家对问卷的整体设计、内容设计和结构设计进行评价,对问卷的效度表示肯定,问卷设计能够满足研究需要。

4)问卷信度,采用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实习生进行自评问卷调查,隔1周随机抽10人重测。随机抽1个班进行教学满意度抽样调查并标记,隔1周重测。计算相关系数,实习生自评问卷R=0.8132;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相关系数R=0.8613。由此可知,两套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符合本次研究需要。

5)具体实施,在实习期间给19名排球专项实习生发放带有标记编号的自评问卷;教学能力评价问卷发放给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由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他评;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发放给每一位实习学生的35名学生,共回收651份,有效问卷644份,有效率为98.92%。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实习生的各项指标得分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排球专项实习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总成绩分析 实习教师对实习生教学能力的评价,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教学能力[7]。因此,在大四实习期间,指导老师通过观察实习生在实习单位的教学表现,并进行排球教学能力指标等级评分。等级评分区间以91~100分为优,81~90为良,60~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整理19位排球专项实习生的评分结果后,得出总成绩排序(表1)。结果显示,总成绩最高分98.22,平均分87.86(满分100分)。可以看出,大四实习期间,实习生教学实践能力总体评价水平良好。

2.2 排球专项实习生教学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的是“被教育”,从“被教育”转化成“教育”,是由被动转化成主动的过程。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环境应该是一个“智力生态环境”,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综合性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培养[8]。通过教育实习,实习生将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从中汲取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综合教学能力,并积极发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动性。有学者提到,排球教学能力是教师赖以发挥其内在素质[9],因此,排球专项实习生更应充分掌握专项教学能力。

表1 总成绩排序 n=19

如图1所示,B1讲解示范能力(80.71%)的良好以上的累计百分比结果评价是最高的、其余依次是:A1明确教学理念的能力(78.95%)、B2纠错激励能力(75.79%)、B3组织和管理的能力(75.66%)、C1自我评价能力(75.44%)、C2问题反思的能力(71.93%)、A2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70.53%)、A3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68.42%)、C3教学重建的能力(63.16%)。

图1 排球专项实习生教学能力对比图 n=19

2.2.1 排球专项学生课前准备能力

2.2.1.1 明确教学理念的能力 体育即教育。体育教育观应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10],这样才能以健康运动,终身锻炼的理念,教育下一代学生。因此,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健全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与排球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参与排球运动过程中感受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十分重要。

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的教学实习表现给出了相应的等级评分。结果表明,部分学生明确教学理念的能力较差。究其原因,可能是缺乏教学经验,对传授现代体育理念和政治思想教育的能力没有深刻的理解,因此不能在实践教学中有特别好的表现。

2.2.1.2 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 制定教学文件包括大纲计划编写、单元计划编写、课时教案编写。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编写教案文件,这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依据。

排球教学大纲和排球教材是进行排球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充分理解这2类文件之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排球教学任务。教学计划按照课程的类型,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明确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是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实习生评价自己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在良好水平以上。指导老师认为实习生编写教案的能力基本满足教学实习的要求。

2.2.1.3 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需要诊断分析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不同学生的内在需求、个性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生的教学方法手段诊断和熟悉的能力处在中等水平,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集中在优良水平。在熟悉常用教学方法能力的调查中,教师认为实习生较熟悉常用教学方法。在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能力方面,指导教师评价集中在优良水平,实习生自评则集中在较好和一般水平。可以看出,实习生并不完全熟悉常用的教学方法,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能力评价较为合理。

课前准备能力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实习生。即使在课前试讲过很多次,也还是会出现出乎意料的事情,甚至出现紧张到词不达意的情况。总体而言,实习生课前准备能力基本情况较好,基本理解体育教学理念,能制定较规范的教学教案,基本满足教学实习的要求。但仍需不断提高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才能在整体上有所突破。

2.2.2 排球专项学生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2.2.2.1 讲解和示范的能力 良好的讲解和示范能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知识、情感、思想交流,还能够有效的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排球教学中,技术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都非常重要。

由调查结果可知,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讲解和示范技战术能力相对认可。实习生对动作示范规范化程度和语言组织流畅程度集中在较好水平,可看出来排球专项学生讲解示范能力符合教学实习的要求。这个结果跟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1]。

