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紫草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2018-06-02 07:13赵毛香黄晓冰钟碧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伤科紫草限度

赵毛香 黄晓冰钟碧莲 王 凌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0375)

伤科紫草油为我院注册制剂,主要成分为紫草、大黄、白及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逐瘀止痛等功效,临床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软组织损伤及烫伤未溃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1]。为了有效控制伤科紫草油的质量,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方法的科学性,本文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要求[2],对伤科紫草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验证内容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方法,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控制菌检查方法。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 (JA1103),台式灭菌器(MOST-T),台式高速离心机 (TGL-16G),干热灭菌器(BOS-150), 生化培养箱 (LRH-70)。

1.2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 [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 [CMCC(F)98001]、黑曲霉菌 [CMCC(F)98003]、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铜绿假单胞菌 [CMCC(B)10104],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3 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卵黄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购于广东环凯公司。

1.4 稀释剂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按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配制。

1.5 样品 伤科紫草油 (批号:110801、110802、110803),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制剂室生产。

2 方法与结果

2.1 菌液的制备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接种至营养肉汤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 h,白色念珠菌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物,25℃培养24 h。上述菌种各取1 mL,加入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9 mL,稀释至菌悬液浓度为50~100 cfu/mL。黑曲霉采用斜面培养,置于20℃培养箱培养1周后加3~5 mL 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 (含0.05%聚山梨酯80),洗下霉菌孢子,取孢子菌液,加入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 (含0.05%聚山梨酯80)稀释为50~100 cfu/mL的孢子悬液。

2.2 供试液的制备 取本品10 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 mL,振摇5 min,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2.3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2.3.1 试验组 分别取1 mL供试液和试验菌液,菌液浓度为50~100 cfu/mL,采用平皿培养法,平行制备2个平皿,根据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微生物检查方法试验。

2.3.2 菌液组 取1 mL试验菌液,菌液浓度为50~100 cfu/mL,采用平皿培养法,平行制备两个平皿,根据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微生物检查方法试验,测定试验中加入的活菌数。

2.3.3 供试品对照组 取供试液,根据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微生物检查方法试验,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各试验菌开展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进行3次,计算每次试验的回收率。各菌株回收率=(试验组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菌液组菌落数×100%。结果见表1。

表1 伤科紫草油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计数验证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伤科紫草油根据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微生物检查方法开展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5种菌回收率均符合药典规定的大于70%的要求,证明本品无明显抑菌作用,伤科紫草油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2.4 控制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2.4.1 阳性对照组 取10 mL供试液、1 mL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菌液 (浓度为50~100 cfu/mL),同时采用120 mL营养肉汤培养基直接培养;取10 mL供试液、1 mL铜绿假单胞菌试验菌液 (浓度为50~100 cfu/mL),同时采用120 mL胆盐乳糖培养基直接培养。根据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微生物检查方法开展试验。

2.4.2 阴性菌对照组 取10 mL供试液、1 mL大肠埃希菌试验菌液 (浓度为50~100 cfu/mL),同时采用120 mL营养肉汤培养基直接培养;取10 mL供试液、1 mL大肠埃希菌试验菌液 (浓度为50~100 cfu/mL),同时采用120 mL胆盐乳糖培养基直接培养。根据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微生物检查方法开展试验。

2.4.3 供试品对照组 取供试液适量,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微生物检查方法的要求,采用常规检查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查。

各试验菌开展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进行3次,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伤科紫草油控制菌常规检查法验证结果

由表2可知,阳性对照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性菌对照组和供试品对照组均未检出,表明可用常规法对伤科紫草油进行控制菌检查。

3 成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取3批伤科紫草油,根据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微生物检查方法的要求,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伤科紫草油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cfu/mL)

由表3可知,对伤科紫草油采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均符合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附录》中搽剂微生物限度标准。

4 讨论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控制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方法的可靠性,使实验结果尽可能与药品中所含微生物的真实值接近,必须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进行方法验证[3]。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试验中所用的标准菌种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并需要定期进行菌种鉴定,以检查菌种有无变异或污染,保证验证结果的准确性。枯草芽孢杆菌在平皿上生长时容易粘连成片,影响计数,可将50~100 cfu菌液于平皿上充分点散开,倒入琼脂后充分摇匀,菌落呈点状,易于计数[4]。

跌打损伤、骨折肿痛、软组织损伤及烫伤未溃等,治宜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逐瘀止痛。伤科紫草油是由多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方中紫草性味苦寒,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之功效,为主药;辅以大黄凉血解毒、泻下攻积、逐瘀通经;佐以冰片芳香走窍,清热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逐瘀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使用多年,疗效显著,期间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报告。

中药成分复杂,对制剂成品中的微生物可能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5],在开展中药制剂微生物质量检查中应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确定采用的方法的科学性,确保方法的准确性。伤科紫草油作为一种处方组方复杂的中药制剂,存在控制菌的潜在污染,本研究按照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对伤科紫草油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确定了伤科紫草油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为我院医院制剂质量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胡超燕.伤科紫草油治疗闭合性骨质并发张力性水泡的疗效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 79-88.

[3]严晓明,刘萌,朱燕.四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J].中国药事,2015,29(5):485-491.

[4]李卓亚,袁继承.散结止痛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J].海峡药学,2017,29(6):37-38.

[5]李建志,王晓源,王亚贤.8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1):32-34.

猜你喜欢
伤科紫草限度
指责也该有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不同种类紫草对比研究
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小儿红屁股涂紫草油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不同市场紫草相关质量的比较研究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黄连紫草凝胶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