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8-06-07 15:55卢阳,侯立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VAR模型媒体宏观经济

卢阳,侯立玮

[摘 要]预期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于预期的作用的研究逐渐成为宏观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预期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正在被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们所重视。在我国,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重视预期的管理,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预期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一种循环机制,宏观经济与经济个体的预期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作用。预期在互联网发展前,是通过传统的媒体进行传播的,而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现在,预期的传导速度在成倍地增长,范围在不断扩大。本文将研究百度搜索引擎中关于“经济危机”的搜索量与其他反映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量化预期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预期;宏观经济;媒体;VAR模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057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8-0-04

0 引 言

在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要加强预期引导,提高政府公信力”。在此次会议上,预期的作用被进一步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预期引导的目的是增强人民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就充满了不确定性。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势力抬头,成为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大背景下,各种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样的声音正在影响着国内投资者的情绪,给国内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会使得他们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期产生异动,个体的投资者的情绪变化将会借助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进行传播,从而影响到更多的投资者,这样就会改变群体投资者的预期,而群体投资者预期的改变又会反作用于个体投资者,在这样的循环中,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将会发酵。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投资者情绪的传导是通过传统媒体实现的,而近年互联网发展迅速,使得投资者的情绪传导更加快捷、更加广泛。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于宏观经济发展是否有消极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影响的方式各是如何,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宏观经济中投资者预期的作用,钟春平、田敏认为预期在宏观经济中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卞志村 等学者关注到媒体通过影响预期,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邱国景、李韵认为媒体在经济危机发生后会及时地将危机发生的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传导出来,随着媒体的更新和进步,传递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传递的速度在提高、范围在扩大,经济危机的信息就会更加迅速地传播到各地。张雅慧、万迪昉、付雷鸣在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与IPO(首次公开募股)抑价中研究了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在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远高于发行价的问题,认为在这个问题中媒体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创业板的监管部门对于媒体的重视程度很高。王学超、陈伟忠研究投资者情绪影响因子及代理变量的路径分析时同样研究了媒体对于预期的影响,使用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市场历史收益、市场历史收益波动率、市场交易量、新闻媒体影响力及投资者期望收益率等指数进行研究。邹静、童中文在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与银行风险中发现媒体报道对银行风险承担有正向影响,而对投资者情绪有负面影响,投资者情绪对银行风险承担呈现显著负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了一个主要的观点:媒体对于消费者、投资者的预期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在经济市场中,预期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全球各地的微观经济个体就会根据信息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形成他们对于经济的预期。然后各个国家的微观经济主体就会根据他们的预期改变投资的方式,最后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的改变将会再次影响到经济危机的发展。人们的预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个体的预期,从而导致群体投资者的预期变化,本文研究新媒体的意义就在于,新媒体提供了一个更加快速的渠道来传导个体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新媒体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与传统的媒体大致相同,但是在作用效果上有很大的不同,新媒体的传播范围、速度和方式都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区别,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新媒体影响人们的经济预期的程度更加显著,并且最终反映到了实际的投资、购买、政府购买等活动中。所以在经济危机中,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新媒体的发展更加剧了与经济危机之间的作用,新媒体可以让經济危机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并影响到更多的微观经济个体。在借鉴的论文著作中大都是使用了理论研究,而遗漏了对于经济危机和媒体传播之间的量化关系,并没有体现出具体的数量关系。而经济危机和媒体传播之间的循环作用却是两者关系之间最为重要的部分,所以本文将运用VAR(风险价值)计量模型来研究经济危机和媒体传播之间的量化关系。

