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影响下虚拟景观的优势与类别

2018-06-05 10:15李嘉良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13期
关键词:VR技术

李嘉良

摘 要:2016年作为人们口中的“VR元年”,VR虚拟现实技术正式进入市场引起各界热议。国内外多家大型市场研究机构对2020年全球VR产业规模预计在150亿到300亿美元之间,预计在2020年达到400亿美元的规模。文章根据VR技术的原理和效果设想了已初具雏形的虚拟景观的未来市场和范围类别并加以叙述。

关键词:VR技术;虚拟景观;前景优势;设计类型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3-0158-02

Abstract: The year 2016 as the "VR first year", its VR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formally entering the market has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 Many large market research institu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estimate the scale of global VR industry to be between 15 billion and 30 billion US dollars in 2020 and 40 billion US dollars in 2020.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and effect of VR technology, this paper conceive the future market and scope of virtual landscape which has already begun to take shape and narrate it.

Keywords: VR technology; virtual landscape; foreground advantage; design type

“廣义景观”,从设计范畴横向跨度上说,应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构筑物设计、室外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1]从设计内容上说,上至国土规划、城市形象设计,下至建筑房屋、街角绿化、室内装潢等,都不脱离景观设计的范畴之内。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设计的领域开始向其他领域不断扩张和延伸。现实中的规划设计项目往往会有很多的限制因素,包括资金上的短缺、场地现状的制约、甲方的条件制约、环境气候的影响甚至工程技术上的不足等等,设计师们往往无法挣脱这些制约。

1 景观虚拟化的展现的可能

我们大脑所认识的世界是与物质世界有联系却又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事实上,物质需要及其满足,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只是具有“前提”的意义,但并不具有“理由”的意义。因为人只是“通过”它而存在,但决非“由于”它而存在。显然,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于人及其存在而言,其意义并不是平分秋色的,精神需要及其满足更带有本质的意义。[2]我们创造一个景观的主要目的如果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跳过对物质世界的干扰而选择直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在当今的设计行业内,设计方案在落实到现实之前一般会通过计算机建模、绘制效果图或是制作动画等方式来展示方案建成后的面貌。可是它们要么视角固定、展示方案的全面性上有着不足,要么表现过于夸张与实际体验不符。VR虚拟现实技术包含很多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达到模仿使用者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效果,让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得到真实世界当中的体验。与现实的观感体验相比,虚拟现实技术一样做到了视觉系统与运动感知系统的分离,不仅如此还大大提高了分辨率、大场景的虚拟效果,并且带有立体声效,可以使人产生强烈的沉浸感。[3]通过VR技术,人们可以从现实中不完美的环境转向符合自己需求的、精神世界的“伊甸园”——“虚拟景观”之中。

2 虚拟景观的含义

对于视觉画面来说,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由七个基本视觉元素构成的,即:空间、线条、形状、影调、色彩、运动和节奏。这七个基本视觉元素,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所有视觉画面——电影、电视、电子游戏、画作、摄影作品等等。[4]“虚拟景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暂且将其定义为:通过计算机技术创建的、人可以一定程度控制自身行为的可视化虚拟世界。这便与文字、声音等不可视,以及图片、视频等不可控的类别进行了区别。

3 虚拟景观的八点优势

在确定了“虚拟景观”的概念后,我们还需要去了解它与实际景观相比究竟有哪些优势值得我们去发展它。综合来看“虚拟景观”有以下八点主要竞争力:第一,虚拟景观不需要占用土地资源。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2亿,预计在2040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土地资源俨然成为最稀缺宝贵的资源之一。虚拟景观仅仅需要服务器提供运算能力,然后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人们的显示设备上,并用控制器进行操控即可实现全部体验,几乎不会占用土地空间。第二,虚拟景观可以避免人受到的外界物理环境的不良刺激。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一些意外造成的伤痛、环境中不宜的噪音、冷暖、干湿、风尘等都影响着人的舒适度,除此之外,人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自身都会不可避免的积累疲劳。而在VR技术下的虚拟景观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一个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进行低干扰低疲劳的游玩体验。第三,虚拟景观的创造费用相比现实景观低廉许多。虽然现代的工程技术已经可以较为科学有效率地进行大型土木作业,但需付出的人力物力仍不可小觑。然而在计算机创建的虚拟景观里,再大再复杂的工程也可以依靠各有所长的建模软件们完成,相较现实中的技术难度和工程造价实在是小巫见大巫。第四,虚拟景观设计形式更为多样,人们的选择范围也更广。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设计者置身于一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使得建筑设计能够突破“平、立、剖”的常规模式,让设计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各设计要素及空间之间的关系和比例,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加人性化的作品。[5]第五,虚拟景观有着更好的艺术效果与表现性。人肉眼看到的现实景观受到气候、天气、光线、大气等多方面不可控因素影响,很难达到最佳的视觉、听觉效果,这也是很多工程项目的实际效果远远达不到其设计意图及表现图宣传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每个人对色彩感知、喜好等各方面审美也不尽相同。而虚拟景观的画面是直接通过显示设备等传达给肉眼,所以不存在与现实的落差。而且对于虚拟景观,人们可以有着一定的修改权,能根据自身原因和喜好调节色彩倾向、明暗度、焦距等可选项,直到达到最令自己满意的视觉效果。第六,虚拟景观能够对体验过程进行设计和控制。现实中的景观往往会有一个最佳的观赏时间,如果不幸错过就要等到下一个周期,有些自然奇观如日蚀等周期过长甚至是一生难得一见的场景。为了在最佳的时间看到最佳的景色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虚拟世界中,景观的时间和空间是由人所决定的,每一步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是精心设计好、恰逢其时的。第七,虚拟景观可以实现超越现实的戏剧性场景与互动。物质世界中的一切都是遵循实际的物理法则在运行,无论是景观还是人类活动都被死死得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但是在虚拟景观中,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却能得以具体化,无论是多么荒诞的爱丽丝仙境,虚拟景观都是能够使其实现。人们可以在虚拟景观中可展开体验各种不同种类、不可思议、超越想象的活动。第八,虚拟景观的入场门槛低且极具便捷性。如今VR眼镜这种可穿戴设备作为商品销售也仅仅三千人民币左右,门槛价格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也会逐步下降也会趋于稳定。而且设想一下,人们上一秒刚在拥挤的写字楼里结束工作,下一秒穿上VR设备就可以沉浸于虚拟景观中沉浸放松身心,休息结束后脱下设备即可回归正常生活,其极大的便捷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不言而喻。

