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效率提升的关系

2018-06-02 10:24李梦君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关系课外阅读

李梦君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应受到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语文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让学生汲取知识,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使用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学习效率;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80-01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视野、积累素材,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通过课外与课内互相补充,为孩子打开阅读的知识和能力之门,才能推开情感的升华和审美之窗。语文作为语言类学科,获取知识最简单也是最主要的途径便是阅读,我们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手段与途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

阅读所选的书目门类众多,多数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新课标"推出后,学生阅读时间充足,都能凭兴趣尽情阅读。然而,多数学生阅读存在被动状态,要么是教师或家长推荐的书籍,要么是为了完成某次作业而选择阅读,缺乏主动性。不少学生必须在教师或家长的督促下阅读,说明这部分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阅读方法不当,对于借阅的书只是粗粗翻阅一遍,甚至只看一个开头,或看过即忘,收效甚微。基于这些调查了解,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上阅读课时,每当看到孩子们一脸兴奋进入阅览室,然后漫无目的地在书架上乱翻,心不在焉,不断换书,我很是痛心。课前老师要求学生们带摘录本,可后来检查却发现摘录本上摘录的内容少而杂乱。这进一步证明,在读什么书,如何读的问题上学生们急需方法上的指导。

1.精心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还不能完全正确分辨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具体说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有益读物:

1.1 课外读物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如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该班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水平,我选择了新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詩七十首》推荐给他们,并指导学生根据诗后的注释,比较准确地理解诗意,从而较轻松地背诵这些古代诗歌精品,并经常与别人交流思想。这既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又是知识上有趣的研读。

1.2 课外读物必须要有教育性。所选取读物应对儿童的思想、情感、兴趣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书甚至对孩子不仅无益,反而是有害的,所以家长和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选择分辨。我发现我班的不少同学喜欢看纯属消遣性质的例如"喜洋洋系列"之类的丛书,于是我要求他们少看或不看,此类书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或成长并无多大裨益;而对于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的同学,我则给予了充分的鼓励,鼓励他们继续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以便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和素养。

1.3 课外读物也要注意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读物的兴趣决定了他们阅读的态度和方法。所以,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灵活指导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适合的课外读物,不懂得如何去读,如何学会技巧,学以致用,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阅读课外读物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延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种"找趣"的阅读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2.1 激趣阅读法。我所采用的激发兴趣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我在教学毛泽东的《长征》后,让学生去读他写的《咏梅》。大胆引导学生拓宽学习和阅读的范围。这样学生才能受益无穷,趣味无穷。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2 欣赏阅读法。为了使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我自己经常读书给学生听。教师"读"得深情可以感染学生,也可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如我在读给学生听《安塞腰鼓》一文时,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随着雄劲激昂、铿锵有力的音乐,配之教师激情的朗读,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此引发学生种种丰富的想象,也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尤其是读的兴趣。我用不同方式读给学生听,在班上还定期举行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领悟到祖国文字的奇妙并热爱上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

2.3 讨论阅读法。阅读能力要想得到不断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在海量阅读的同时,动脑去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寻找答案。我认为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多讨论。比如,在欣赏了课文《有的人》后,我就让学生们展开讨论:你觉得我们现在学习这首诗还有价值吗?就你个人而言,有什么意义?这样,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既找到了答案,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种阅读方法注意讨论时的平等性,给了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一个各抒己见的环境。当然,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应注意时刻了解每个学生阅读的数量、质量,注意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我总是如此愿景:学生人人参与读书,个个自觉读书,自由遨游在阅读的海洋。

3.及时发现学生的阅读差异性

学生个体之间客观上是存在着差异的。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学生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即允许这种解读的差异的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课外阅读中的体验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的教学,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的那些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凸现主体性、人文性,实行差异性评价,化审美情感体验。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所需要的成长动力。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总之,课外阅读是艺术体验,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至关重要。我们重视课外阅读的意义、内容、方法,不断完善它,吸收其科学性的精髓,使课外阅读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精神生活的金钥匙。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关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