2 投资者预期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循环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投资者情绪和预期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显著的,而在这两者之间,投资者情绪和预期是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这是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在研究的课题。本文的观点是,投资者情绪和预期与宏观经济的发展之间是一种循环传导的关系(如图1所示)。以经济危机为例,经济危机出现后,信息会通过媒体传播到投资者、消费者、企业家等经济个体,他们将根据所得到的信息产生相应的经济预期,而这样的预期将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经济危机的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让经济个体产生消极的情绪,他们的行为会表现出对于未来宏观经济发展的不信任,而这样的行为会再一次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这样的情况是比较明显的,一旦经济危机的信息开始蔓延到投资者群体中,投资者会在股票市场中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这样就会导致股市行情的下跌,加剧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所以在经济危机中经济个体首先收到了有关于经济危机的信息,而后产生了相应的预期和情绪,影响到经济个体之后的经济决策和行为,而这些经济决策和行为又会作用于经济危机,加重经济危机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3 计量检验

3.1 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用名义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CI)来源于企业景气调查,根据企业家对于企业经营的状况及宏观经济情况的判断和预期来编制的,由此来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上证综指(SCI)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本文选用该指标作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指标。选用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消费者信心指数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选用新增投资者数(NNI)作为反映投资者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期的指标。百度指数(BAIDU)是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是当前互联网乃至整个数据时代最重要的统计分析平台之一。本文选用了百度指数中对于“经济危机”这个词汇的搜索量作为反映经济危机对于个体情绪的影响的指标,搜索量的多少体现了经济危机在个体中的影响力度的大小。

3.2 数据说明

本文中关于GDP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及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上证综指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由上证综指最高股价与上证综指最低股价相减得出。新增投资者数来源于中国债券信息网,消费者信心指数来源于东方财富网数据库。百度指数来源于百度指数官网,采用周平均值加总的方式求得。本文所使用的数据统一为季度数据,由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以下是对所有原始数据简单地描述性统计。

3.3 数据的处理

本文采用的数据首先都进行了对数检验,再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检验时间序列是否是平稳的,在单位根检验中发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CI)、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上证综指(SCI)、新增投资者数(NNI)需要进行差分处理。在单位根检验后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为了检验这些平稳的变量是否存在一个稳定的关系,这样可以避免伪回归。协整的原假设是不存在协整,在系数小于0.05时说明拒绝原假设,所以选用的变量是存在协整的。

3.4 VAR模型的设定和脉冲响应分析

以变量GDP、MCI、SCI、NNI、CCI、BAIDU建立VAR模型,在估计模型之前先确定VAR的滞后系数(见表3),使用FPE(最终预测误差)、AIC(最小信息)、HQ(汉南-奎因)准则,确定滞后系数为2,建立VAR模型。

由图2可以看出本文所使用的VAR模型是平稳的、可信的。

图3、4、5、6、7中的曲线是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表示的是滞后阶数,纵轴表示内生变量对于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线代表内生变量对于冲击的响应曲线,虚线代表渐近分析公式计算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的标准差曲线。

如图3所示,BAIDU对于GDP的影响是明显的,在百度指数中关于“经济危机”的搜索量上升时,GDP的数值开始下降,说明当投资者和消费者受到了经济危机信息带来的影响时,会影响到经济体的GDP走势,而之后的GDP上升说明了在一定的时间中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恐慌情绪逐渐消退,让GDP开始回升。BAIDU对于MCI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在图4中,百度指数中关于“经济危机”的搜索量的上升使得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下降,说明当投资者尤其是企业家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时,他们对于宏观经济未来的预期开始发生了变化,而且是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经济危机的信息让他们在预测未来经济形势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在之后的一个标准差中,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开始有正向的回升,代表了一段时间后企业家开始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让他们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又开始向积极地方向发展。图5中,BAIDU对NNI的影响是先正向再负向的,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没有那么显著时,新增投资者数是在上升的,而当一定时间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危机的作用,投资者开户数就会开始下降,说明经济危机在一定的时间后直接作用与投资者的预期上,而后开始影响到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在图6中,反映了BAIDU对于CCI的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反映的是消费者对于宏观经济环境的预期和预测。在百度指数关于“经济危机”的搜索量开始上升时,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先随之有一个正向的上升的,因为在经济危机产生影响时,物价水平会开始下降,消费者最直观的体会是消费中的物价降低了,所以消费者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会先上升,在物价水平下降时说明企业和股票市场已经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但还没有影响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而等到一定的时间后,经济危机的影响开始不仅仅是物价下降,经济危机开始影响到更多的方面,所以在之后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图中消费者信心指数在受到百度指数中关于“经济危机”的搜索量上升的冲击后,开始有负向的影响。图7中,反映的是SCI对于BAIDU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图,在经济危机开始影响到投资者的预期时,上证综指的数值便开始下降,说明股票市场受到了投资者预期的影响,人们开始对于股票市场产生消极的情绪。

