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05-31 05:48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单张精神药品麻醉药品

王 清

(临沂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山东 临沂 276000)

第二类精神药品,指凭借盖有医疗机构公章的医师处方,可在药店购买的精神药物,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具有兴奋或抑制作用,部分药物具有精神依赖性潜力[1]。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双重性明显,一方面,镇静等作用强,在医疗行为中,必不可少;另一方面,若不规范连续应用,可产生依赖性,一旦流入非法渠道,可能成为毒品,危害社会稳定[2]。为了加强管理二类精神药品的临床应用,我院在多个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以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导,查阅药品的说明书,综合分析医院此类药物使用现状,提出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联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等,基本实现了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的信息化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合理用药监测信息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是本次研究所有资料的来源,以目前医院采用的二类精神药品说明书与国家二类精神药品政策法规为参考,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

1.2 方法

1.2.1 设置专用处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3]要求,开具精神药品,必须应用专用处方。但目前诸多医院普遍存在二类精神药品与普通药品共用处方的现象。基于此,为了实现专用处方功能,在HIS系统中,设置一个二类精神药品开方单独界面,医生开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过程中,电子处方系统自动提示所开药品是“精二类药品”。除此之外,处方打印界面,右上角,标注文本框中明确显示有“精二”字样。

1.2.2 限制用药天数。根据《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一般情况下,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不得大于七天用量。但因缺乏管控,少部分医师并未执行上述标准,与《精神药品管理办法》[4]所规定的用量标准不相符合,出现超剂量开方的现象,如鲁米那、舒乐安定等。在此基础上,药剂人员仍未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调配,降低了用药安全性,甚至加重病情,危害人体生命健康。针对上述问题,本院采用“急三慢七”的方式予以管理,利用HIS后台设置,对于急诊用药,二类精神药品用药时间控制在三天内;对于平诊用药,控制用药时间在七天内。

1.2.3 限定单张处方总量。为实现对用药总量的严格控制,且与医生开方习惯相适应,对单张处方总量进行限制。采用本院的“临床信息支持系统”,搜寻所有药品的说明书,在“用法用量”指标中,查看每日极量与药品特殊用量说明。由于说明书所覆盖的病种,范围较广,若按照门诊常见病种日最大剂量×7的方法计算,单张处方总量存在偏大的可能性。因此,门诊办公室在咨询临床医师的基础上,以临床用药经验为指导,向下调整了单张处方总量,并对“单张处方总量最高限制”进行了设置。

1.2.4 限定单次使用极量。通过“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审查处方剂量,实时监控二类精神药品单次使用量。二类精神药品用法及用量一旦出现不合理现象,系统便会自动出现警示灯,提出不合理原因,以供医师查询。

1.2.5 特殊情况。二类精神药品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此时,临床医师需以患者实际病情为指导,在权衡利弊后,制定恰当的给药方案。本院采用一种具有事前干预功能的医院用药管理系统,就超规定用药情况而言,基于特殊情况下,开放特殊通道,临床医师按照要求,填写用药的理由,便可通过,后台予以备案并审查。以二类精神药品自身特点与临床使用情况为依据,提出的用药理由包括5点,如表1所示。

表1 二类精神药品特殊情况下用药理由

2 结果

2.1 专用处方

系统审核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过程中,同张处方若还开有其他药物,此时,便会出现一个“该二类精神药品只能单独开方,请删除非二类精神药品”的提示框。

2.2 用药天数

系统审核二类精神药品用药天数过程中,对于平诊,用药时间若超过七天,便会出现一个“处方号码为XX的处方,平诊二类精神用药时间不得超过七天”的提示框。

2.3 单张处方总量

系统审核二类精神药品单张处方总量过程中,单张处方总量若超出最高限制,此时,主界面便会出现一个“该二类精神药品超过XX用量限制”的提示框。

2.4 单次使用极量

采用PASS系统,限定单次使用极量,系统审查过程中,若剂量比常用量大,会出现一个单次极量限定范围的提醒界面。

2.5 特殊情况

临床用药事前干预管理系统以审查结果为依据,评估其严重性,并弹出预先设计的用药理由选择提示框,请医师修改处方,或者填写相关的用药理由,方可继续用药。

3 讨论

二类精神药品管理时,需与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区分开,管理尺度宽,易与普通药品混淆,加上医患认知上的差异,常常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新时代背景下,生活在快节奏状态下的人群很多,生活、工作的精神压力大,精神药品的需求量呈现出增加趋势。在此情况下,若管控不合理,极易造成精神药品滥用现象,危害社会稳定。医师应足够重视,积极规范化治疗,强化监督,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教育[5]。然而,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无法达到持续性管控的效果,因此,诸多医院开始通过信息技术,管控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

信息化管控,就用药天数与单张处方总量而言,在更改系统界面及数据的基础上,还需调整包括药房最小发药包装形式,如片、瓶。在此情况下,药库及药房的配合,对信息化管控具有重要意义,转变整包装发药为分剂量发药,将药房原包装药品收回,重新予以发放,药房确认入库后,方可实施。

[参考文献]

[1] 华小黎,胡艳珂,傅新巧,等.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14,9(2):8-10.

[2] 严 晗,王荣乐,崔 峥,等.2007年至2010年北京儿童医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57-58.

[3] 任智文,武航海.201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抽样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6):71-73.

[4] 李秦川,叶永琴,程乾荣,等.2011-2013年我院麻醉药品与第一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6):784-787.

[5] 张忠东,程灶火.精神科门诊精神药品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3,46(24):4340-4342.

猜你喜欢
单张精神药品麻醉药品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观片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全球单张纸印刷机销售量持续下降
单张纸胶印机维护保养及性能评估两项行业标准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11年至2013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2009-2012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及管理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