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龄同伴互动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018-06-05 10:15张敏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化同伴年龄

张敏洁

摘 要 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帮助儿童进行正确的角色认知,形成儿童的自我概念以及培养儿童积极的社会情感。与同龄同伴交往相比,异龄同伴交往表现出非对称相依性,非竞争性和角色匹配适宜性等特征。因此异龄同伴之间的互动相对于同龄同伴的交往来说具有特殊的价值。

关键词 异龄同伴互动 儿童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最先关注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交往问题的是玛利亚.蒙台梭利,她在创建的第一所“儿童之家”中就采用了混龄教育的模式。随着儿童之家的成功,其所注重的混龄教育模式也为很多国家所接受。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儿童社会化的目标从而指出异龄同伴互动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1异龄同伴互动与儿童社会化的界定

异龄同伴互动是指在幼儿园内部发生的,具有年龄差异的幼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行为及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形成的儿童的个性,且这种个性是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的对社会的适应。

2异龄同伴互动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理论依据

2.1认知冲突理论

皮亚杰在他的《幼儿道德判断》一书中强调了“认知冲突”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个体总是试图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识,新情境,当同化的过程不能顺利完成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异龄同伴之间的互动相对于同龄同伴的互动来说,由于在年龄,生活经验,心理发育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的几率更大。

2.2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的现有水平,与在成人或者更有经验的同伴指导下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异龄同伴之间的互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儿童可以在最近发展区内提高自己的能力。

3儿童社会化的目标

3.1发展亲社会行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亲社会行为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儿童在交往过程中与他人形成更为亲密的人际关系,增加儿童在社交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机率。因此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儿童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和融入社会。

3.2进行正确的角色认知

儿童必须要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并学习社会角色的职责,例如医生的职责,儿女的职责,父母的职责等,正确的角色认知对于增加儿童对社会的认识以及更加积极的融入社会有积极的影响。其中“角色扮演”对于儿童形成清晰的角色认知有重要作用。角色认知是由临床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自从行为学派的沃尔普利用角色扮演进行系统脱敏训练后,角色扮演法便迅速运用于社会技能训练方面。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儿童不仅强化了角色意识,而且能够不断地内化社会行为规范。

3.3培養积极的社会情感

马克思指出: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社会为儿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儿童必须发展其社会态度,使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且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社会感情对社会行为起发动作用,对社会行为起定向作用,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纽带。

4异龄同伴互动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4.1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往往表现出人际信用度不高,待人冷漠,不信任他人,而同伴关系良好的儿童会显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其人际信任度高,与周围的人关系亲密和谐。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如果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自然会对自身有满足感,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基于此,儿童更容易产生利他行为。反之,不良的同伴关系会让儿童产生孤独,自我成就感低。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不可信,发展了自私的行为。在教师或者家长能够给儿童提供一个更为和谐的环境下,相对于同龄同伴交往来说,异龄之间的互动更有助于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4.2影响儿童的角色认知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社会背景中的人际互动实际上是个体所承担的角色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年龄大的幼儿会想办法鼓励年龄小的幼儿完成任务,年龄小的也愿意跟随年龄大的孩子进行活动。这个过程就丰富了幼儿与各种能力、水平的同伴进行交往的经验。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交往使儿童在角色扮演上更明确对角色的认知,以及角色所承担的职责。

4.3促进儿童积极社会情感的发展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当儿童在同伴群里中被接纳,与同伴建立友谊,更或者得到同伴的赞许的时候,儿童会以更加轻松,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交往与活动中,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形成归属感和安全感。同伴使幼儿获得情感支持,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当幼儿与自己年龄不同的儿童进行交往时,幼儿之间心理和年龄上的差异,使得年龄小的儿童容易观察模仿年龄大的儿童的行为,年龄大的儿童在榜样的光环下更容易做积极正面的示范,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交往其接纳程度也会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

异龄同伴互动能够满足儿童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对儿童社会化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家长和老师来说,应该要重视儿童之间的交往,更要关注异龄同伴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 张更立.异龄同伴交往:改善社交障碍儿童的一种有效方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51.

[2] 沈德逆.智力要素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23.

[3] 袁维新.认知建构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社会化同伴年龄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算年龄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