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法

2018-06-05 00:00许小娟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面积主体

许小娟

摘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让数学走进孩子的心灵呢?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小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从事数学教学五年,就此谈了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55-01

1.创设探索性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4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8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8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毕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种手段。

3.学生主体性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处提出了"学生主体性"教学,对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教学思想的转变。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作用,其重心在"教"。教师是主导也是主体。教师采用的多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着力把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于此,学生也能习得一些知识,但是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多有欠缺。《标准》强调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其由重"教"而转向重"学",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有所学",而且让学生"想学"、"会学",智力也得以"学"。这种转变是一大进步,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其次,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体现在老师教授和学生自学探究两种教学模式当中。一方面,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心里始终要有学生的存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要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老师在教课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思考,要采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介入。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讲课"。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学好需要学习的知识。当然,要因材施教,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授课任务"。

再次,教师作用的再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是教师依然很重要。教师不能像"满堂灌"课堂一样灌输知识,但也不能作为一个消极的"旁观则",其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教授型课堂姑且不论,在学生自主探索型课堂中,教师就需要充分發挥自己的作用――做好引导和指导。要探索,但不能让学生盲目的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探索;学生在行径中会遇到困难与困惑,需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不但要做学生的良师,而且要做学生的益友,要成为他们探索知识道路上的伙伴和助手。

数学教学特别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他们不但勤学而且善思,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面积主体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巧用面积求坐标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