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途径研究

2018-06-06 09:30宋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

摘 要 创新教育模式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将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当作是教育的核心与追求,创新知识、智力开发以及能力培养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内容。创新人才不仅要具备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创新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致使社会中需要的创新人才数量不断攀升,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关注。本文将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高校 人才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大学生科技竞赛以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都是促进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当前的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旧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突破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大力提倡创新,进而在科技创新的氛围下培养出一大批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新型优秀人才,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以及高校人才自我发展的需求。

1高校在科技创新背景下提高人才质量所面临的问题

1.1功利主义的影响

社会的不断进步致使社会上对于优秀创新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各大高等院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积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也受到老师以及学生的广泛关注并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创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在市場经济以及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得并不扎实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也没有达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原本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1.2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创新训练不足

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环节都会存在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关注度不够的现象。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不够明晰,过度注重研究性而对应用性的关注度不高,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创新课程的开设也沦为学生休闲的课程,教师也对学生的行为放任自流,科技创新活动也不会认真的组织学生参加。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很多专业对考核制度有一个明确的表述但对于提高学生能力的表述却模糊不清,对于科技创新这一需要动手能力以及设计能力的培养手段的界定也没有具体且明确的认定。

2高校应对科技创新背景下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立科技创新部门

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培养高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将科技创新活动引入到校园能够完善学生的创新活动体系,为了长时间往社会上输送高质量的创新人才,首先就要建立科技创新部门,对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赛事进行全面的统筹与规划,进而系统的进行管理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参加。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的“本科生科研项目计划”就为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了平台,国内高校可以采纳相关的成功经验建立专业部门进行管理,让学生们广泛的参与其中,进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就我国当前的高校设置情况而言,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可以为科技创新活动设置专门的处理机构,也可以将权利下放至学生会,进而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以及活动的进行,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2.2优化教学科研指导教师团队

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高超的管理能力。很多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出对本专业的知识很不了解的样子,而且对于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目标的把握程度也不够准确,优化现有的师资团队能够打破原有的教学限制并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高效的师资团队能够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高校还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现场交流学习,通过头脑风暴酝酿创新思维,将更多的创新理念传递给学生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3为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实验基地

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培训场所,学校应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建立实验基地以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普遍使用实验教学,学生们能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初期就了解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对于其后来参与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以及教师也可以在实验基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模拟演练,标准专业的科研场所也能给学生以严肃感,进而更加认真的参与到活动中,当真正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比赛的时候也更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满足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实验基地的建立不仅可以表现出学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还可以为开展更加多样化的创新活动提供场所以及技术支持,使学生的创新主体思维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

高校在科技创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时俱进的调整教育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教研相长,能够为学生的大学学习过程提供更多的支持,将课堂学习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价值。

基金项目: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C201407)。

参考文献

[1] 刘沁玲.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8):154-155,156.

[2] 周鹏娜.科技创新视阈下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传承,2013(14):112-113.

[3] 宋宁.交通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对策思考[J].人民论坛,2016(01):232—234.

[4] 徐金梧.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01):10-12.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