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学习惯

2018-06-04 09:38谢芳丽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旗杆辨析课题

谢芳丽

摘要:教学实践中常反思,会反思是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老师,应让教学反思成为自觉行为,成为教学习惯,成为自己教学的助力器。学会反思,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修正教学行为,从而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本文通过一节听课,略谈了反思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22-02

教学实践中常反思,会反思是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老师,应让教学反思成为自觉行为,成为教学常态和教学习惯,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助力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但要认识反思的重要意义,更要学会反思,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反思的主要途径有:自我课后反思,听课对照反思,听取意见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和教学效果评价等等。反思时,一定要寻找实践的理论依据,进而上升到教育教学思想层面,这样,才能知得失,明对错,获真知,增才干,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下面以一节听课为例,略谈反思的做法和体会。本节课课题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课题的引入

老师在课题引入时,采用了启发性的串问方式,先问学生:空间一条直线与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再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可以抽象成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位置关系?请举例说明。当学生答有:日光灯的吊线与天花板相交,房子的柱子与天花板相交,插在碗里的筷子与碗底相交后,老师再举例:教室中的墙角线与地面,旗杆与地面所在的平面也相交。(展示操场上的旗杆图片)古诗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一行白鹭上青天" 描写的自然景观等。最后问,在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位置关系中,你认为哪种相交最特殊?自然引出"直线与平面垂直"学习的课题。

老师的这一设计注意了知识的系统与联系,强调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容易唤起学生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学习中形成的经验,从而明确"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得到提高,但老师用的"大漠孤烟直"的情景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不是一个好情景。我们认为,课题引入时除了要考虑如何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发展,以及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外,还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融入"学什么、为什么、怎么学"的成分,这样才能达到导向学习目的。

2.定义的学习

课题引出后,老師接着引导学生学习定义。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是采用设计情景问题开展教学。教师构建了"旗杆与变动的影子的关系"的情景,在学生得出"旗杆与变动的影子都垂直"之后,提问"地面上不是影子的直线是否与旗杆也垂直"?学生由"异面直线垂直"转化为"相交直线垂直"的经验,采用平移的方法(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的最常用方法),得出"也垂直"的结论。这样,在学生充分认知"旗杆和地面上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之后,再给直线与平面垂直下定义就比较自然了。这一过程既是学生对定义的充分感知过程,也是体会定义合理性的过程。但教师教学中,一开始让学生回忆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定义是一个不恰当的环节,因为它容易把学生的思路引到"当直线与平面成90°时,直线与平面垂直"。其实"如何刻画直线与平面成90°",这是一个学生"够不着"的问题。所以,直接让学生回忆直线与直线垂直的研究方法更好,因为它是与本节内容直接相关的知识"生长点"。在概念教学时,许多老师常常用"一个定义三项注意"的方式,告诉学生定义的内容,强调几个注意事项,然后就讲例题、做练习。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得不偿失的。在学生没有把握概念内涵的时候就要求学生用概念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机械模仿,不可能提高解题质量和效率。这位老师的处理比较恰当、合理,可借鉴学习。

3.定义的辨析教学

定义形成后,教师依教材设计的问题:"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是否垂直于这个平面?"提问:定义中的"任意一条"能否用"无数条"替换?这个问题接连几个学生都不能回答。教师提示可以举反例,学生也未能举出。这说明学生对定义的内涵仍没有完全把握,定义形成的过程并不够完善。中学数学中的定义一般都是"充分必要条件",对定义的辨析,不但要对关键词"任意"与"无数"辨析,以加深对内涵的理解,而且也要从"充分必要条件"进行辨析,这里要设法让学生关注"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它与平面内的所有或任意一条直线是否都垂直?"和"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所有(任意一条)直线垂直,能断定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吗?"显然,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只关注了前一方面,因此对定义的辨析不全面。

4.判定定理的教学

定义辨析后,老师先提出问题:用"定义"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是否方便?生答:不方便,任意一条难穷尽。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检验一条直线与平面内每一条直线都垂直很难做到,我们能否寻找更为简便可行的方法?能否减少直线的条数到一条。"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可以吗?生答:不可以,至少两条。这时,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本思考题的操作:请大家拿出三角形纸片,我们来做实验。教师边演示边说明如何做实验,先任意翻折得到一条折痕,然后把纸片竖立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折痕是否与桌面垂直?当学生认为不垂直后,要求学生自己尝试:怎样折痕才能确定与桌面垂直?一番操作、评析后,最后引出: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只要保持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就可以了,至于是否与这两条直线有没有公共点没有关系。

对于本节内容,课标要求"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师这样的做法,无疑契合了教学要求,但是由于课堂中没有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特别是没有充分挖掘"折纸"活动的数学内涵,没有明确折纸的目的,"观察"的角度,"确认"的途径等,导致学生缺乏从折纸结果概括判定定理的思维过程,因此降低了本节课的数学思维水平。

以上仅是对一节课的课后反思,虽然只是一孔之见,有些看法也不一定对,但有反思就会有收获,有进步,有成长。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李善良. 关于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高中数学教与学,2008.1

猜你喜欢
旗杆辨析课题
测量旗杆的高度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旗杆到底有多长
老战士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