4 未来虚拟景观可能的六种类型

在VR技术开始商业化的趋势下,延伸而来最火热的两种VR体验类型“虚拟现实旅游”和“虚拟现实游戏”的概念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两者均是以“虚拟景观”为核心所建立的,不过前者更注重视觉欣赏而后者更注重游玩体验。通过对现今已经比较成熟的电子游戏市场和已经诞生的诸多VR游戏内的场景进行分析和分类,我们大致可以畅想未来“虚拟景观”的六种可能类型。

第一种,完全根据现实中的场景写实,或局部进行调整。这种类型也就是VR旅游的概念思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和融合之下,虚拟现实技术与 GIS技术相互融合和集成,达到了真实化的数字旅游可视化效果。[6]第二种,对历史场景进行模拟和还原。这种类型需要对所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等进行深入了解,通过专业人员对遗留绘画或者文献记载的解读来拼凑出历史上可能存在的场景。这種历史的记忆不仅可以带给人时空旅行般别样的体验,还可以广泛运用到历史文化的教育和保护领域。第三种,以现实中某一或多种景观类型为基础进行模仿或设计。这种类型的设计方法比较接近于现实当中的设计方案,也可以做成类似现实中仿古设计的架空历史风格,规划与设计都有现实的逻辑在内,强调虚拟世界的真实感。第四种在夸张奇幻的设计里加入现实中风格或要素。这种类型以充满想象力场景设计为主,只是在设计语言和装饰要素中加入一些现实中的风格和元素。此类与第三种相比更注重画面感和场景感而较少考虑实际功能性,强调超现实的氛围营造。第五种完全脱离现实场景的创作。与前四种多少带有一定现实的影子相比,这种类型则是完全脱离现实场景,以色彩组合和离奇的形式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们的表现方式更倾向于三维或四维的可进入大型艺术作品,通常以现代或后现代艺术等风格为基调,在保有一定娱乐性、互动性、功能性的情况下强调设计美学。第六种复合型。将以上五种风格进行选择搭配,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主次分明、富有变化、和谐统一的整体,它的优点是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虚拟空间内带个人丰富多样的体验类型。

5 结束语

VR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人机交互技术,它将是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趋势。[7]虽然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技术障碍,但其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工作效率的优势必将使其推广到各个领域。房地产行业、设计行业、旅游业、商业、游戏业、影视业等各行各业都会因VR技术交织在一起,其中所诞生的最大需求便是对虚拟空间、虚拟景观的设计需求。总而言之,VR技术影响下的虚拟景观会是设计师未来所要面对的新的设计类型,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它的前方最终会到达哪里我们不得而知。

参考文献:

[1]廖兵.广义景观论[J].大众科技,2009(2):68-69.

[2]何中华,陈新夏,皓宗,等.关注人的精神世界[J].前线,2002(3):23-28.

[3]任飞.虚拟现实技术在3D游戏中的应用[J].商,2016(14):207.

[4]孙悦.游戏场景设计中空间形态表现方法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6):51-57.

[5]苏晓华,初艳鲲,王作文.VR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2006,22(5):51-53.

[6]许红云.VR技术在虚拟旅游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6(7):36-38.

[7]郭巍.虚拟现实技术特性及应用前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5):29.

猜你喜欢
VR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手机载体下VR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
VR技术在网购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视频直播模式下的新闻生产方式
VR技术的军事化运用浅探
VR技术对古陶瓷修复和展示的研究和运用
VR技术在实战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