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南瓜砧木品种对嫁接黄瓜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2018-05-31 07:38苏世闻陈先知周友和王克磊
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根苗雪松砧木

苏世闻,陈先知,周友和,王克磊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省温州市设施蔬菜工程技术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6)

黄瓜是主要的瓜类蔬菜作物,常年连作会导致枯萎病发病率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频发,而嫁接可以克服连作障碍,是设施蔬菜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嫁接黄瓜的根系入土深,吸水能力强,多表现为生长势强,对低温干旱潮湿耐受力都高于自根苗[1-2],植株抗逆性增强,结果期延长,产量增加[3],品质提高[4-5]。南瓜作为黄瓜的主要嫁接砧木,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砧木品种市场混乱,同种异名现象比较普遍,同一品种繁种单位多,不同单位提供的种子价格、质量参差不齐,极大影响了黄瓜嫁接栽培的效果。本试验以自根苗为对照,对5个南瓜砧木品种嫁接黄瓜的长势、商品性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选育优良黄瓜砧木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接穗为黄瓜品种科丰-200(天津市绿丰园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品)。南瓜砧木选用市售南瓜砧木品种京欣砧6号、黄砧、科丰津强、思壮8号、日本雪松。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在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藤桥科技园进行。分别以5个南瓜砧木品种京欣砧6号、黄砧、科丰津强、思壮8号、日本雪松为嫁接砧木处理,以科丰-200自根苗作为对照(CK),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9.6 m2,行距0.8 m,株距0.4 m,每小区定植30株,折合每667 m2栽2 084株。

1.2.2 嫁接方法

利用插接法进行嫁接,砧木于2017年1月19日浸种催芽,出芽后(1月22日)播种,接穗比砧木迟播4 d,砧木采用穴盘育苗,接穗采用育苗床育苗,基质均采用商品基质;每个砧木品种播种6个32孔穴盘,总共192株。接穗子叶长出后(2月7日)进行嫁接,嫁接时先用刀片将砧木生长点去掉,用嫁接针从砧木生长点位置向胚轴中竖直插入5~7 mm;再用刀片从接穗黄瓜子叶下1 cm处以30°角斜切,随即从砧木中拔出嫁接针,将接穗的切面向下插入砧木顶心的小孔中,使两者切口密切结合,同时使接穗与砧木的子叶着生方向呈“十”字形。嫁接后,嫁接苗置于苗床上用薄膜浮面覆盖,并用遮阳网进行黑暗处理,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温度控制在25 ℃;接后5 d逐渐通风见光;接后15 d按自根苗幼苗管理。

2017年3月17日选择生长一致的健壮苗进行定植,高畦覆膜双行定植。定植前,结合整地先在大棚(400 m2)内施入有机肥1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作基肥。田间管理采取膜下滴灌、主蔓结瓜方式,追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按本地常规方式进行,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定期摘除侧蔓、卷须,不定期打老叶和放蔓,各小区田间管理一致。

1.2.3 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

记录黄瓜物候期,在植株开花盛期进行黄瓜长势的测定,测定其株高、茎粗(第5~6节),最大叶片长、宽等指标,并统计自下而上6~15节内每节着生雌花数和6~10节平均节间长。在结果盛期进行黄瓜性状指标测定,测定其单瓜质量、瓜形指数、果肉厚度,调查瓜棱、瓜瘤大小、瓜瘤密度及瓜面蜡粉等指标。瓜形指数=瓜条长/瓜条粗。整个结果期对其小区产量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3次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利用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南瓜砧木嫁接黄瓜物候期比较

对不同南瓜砧木嫁接科丰-200后的物候期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南瓜砧木嫁接后其始收期差别不大,科丰-200自根苗始收期为4月26日,日本雪松/科丰-200最迟,为4月28日,其他嫁接组合均为4月27日;从拉秧期指标来看,自根苗早于各嫁接组合5 d拉秧,各嫁接处理延长了采收期(表1)。

2.2 不同南瓜砧木嫁接黄瓜生物学特性比较

从表2可知,株高方面,不同品种之间差距不大,日本雪松/科丰-200最高,达到2.02 m,其次是自根苗(CK),再次是京欣砧6号/科丰-200、黄砧/科丰-200,科丰津强/科丰-200和思壮8号/科丰-200最矮。茎粗方面,黄砧/科丰-200最粗,达到9.37 mm,其次是思壮8号/科丰-200,为9.16 mm,再次是京欣砧6号/科丰-200、日本雪松/科丰-200、自根苗(CK),均为8.79 mm,科丰津强/科丰-200最细,为8.58 mm。叶片方面,除了科丰津强/科丰-200之外,其他嫁接组合的最大叶长都大于自根苗(CK),5个南瓜砧木嫁接组合的最大叶宽都大于自根苗(CK),说明了嫁接黄瓜的叶面积都有所增加(科丰津强/科丰-200除外)。平均节间长(6~10节)方面,5个南瓜砧木嫁接组合都比CK有所降低。6~15节内平均每节雌花数方面,思壮8号/科丰-200>黄砧/科丰-200>自根苗(CK)>日本雪松/科丰-200>科丰津强/科丰-200>京欣砧6号/科丰-200。

