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楸皮提(萃)取物的抑菌性能研究

2018-06-06 09:25陈苛蒙金黎明包艳春王晓彤胡文忠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05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弧菌石油醚念珠菌

陈苛蒙,金黎明,包艳春,王晓彤,孙 怡,胡文忠(大连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605)

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为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根、皮、叶和种子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中对核桃楸皮(bark ofJuglansmandshuricaMaxim)的研究和应用最多。核桃楸皮是核桃楸的树皮,几乎无气味,味道略微苦涩,有清热解毒、止痢、明目的功能,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骨结核、麦粒肿等疾病[1-2],民间偏方也有用其水煎剂治疗乳腺炎、肝炎、肿瘤等[3-4]。已知核桃楸皮中含有较多的活性物质,主要有胡桃醌、黄酮类、生物碱、二芳基庚酸类化合物、甙类化合物、鞣质类化合物、萘醌及其衍生物等[5-7],在这些活性物质中,人们只对胡桃醌的研究较多,且一般集中在抗氧化、消炎、镇痛、抗肿瘤等方面[8-10],而对核桃楸皮抑菌性能的研究较少。

本实验研究了核桃楸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弧菌、白色念珠菌5种致病菌的抑菌性能,对核桃楸皮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进一步补充了数据,也为开发抗菌药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核桃楸皮,辽宁丹东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清洗核桃楸皮并剪碎,于阴凉干燥处自然风干,置于橱柜中避光保存待用。

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等,国产优级纯试剂。

1.1.2 指示菌与培养基

指示菌: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白色念珠菌,实验室保藏菌。

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 g·L-1,酵母提取物5 g,氯化钠5 g,琼脂20 g,去离子水1 000 mL,pH约为7.0。

1.1.3 仪器与设备

BSA224S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W-CJ-2FD洁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DHG-9070A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MT-180B生化恒温培养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KQ5200E超声波双频清洗机(宁波新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VE-50高压灭菌器(日本HIRAYAMA);ZWY-A2102C双层可编程恒温摇床(上海智诚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G80F23CN1P-G5(S0)微波炉(格兰仕微波炉电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核桃楸皮活性物质的提取

(1)核桃楸皮的乙醇提取。称取一定量核桃楸皮,应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核桃楸皮中的活性物质。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8(g·mL-1),乙醇体积分数95%,浸提温度35 ℃,作用时间30 min。收集提取液,提取容器中重新加入8倍量的溶剂进行提取,重复3次,将得到的抽提液合并进行减压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35 ℃下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黑褐色膏状物。

称取一定量膏状物,用70%乙醇配制成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50、5、0.5 mg·mL-1,并做好标记,保存待用。

(2)核桃楸皮的萃取。称取一定量的上述膏状物,加入适量去离子水,超声波振荡,使其形成分布均匀的悬浮液,依次使用适量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每种有机溶剂各萃取3次。将各相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40 ℃下真空浓缩,分别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及水相物质[11]。

用甲醇溶解各有机相物质,并配制成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50、5、0.5 mg·mL-1,水相物质使用超纯水配制成相同的浓度,留存待用。

1.2.2 抑菌活性测定

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试核桃楸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12]。

LB培养基融化后,室温放置温度至40 ℃左右,接入供试菌种,倒平板,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打孔器在平板内的培养基上打4个孔,分别注入3个浓度的核桃楸皮提取物溶液各200 μL,对照孔加入200 μL相对应的溶剂。

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内,37 ℃条件下培养12 h,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做好记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醇提取物的抑菌结果

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如图1,其中标号1~3分别为50、5、0.5 mg·mL-1的乙醇提取物,标号4为70%乙醇的对照。乙醇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为50 mg·mL-1时(若无提示以下均默认此浓度)抑菌圈直径为22.05 mm,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最差,抑菌圈直径为10.50 mm。

(a)副溶血弧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埃希氏菌 (d)鼠伤寒沙门氏菌 (e)白色念珠菌

2.2 萃取物抑菌结果

2.2.1 石油醚萃取物抑菌结果

石油醚萃取物经旋转蒸发后得到的浸膏有一部分不溶于甲醇,将这部分物质使用石油醚溶解后做抑菌实验,发现这些不溶于甲醇的物质对5种致病菌都无抑菌活性,故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其中溶于甲醇的物质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弧菌有抑制作用,且对弧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达到22.69 mm,如图2(1~3分别为50、5、0.5 mg·mL-1的石油醚萃取物,4为甲醇对照)。

(a)副溶血弧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埃希氏菌 (d)鼠伤寒沙门氏菌 (e)白色念珠菌

