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方法研究

2018-06-05 10:33卢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方法研究趣味教学语文课堂

卢冰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以及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教学是锻炼学生交流和表达基础学科,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学科的开设,首先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動、创新教学形式以及加强对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分析了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趣味教学 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立体更全面,有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在小学六年级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想象联想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阶段正是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从而有利于课堂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教师在讲解故事性的文章时,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所讲解的故事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自己讨论课本剧的表演方式。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对文中不同任务和故事的情节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入本节课所讲内容,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提问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同时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例如,教师在教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通过提问题: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火柴的,来引入课堂内容。这一问题意在让学生体会小女孩的感受,通过小女孩的“敢不敢”以及“终于”来感悟小女孩复杂的心情。然后引出火柴点燃起来,让小女孩出现幻觉,与之后的火柴熄灭形成对比,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感受到幻想与现实的对比,学习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传统的课堂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听讲,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督促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学生机械地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不利于课堂的质量提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由,让学生能为自己的学习做主,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例如,在学习课文《唯一的听众》时,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小提琴曲《月光曲》,并引导学生思考在聆听这动人的乐曲,沉醉在这悠扬的旋律的同时,在音乐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然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通读文章,并解决: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变,以及“听众”的语言随着听琴的时间推移,其内在含义是怎样变化的这几个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为有问题的学生提供指导。

3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地方,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有很重要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首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要求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感受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让学生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包括在课下的谈心,课上教师的提问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与学生相互交流感受,同时还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学文章《北京的春节》时,因为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个同学对春节都会有自己的期待和记忆。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文章,在学生读完后自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除夕给你什么感觉?让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过除夕的习俗和感受。课文中是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还有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教师可以再针对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真热闹”。

4重视教学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写板书,学生坐在下面听讲,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对教师来说简单规范,但却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时代的发展也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的教育的现代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视频以及音乐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的教学,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质量。

比如,教师在讲授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居里夫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主人公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视频和图片的展现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章的思维导图直观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文章有清晰的认识。

5加强语言应用,读写结合

以往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读文章的理解,但却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缺乏语言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加强语言的运用,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演讲、回答问题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语文的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全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将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教学文章《匆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朗诵课文片段的机会,对于文章中的精彩的段落,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如学完全文你对时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这一过程中语言运用的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在课下写成文章,这样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6结语

总之,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个性和基础出发,研究教学方法,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趣味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

参考文献

[1] 周香.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5(09):57-59.

[2] 马静.把握检测试卷导向作用,搞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学业质量检测试卷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89-190.

[3] 郑凤宜.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3):32-33.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趣味教学语文课堂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