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018-06-03 06:59黄蓉
江西教育C 2018年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黄蓉

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而形成的结果,它包含以下内容:班主任与学生是两个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想法和创造性,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正确处理好班主任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与学生相互关爱,共同促进,彼此获益。

一、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正确的管理理念,采取单一管理模式。从目前班级管理的情况来看,班主任使人产生高高在上之感,不能真正从内心去关心学生,没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有话不敢说,有意见不敢表达;班主任管得过多过细,学生难以形成自主意识,过于依赖班主任,创新无法实现。很多班主任思想上存在误区,把班级管理局限于校园范围,管理不够生活化,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约束作用。

(二)对班主任工作认识存在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班主任并不喜欢自己的职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承担起班主任职责。如果一名班主任对工作失去热情,那么管理学生就会简单草率,更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处于紧张和对立状态。

(三)片面的发展观。从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并不太关注小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是否得以全面发展,个人潜能是否被激发等问题,成绩至上的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标准和内容过于简单,成绩代表了一切。正是由于班主任采取片面发展的做法,导致学生发展并不全面,使学生产生不满心理,与班主任的关系疏远甚至对立。

(四)缺乏耐心与爱心。小学生年纪较小,缺乏自制力,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而班主任在教育时缺乏耐心,责骂和体罚学生的现象屡屡出现。有的班主任只要发现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误就找家长,还有很多班主任不能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不满,师生关系紧张。

二、构建和谐的关系

(一)改变思想,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很多班主任把自己置于较高的位置,师生之间缺乏心灵沟通,不但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合格的班主任,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师生观,要体现人本主义。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切忌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可过于严厉,也不可以过于放松,不要认为班主任是中心,唯我独尊。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自己和学生置于同等地位,采取多种民主管理模式,使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二)树立平易近人的班主任形象。班主任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是以良好的班主任形象为基础的。小学生的“向师性”较为强烈,作为班主任要认识到为人师表的重任,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建立良好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内在修养指的是个人文化、品德素养等,外在形象指的是仪表仪态、语言行动等。

作为班主任要衣着得体大方,端庄稳重;在与学生交流时,语言要清晰流畅,文雅而不失幽默,讲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育学生时要以身作则,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从内在修养层面来看,班主任要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学习,使自己的知识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提高教学和管理班级的能力;另外要重视提高师德修养,把教师的表率作用发挥出来。还要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明确权利与义务、责任的关系。班主任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要塑造出良好的教师形象,使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教导作用。同时,班主任要以高尚的品格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还要以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省自强的品格。除此之外,还要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处事作风来教导学生,使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世。

(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开展工作时,班主任要“放下身段”,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处理和看待问题,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是师生关系融洽的润滑剂。班主任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掌握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建立良好而和諧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深入班级,与学生全方位接触,与学生交谈交流,缩短学生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二是把握语言分寸,切忌以话伤人。不要以为学生是孩子,其实过头和偏激的话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教师还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做出的承诺必须兑现,否则会失去学生的信任,教育工作则难以进行下去。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