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评价

2018-06-04 08:43张越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糖尿病

张越

【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9例糖尿病患者,通过抓阄的方式,将其分为3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1,单独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2,单独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糖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糖水平,效果显著。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糖尿病;治疗作用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7)12-03-0-0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9例糖尿病患者,通过抓阄的方式,将其分为3组,每组各43例。纳入标准:(1)符合WHO1999年颁布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h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且<10.0%。(3)年龄为30-70岁,性别不限。(4)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2)年龄>70岁,或者年龄<30岁的患者。(3)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4)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5)近期内,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6)药物过敏或禁忌症患者。对照组1,21例男性,22例女性,32-65岁,平均(54.5±6.91)岁。对照组2,20例男性,23例女性,30-68岁,平均(55.1±7.04)岁。研究组,23例男性,20例女性,34-70岁,平均(54.9±6.41)岁。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虽然,组间数据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1:单独西格列汀治疗,口服100mg西格列汀片(Merck SharP& Dohme Italia SPA(意大利),国药准字:J20140095),1次/d。(2)对照组2:单独二甲双胍治疗,口服0.5g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2次/d。(3)研究组: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用药方法及剂量与对照组相同。3组患者均持續用药12周。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评价比较3组患者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h血糖(2hPG)。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录入,应用SPSS20.0软件,()用作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若统计学有意义,则用“P<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的血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显著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遗传与环境是导致该病的关键病因。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肥胖等。临床诊断是,需与肝脏疾病、应激状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鉴别开[1]。

关于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多<30岁,起病较突然,血糖升高明显。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较低,单独口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肥胖者发生几率更高,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相对隐匿,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或仅仅表现为轻微口渴、乏力,血糖升高不明显者,需进行糖耐量试验,方可确诊。近些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对此,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探究。目前,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

西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不仅可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可稳定血糖。口服后,1-4h左右,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峰值。西格列汀,其含有的DPP-4,可快速降解体内GIP(葡萄糖依赖促胰岛素多肽),促使其失活,降低酶催化活性,抑制GIP降解,控制糖尿病症状。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口服后,可吸收50%左右,用药后2h左右,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峰值,血浆中,一般不会与血浆蛋白结合[2]。近年来,有学者经实践提出,虽然,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但是,单独用药,疗效并不理想。因此,临床医师开始尝试联合用药。本研究,对照组1,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2,二甲双胍治疗,而研究组,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均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

经本次研究,笔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针对饮食,严格控制总热量,一般按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的公式,计算总热量。同时,需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等营养元素,合理规划饮食方案,确保每日营养达标,调整身体状态,控制血糖水平。针对运动,在身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适当参与体育锻炼,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跳广场舞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控制病情。

综上,糖尿病,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李吉,孙家忠,李广森,戴婧.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07):836-843.

辛月,祝练. 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4):2063-2066.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对比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67例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