2.2.2.2 纠错和激励的能力 纠错的能力包括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和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能力。激励的能力主要包括激励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和课中即时反馈的能力。教师在传授技术动作的同时,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并及时纠错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即时有效的反馈,帮助学生自我纠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从调查结果能看出,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但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上还有所欠缺,激发学生兴趣和课中即时反馈的能力还需提高。

2.2.2.3 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有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对教学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体育课堂与其他室内课堂不同,学生组织管理、场地器材管理、课堂时间管理、保护和安全措施难度都会更大,这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结果显示,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呈现较好的结果。实习生在教学实习之前对课堂组织与管理接触不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组织管理经验不足容易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实习生出现慌乱和错误。

总体来说,排球专项实习生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整体情况相对最好,讲解示范能力得到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示范讲解战术的能力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纠错激励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需要实习生转变观念,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综合教学能力。

2.2.3 排球专项学生课后评价能力 课后评价是刚接触教学的实习生最容易忽略的一部分,学会在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的不足,汲取经验教训,对改善教学水平和效果有很大帮助。课后评价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能力、问题反思能力和教学重建能力。

2.2.3.1 自我评价的能力 一堂体育课,教学环节是否连贯、课堂时间是否安排合理、教法是否恰当,还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教师都应该深有体会。因此,做出适当的评价是每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素质。实习生在大三下学期有教法考试环节,实习生对教学环节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实习生在多次实践中教学能力不断进步。由调查结果可知,指导教师认为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较好水平以上。

2.2.3.2 问题反思的能力 问题反思能力是教师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突发事件及处理和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并分析其中内在联系。调查结果显示,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在问题反思方面状况一般。实习生对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处理突发状况以及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等的能力一般,但这些均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实习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对帮助实习生掌握问题反思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2.3.3 教学重建的能力 教学重建能力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深入研究,领悟和发现新的体会,并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和改进教学环节,使教学更加合理的能力。指导教师在认为实习生教学重建的能力整体较好。教学实习本身是对实习生教学能力的检验,同时对实习生提高教学能力有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课后评价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实习生对课后总结评价重视不足,忽视学生的表现,不能及时反思自我。排球专项学生应多关注学生的获得,通过反思教学各个环节的不足,不断深入改善教学环节,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地进步,以达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目的。

2.3 排球专项学生教学能力重要程度情况分析 教学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5]。如表2所示,实习生教学能力指标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前五依次是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课堂组织、选择教学手段方式、编写教学文件。由此可见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是排球专项实习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来讲都非常重要,教师既可以有针对讲授,学生也可以有目的性学习。把控课堂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文件是教学的基本,对于未正式参加教师工作的实习生来说,尽快提高编写教学文件的能力非常重要。

2.4 学生对排球专项学生教学满意度情况分析 学生对排球专项实习生教学能力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平均分达到4.292,总体来看,结果比较满意。学生对实习生个人魅力的满意度最高达到4.740分,示范讲解有4.489分。一方面说明,实习生的示范动作较规范、讲解流畅,另一方面,实习对象与实习生年龄相仿,有共同话题,学生在心中也非常崇拜大学实习生。相对而言,课堂组织和课堂纪律方面得分较低,仅为4.020分和3.846分。可以看出,实习生对课堂的组织纪律能力还有所欠缺,稍显经验不足。

表2 教学能力重要程度前十排序 n=19

表3 学生对排球专项实习生教学满意度结果 n=644

3 结 论

指导教师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项实习生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整体情况最好、课前准备能力较好,课后评价能力相对较差;实习生认为需要提高的教学能力指标从高到低排序,前五依次是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课堂组织、选择教学手段方式、编写教学文件;实习生的个人魅力和示范讲解也得到了学生认可。

由于调查对象数量有限,代表性不足,后续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增加样本信效度,以求得到更客观的数据和结果。另外,研究样本仅从排球专项即将毕业的学生入手,未来可比较不同专项或年级学生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维度及其影响因素较多,深入探讨多变量间的内在关系,更有助于丰富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的研究。

猜你喜欢
实习生排球问卷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