根据VAR模型脉冲响应图的分析,GDP在百度指数的冲击下变动的情况说明了有关于经济危机的搜索量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因为宏观经济发展是可以被大众的情绪和预期影响的。投资者及消费者在收到了有关经济危机的信息影响时,就会开始产生对于宏观经济情况的负面情绪,在脉冲响应曲线图中的情况说明了人们的预期是会对GDP产生影响的,而这就说明了预期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在百度指数中关于“经济危机”的搜索量上升后就开始下降,这说明了企业家同样会受到经济危机信息的影响,经济危机影响到了他们的预期,让他们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产生了负面的情绪。这说明了企业家情绪对于宏观经济市场的反映是存在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反映消费者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期上是最直观的指标,它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经济发展的趋势的估计,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先行指标。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图形中,百度指数中对于经济危机的搜索量会影响到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说明了投资者在接受到有关于经济危机的信息后,会对经济发展的趋向产生情绪和预期上的变化,经济危机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中的传导就是使用了这样的路径。经济危机在传播时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有关于经济危机的新闻或是其他的资讯会让消费者对于当前经济状况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消费者信心指数。这样就会让经济体内的消费者开始对宏观经济产生怀疑,这样就会蔓延经济危机的恐慌情绪,让国内生产总值和股票市场的指数进一步下降,经济危机就会由此越来越严重。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情况最为直观的应该就是观察它的股票市场的情况,经济危机的信息开始传导后,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这就让股票市场的情况开始向负面的方向发展。企业家的企业经营情况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是有负面影响的,而企业家對于宏观经济情况的预期也是同样消极的,所以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股票市场的情况就受到了经济危机的打击。

5 结 语

在以上所进行的模型分析中,说明预期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危机中预期的作用同样是重要的。经济危机中预期会影响到宏观经济发展、股票市场、企业家及其企业的经营环境,以及民众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测、投资者的经济决策。而预期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是可以被控制的,但如果预期不被控制的话,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对于宏观经济的恐慌情绪,这样就会加剧经济危机的作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于预期的管理就是为了要对民众的预期进行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遏制或者减少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国政府应该针对民众的预期制定相关的政策,在新闻报道和网络搜索上对于经济危机相关的信息进行适当的管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前,应该着重了解如何获取和加工决策所需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形成预期。投资者、消费者、企业家等经济个体的信息透明度和真实度是需要我国政府重视的,在信息的透明度上,政府应当加大对于媒体的监管力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公开程度。在有关经济政策的媒体报道中政府应该与相关媒体,特别是官方媒体增进交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在应对经济危机或者其他唱衰国内经济发展的论调中,政府应当主动且积极地维持国内宏观经济景气的形象,在官方媒体和主流门户中扩大对国内经济现状的宣传。

主要参考文献

[1]卞志村,高洁超.适应性学习,宏观经济预期与中国最优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14(4).

[2]李韵,邱国景.新媒体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学术月刊,2010(5).

[3]王学超,陈伟忠.投资者情绪影响因子及代理变量的路径分析——基于预期分析的角度[J].投资研究,2013(6).

[4]钟春平,田敏.预期,有偏性预期及其形成机制:宏观经济学的进展与争议[J].经济研究,2015(5).

[5]邹静,童中文.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2).

[6]张雅慧,万迪昉,付雷鸣.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来自创业板的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9).

猜你喜欢
VAR模型媒体宏观经济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当实时信息反馈成为一种网络艺术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