表1 不同南瓜砧木嫁接科丰-200物候期比较月-日

表2 不同南瓜砧木嫁接科丰-200生物学特性比较

2.3 不同南瓜砧木嫁接黄瓜外观性状和果实生长情况比较

表3 不同南瓜砧木嫁接科丰-200外观性状和果实生长情况比较

从表3可见,京欣砧6号/科丰-200、黄砧/科丰-200、科丰津强/科丰-200及自根苗(CK)的黄瓜瓜皮颜色为绿色,思壮8号/科丰-200、日本雪松/科丰-200为深绿色。除思壮8号/科丰-200、日本雪松/科丰-200瓜面有少量蜡粉外,其他组合和自根苗(CK)都没有蜡粉。京欣砧6号/科丰-200、黄砧/科丰-200的瓜面光泽度好,思壮8号/科丰-200、日本雪松/科丰-200及自根苗(CK)的瓜面光泽度较差。各嫁接组合之间以及与自根苗(CK)之间的果实瓜棱、瓜瘤大小及瓜瘤密度均无差异。

从果实生长情况来看,黄砧/科丰-200和日本雪松/科丰-200的单瓜质量大于自根苗(CK),京欣砧6号/科丰-200、科丰津强/科丰-200和思壮8号/科丰-200单瓜质量低于自根苗(CK);京欣砧6号/科丰-200和黄砧/科丰-200嫁接组合的瓜长比自根苗(CK)长,其他嫁接组合均比自根苗(CK)短;从瓜形指数来看,京欣砧6号/科丰-200、黄砧/科丰-200和思壮8号/科丰-200的瓜形指数比自根苗(CK)大,科丰津强/科丰-200和日本雪松/科丰-200比自根苗(CK)小;从瓜柄长来看,除黄砧/科丰-200与自根苗(CK)相同外,其他嫁接组合都比自根苗(CK)短。5个嫁接组合果肉均比自根苗(CK)厚,其中以黄砧/科丰-200最厚,达9.8 mm。

2.4 不同南瓜砧木嫁接黄瓜产量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各嫁接组合中以黄砧/科丰-200的小区平均产量最高,为86.91 kg,折合667 m2产量为6 038.43 kg,其次是科丰津强/科丰-200,其小区平均产量和折合667 m2产量分别为79.31、5 510.05 kg,思壮8号/科丰-200第三,分别为73.97、5 139.55 kg;日本雪松/科丰-200第四,分别为69.03、4 796.15 kg,这4个组合分别比自根苗(CK)增产27.89%、16.70%、8.85%和1.58%,京欣砧6号/科丰-200产量略低于自根苗(CK);其中黄砧/科丰-200、科丰津强/科丰-200产量极显著高于自根苗(CK),黄砧/科丰-200与科丰津强/科丰-200嫁接组合间产量差异显著。

表4 不同南瓜砧木嫁接科丰-200产量比较

3 结论

通过对不同砧木嫁接组合以及自根苗的生物学特性、瓜条商品性、丰产性等多项指标的比较,发现黄砧/科丰-200组合各项经济指标都表现良好,在结果盛期植株长势强,6~15节内平均每节雌花数达2.5个,单瓜质量达237 g,瓜条长34.16 cm,果肉厚达9.8 mm,瓜皮绿色,光泽度好,没有蜡粉,无瓜棱,瓜瘤小,每667 m2产量达6 038.43 kg,比自根苗增产27.89%。综合各项指标,南瓜砧木品种黄砧嫁接后黄瓜植株生长势强,瓜条商品性好,丰产性好,是比较理想的嫁接砧木。关于不同砧木嫁接黄瓜的抗逆性及抗病性将在进一步试验中进行研究。

[1]闫立英,张慎好,宋士清,等.不同南瓜砧木对嫁接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5(4):29-31.

[2]张自坤,刘世琦,王忠全,等.低温胁迫对不同砧木黄瓜嫁接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5):36-40.

[3]李欣,申书兴,高彦魁.4种新砧木对黄瓜光合能力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5):140-145.

[4]费雨兰,王晶,沈佳,等.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长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147-149.

[5]李丽红,王明林,于贤昌.不同接穗/砧木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8):1611-1615.

猜你喜欢
根苗雪松砧木
杉木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分析
杉木不同育苗方式苗木生长比较分析
不同育苗方式落叶松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研究
A FRACTIONAL NONLINEAR EVOLUTIONARY DELAY SYSTEM DRIVEN BY A HEMI-VARIATIONAL INEQUALITY IN BANACH SPACES∗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苹果砧木的作用、特点、类型与选用
赵雪松书法作品
浅谈裸根苗造林的优势
牛雪松教授简介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