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之上“无人经济”如何起飞

2018-06-07 08:58
农民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健身房扫码便利店

编者按:从无人便利店、自动贩售机到自助健身房、迷你KTV,层出不穷的“无人经济”项目扑面而来,也使该领域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无人经济”正悄然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无人经济”受到成本、技术等多方面制约,真正实现“无人化”尚需时日。

无人自助式迷你KTV成为年轻人新宠

近来,全国多地出现了迷你KTV,覆盖范围很广,它们或坐落在购物中心内,或在电影院旁,有的还被安置在城市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内,品牌也不少,有咪哒miniK、友唱M-bar、聆哒miniK等十几种。外形上则大同小异:两把高脚凳、两个麦克风、两个耳机、一个大屏幕,三面透明玻璃围起来,再加一个触屏操作台,这就成了一个迷你KTV。

迷你KTV成为共享经济的新浪潮,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迅速走红。其使用起来也很简单,用微信扫描屏幕的二维码登录,然后点歌、支付费用,就可以唱歌了。在唱歌时,外面很难听清里面在唱什么;在里面戴着耳机也听不到外面的嘈杂声。

此外,迷你KTV房间内自带空调,温度适宜;有的迷你KTV在显示屏旁边还设置了小桌子,可放水杯等随身物品;有的还能把用户唱的歌曲录音并发送到该用户的微信上,方便过后查看。

无人自助式迷你KTV外景。

迷你KTV创新之处很多,但问题也不少。不少用户反映:“迷你KTV智能语音搜索不智能,很多情况识别不了或识别不正确,而打字搜索又会浪费很多时间,曲库歌曲也少。”

迷你KTV收费模式多样化,可按照单曲收费,也可以按照时间收费,而且不同的品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以友唱M-bar为例,北京地区单曲收费8元,15分钟收费20元、30分钟38元、60分钟58元,忙时还可能加倍收费。

24小时自助健身房持续火爆

“24小时自助健身”正在被创业者们热捧,健身行业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

对于健身用户来说,相比传统健身房,面积更小、开店更分散的24小时自助健身,意味着可以在家门口随时享受低价的健身。自助的形式,则意味着再没有推销私教的教练。

这种模式降低了健身创业的门槛,也提高了对“小白”健身用户的吸引力,造就了当下各色的24小时健身房在国内市场的爆发。

一家24小时自助健身房的标准配置是这样的:200平方米左右、自助服务以及24小时营业。其中少量为有氧器械,三分之二以上是操课区。而自助服务则体现为自助门禁和自主水电开关。

自助健身房一角。

就像便利店之于大超市,24小时健身房通常只有传统健身房面积的十分之一,因此如何提升坪效、降低租金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24小时健身房多选址在社区,租金成本更低,同时也扩充了客户群——让用户在家门口附近可以使用健身房,满足了非常规时间健身的用户需求。在单位面积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营业收入。

无人便利店因便捷、实惠受追捧

在上海静安区的一栋高层写字楼下,一个占地约10平方米大小的玻璃“盒子”十分显眼,屋内四个摄像头注视着三台货架、两台冰柜和一台自动收银机。

这是一家名为“缤果盒子”的无人便利店,在它身旁的写字楼里,入驻着多家互联网公司,这里的上班族们,走出楼门数步即可购物。

“扫码成功,请进。”通过微信扫码“芝麻开门”,店面商品包括零食、咖啡、酸奶、饮料、进口食品、洗漱用品和雨伞等。

把选好的商品放上收银台,电脑随即自动结算,并发出语音提示,顾客可选择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结账。所有物品支付完成后,走到便利店门口,店门即会自动打开,整个购物过程最快可在一分钟内完成。

门口的闸机检测着购物者的诚信度,如果没有完成支付,哪怕相同的商品还有一件未付款,便会有语音提示。

笔者观察发现,在当天下午7点到9点的两小时内,一共有12名顾客光临这家无人便利店,多数购买了饮料、零食等快消产品,客单价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

这些人中不乏常客,“都来好几回了,比711和全家都近。”楼上上班的小李说,让他多次光顾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的柠檬维他比711便宜了将近一块钱。

店面小、易铺设、没有人工费用是无人便利店的天生优势,它可以离目标用户更近,货品价格也低于传统便利店,这些都成为白领们青睐的主要原因。

开在上海某社区的无人便利店。

像缤果盒子一样的无人便利店,一般选择一线城市人流较大但非天价租金的次中心地段作为目标铺设地点。

一些具有特色的无人便利店也正在各地兴起。在离上海约1500公里外的珠三角,另一家无人便利店F5未来商店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中山、佛山、广州等地铺设。它更像是一家快餐店,消费者选餐、扫码支付后就可吃到机器人制作的咖喱鱼蛋、鱼丸粗面及其他广式日常小吃,这对广东市民来说觉得新奇又好玩。

F5未来商店主营鲜食商品、现冲饮品以及生活百货快消品,除了各种热食小吃,还可以提供24小时现冲咖啡、茶饮和其他饮料。

“无人经济”风生水起 行业规范亟待加强

“无人经济”,主要指无人值守服务,包括四类:一是零售类,主要包括便利货架/货柜、自助贩售机、无人便利店等;二是娱乐类,主要包括迷你KTV、娃娃机、照片打印机等;三是生活类,主要包括自助洗车、智能快递柜等;四是健康类,主要包括自助健身房、无人按摩椅等。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不论是线上的生鲜电商、综合平台电商,还是一些线下零售商,进军无人店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运营成本更低,二是受新技术的运用驱动,三是电商线上引流成本越来越高,企业由此争相布局线下进行引流。

英特尔中国物联网系统事业部大零售业务群中国区业务负责人王东华认为,不管真的“无人”还是“少人”,它都已经为中国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指明了方向,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对数据的洞察。

不过,摆在“无人经济”面前的不仅有关于数据的隐私和安全,还有关于无人店标准的建立、技术系统的成熟、公共区域摆放位置的争议等。

值得一提的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表示,商务部将继续密切关注无人零售的发展,适时发布《零售业技术创新框架》和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引导零售企业加大先进技术应用,更好地适应消费升级需求。

猜你喜欢
健身房扫码便利店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山之高
宇宙健身房开张了
一克拉便利店
独一无二的日本便利店文化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做一个人生意的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亮相北京
无人便利店PK传统便利店:现在的问题在哪里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扫码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