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8-06-07 15:55杨秋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品牌公共图书馆实践

杨秋琳

[摘 要]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品牌建设既是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公民素质的外在表现,更是促进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宝山区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为例,阐述了创新读者服务品牌的实践,对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品牌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实践;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071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8-0-02

0 引 言

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核心业务之一,并促使各类读者活动的开展。但不可否认,其同质化的趋势亦非常明显。阅读推广实践大多强调形成火热的阅读活动,却缺乏专业导引意识,或是照搬社会其他行業的现成做法,或仅是复制图书馆同行之间的活动模式,难以积淀文化内涵。

1 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的现实意义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在进行社会教育和开发智力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承担着进行全民阅读推广的责任。随着阅读观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的活动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但此种资源和优势不能任意发挥和肆意挥霍,它需要规范和引导,需要培育和创新,需要品牌的构建和管理,以便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2 宝山区图书馆品牌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近年来,宝山区图书馆围绕“陈伯吹儿童文学”,借助“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这个重要平台,启动“上海宝山国际儿童文学阅读季”工作,探索“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精神内涵,积极倡导“全民阅读”的理念,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全力打造独具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营造高品位的文化亮点,力争为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的展示和交流作出积极贡献。作为阅读季活动之一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是服务品牌项目打造的创新服务,也是图书馆在实践社会教育职能、实施公共文化活动课程化方面的新探索。

2.1 “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的成立

陈伯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一代宗师。迁址于宝山区图书馆的陈伯吹纪念馆于2013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为弘扬陈伯吹先生的精神,宝山区图书馆在上级的支持下,依托陈伯吹儿童文学专业基金委员会,设立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以下简称“讲习堂”)。宝山区图书馆创立这样的文化品牌项目不仅为了缅怀陈伯吹先生对儿童文学事业的无限热忱和无私奉献,也是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扎扎实实地搭建儿童文学创作的平台和基地,发掘和培育更多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和儿童文学阅读的推广者,打开儿童知识之窗,让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2 “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的探索和实践

“讲习堂”于2015年11月11日由陈伯吹之子陈佳洱先生揭牌成立,由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委员会、少年儿童出版社、宝山区图书馆共同合作,负责策划组织实施“讲习堂”的各项工作。

2.2.1 培训实施

“讲习堂”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募、自主报名,严格筛选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爱好者,接受为期一年的系统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儿童文学创作培训。根据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的推荐,聘请知名作家、资深编辑作为创作指导、带教培训老师,采用“知识—能力—应用”三维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作”三段式学习,使学员在掌握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概况基础上,深切领会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养成鉴赏、创作、评论儿童文学的能力。根据学员出席率、参与度以及作品创作水平,设立淘汰制和优秀选拔制,为优秀学员开展小班化强化训练,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并推荐至儿童文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进一步开发“讲习堂”儿童文学创作教材,并将线下培训逐步拓展线上,使学员不再囿于地理远近,将优质资源共享给更多儿童文学爱好者。通过制定讲习堂短期、中期目标,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更好地履行“讲习堂”培养儿童文学创作人才、促进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推动儿童文学持续发展的培训宗旨。

2.2.2 培训成效

经过两年时间,宝山区图书馆通过积极探索课程化设计,见证了讲习堂学员的成长和进步,取得了初步成效。诸多名师和儿童文学专家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有针对性地讲习,并开展季度作业点评、交流研讨活动,让学员们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创作,受益匪浅。学员们从从未真正接触儿童文学到对儿童文学创作有了系统学习,他们积极投稿,已取得一定成果,一些优秀的学员作品已发表于《少年文艺》《小青蛙报》等,有的还获得了第二届、第三届“笔尖上的童心”——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大赛等奖项。此外,学员也以阅读推广志愿者的身份投身于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其中有4人运营儿童文学微信公众号,并发表了若干课程相关的推文。

与此同时,“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在2016年8月获得了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审核评定的“上海市群众文化项目资助专项资金”的扶持,使讲习堂有了资金保障,也使各项工作得以更加规范、更快发展。