2.2.2 氯仿萃取物抑菌结果

氯仿萃取物的抑菌效果如图3(1~3分别为50、5、0.5 mg·mL-1的氯仿萃取物,4为甲醇对照)。氯仿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弧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7.34 mm,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30 mm。

(a)副溶血弧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埃希氏菌 (d)鼠伤寒沙门氏菌 (e)白色念珠菌

2.2.3 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结果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6.25 mm,如图4(1~3分别为50、5、0.5 mg·mL-1的乙酸乙酯萃取物,4为甲醇对照)。

(a)副溶血弧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埃希氏菌 (d)鼠伤寒沙门氏菌 (e)白色念珠菌

2.2.4 水相物质抑菌结果

剩余的水相中物质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效果,对其他4种致病菌无抑菌活性,实验结果如图5(1~3分别为50、5、0.5 mg·mL-1的水相物质,4为超纯水对照)。

(a)副溶血弧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埃希氏菌 (d)鼠伤寒沙门氏菌 (e)白色念珠菌

2.3 分析与讨论

萃取物质对致病菌抑制作用的标准按照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卫生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检测中心制定的《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判断标准》进行判定,即抑菌圈20 mm以上为极度敏感,15~20 mm为高度敏感,10~15 mm为中度敏感,10 mm以下为低度敏感。实验结果汇总见表1。

表1 实验结果汇总

注:打孔器直径9 mm

乙醇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且对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5 mg·mL-1的浓度即对其有抑菌作用)。浓度为50 mg·mL-1时对金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极度敏感,对副溶血弧菌为高度敏感,对白色念珠菌为中度敏感,此结果为后续分离萃取提供了实验基础。

对于同一液相萃取物,石油醚相物质的最大浓度50 mg·mL-1对弧菌为极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度敏感,对其他3种致病菌均无影响;氯仿相物质的最大浓度对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度敏感,另外其对真菌中度敏感;乙酸乙酯相对5种致病菌都有抑制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度敏感;剩余的水相中含有的活性物质极少,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度敏感。

对于不同萃取相来说,对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是氯仿相,但是萃取活性物质种类最多的是乙酸乙酯相。

袁海舰[11]对核桃楸皮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与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楸皮的乙醇提取物、氯仿相和乙酸乙酯相是核桃楸皮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富集组分,与本实验的结果较为一致。

3 结 论

本研究对核桃楸皮活性成分功能的进一步分析补充了数据,也为开发抗菌药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核桃楸皮经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其对5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石油醚萃取物只对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0 mg·mL-1浓度下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69 mm和16.58 mm;氯仿萃取物对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50 mg·mL-1浓度下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01 mm和27.34 mm。具体不同萃取相中的活性物质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KYUNG S L, GAO L, SUNG H K, et al. Cytotoxic diarylhetanoids form the roots ofjuglansmandshurica[J]. Nat Prod, 2002, 65: 1707-1708.

[2] 于海玲. 核桃楸的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学报, 2005, 28(2): 154-156.

[3] 宋玉荣,姜春霞. 满药复方木鸡颗粒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1): 4-5.

[4] 钟美玲,刘宝全,鲁晓莉,等.煎煮方式对满药木鸡汤药对溶出组分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0):2396-2400.

[5] 赵玉佳,雷涛,张春军,等.核桃楸皮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4):61-63.

[6] 梁慧峰. 核桃楸的化学成分及利用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 2010(16): 219-221.

[7] 王莲萍, 张莲珠, 吕雪峰,等. 胡桃楸树皮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 2010, 25(3): 231-232.

[8] 梁启超,刘爽,张朝立.核桃楸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7,37(3) :136-140.

[9] 雷涛,梁启超,常乐,等.核桃楸皮乙醇提取液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2,15(6):81-82.

[10] 吴铁松,何文平,吴丽霞. 核桃楸树皮水提取物抗突变和抑瘤作用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 17(12): 1412.

[11] 袁海舰. 核桃楸树皮中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析[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7.

[12] 谭才邓,朱美娟,杜淑霞,等.抑菌试验中抑菌圈法的比较研究[J].食品工业,2016,37(11):122-125.

猜你喜欢
弧菌石油醚念珠菌
销量增长200倍!“弧菌克星”风靡行业,3天杀灭98%弧菌
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锦灯笼宿萼与果实的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①
如何有效防控对虾养殖中的弧菌病
补肾活血汤石油醚提取物对BMSCs迁移过程中Wnt5a/PKC通路的影响
烟草石油醚含量研究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微胶囊的制备及在饵料中的应用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