2.3 “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的社会效益

“讲习堂”的实践表明,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及宝山区图书馆提供经费保障、实施组织课程,儿童文学名家和资深儿童文学编辑提供智力支持,学员们群策群力、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与交流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大批儿童文学创作爱好者及阅读推广者,促使更多的人关注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能,符合现代公共图书馆“倡导终身学习,促进知识代谢,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服务理念与愿景。

3 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的思考

3.1 提升图书馆品牌服务的专业性,促进业务向纵深发展

随着全民阅读的盛行,上海市众多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方面精彩纷呈,例如:虹口区图书馆的“菜场图书馆”、嘉定区图书馆的“我嘉书房”、徐汇区图书馆的“汇悦读书香联盟”、静安区图书馆的“书香巡游”等。从这些活动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正在扩大场馆服务区域的空间和范围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可以说每个馆都借助其城市区域的优势而发展,然而其他馆是否简单复制或模仿需要进行理性研究和科学判断。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品牌是图书馆独特服务理念的真实反映,在创建服務品牌的过程中,图书馆应根据已有馆藏资源优势及读者实际需求进行品牌定位,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宝山区图书馆通过购买、捐赠、复制及数字化的方式,全方位、较完整地收集了陈伯吹先生的各类作品,包括童话、小说、文学理论、翻译作品等;收齐了二十四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三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及其他音频、视频等类型资源,是收集及研究陈伯吹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作品资源最多、最全、最权威的场馆。在此基础上,通过掌握实证研究方法,整合应用信息技术,以“陈伯吹儿童文学”图书文献为中心,编制出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陈伯吹儿童文学”的专题文献或资料目录,以多种主题文献展示方式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给读者以一定的阅读导引。这不仅使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也为“讲习堂”的儿童文学创作培养和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提供了信息和资源保障,更是发挥了公共图书馆集藏文献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

3.2 加强对图书馆复合型馆员的培养,为提升服务的综合实力提供保障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更是图书馆服务品牌的承担者和创建者。具有创新精神及专业素质的图书馆员更是图书馆服务品牌创建的内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是树立图书馆服务品牌的重要保证。公共图书馆履行着社会教育职能,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设的优质服务品牌项目也给馆员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很大平台,让原本大众印象中的普通图书馆管理员变为专业学科馆员。就“讲习堂”而言,承担这项工作的图书馆员势必要文学素质高、阅读能力强、应变能力快,因此,图书馆一方面需要培养复合型馆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及学术修养,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注重专业人才的吸收,在进行新馆员招聘时更多考虑文科、教育专业或文学研究等专业对口人员,培养并形成服务品牌管理梯队,进一步保障在品牌建设中,馆员能具备很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具备信息搜集的敏锐性,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熟悉服务品牌的内涵及思考课程化运作方式,了解学员的需求,从而更快地培育新成果,更好地开发出成功案例。

3.3 促进图书馆与各方力量融合,共同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

图书馆服务品牌的打造,能够为图书馆聚合人气、聚合信息资源、聚合社会资源,促使图书馆良性发展。通过广泛吸纳各类社会机构、出版社、民间组织及热心人士充分加入和自主操办,以公益性、开放性、政府-社会性的运作模式,搭建整合社会资源开放平台,形成“图书馆+X”的社会服务模式,创造更加高效的知识和智慧交互方式,包括构建多种渠道让读者成为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的参与者,吸纳来自社会及民间无限的品牌创意;利用社会资源、各方力量的跨界融合,通过专业平台借势,加强专业媒体宣传,以集体的智慧使图书馆服务品牌具有地域特色、馆藏特色,有更强的吸引力,形成无可替代的软实力。

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宏观的策略、科学的定位、长远的眼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图书馆员要积极思考,拓展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工具丰富服务品牌的内涵,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重塑图书馆服务的新形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宗义.专业话语:实践描述与思维构建——关于当代图书馆活动的若干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2).

[2]黄俊.公共图书馆打造读者服务品牌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4(1).

猜你喜欢
品牌公共图书馆实践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旅游经济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