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爆发“人才争夺战”

2018-06-07 09:56张国玉
人民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要素人口竞争

张国玉

【摘要】“人才争夺战”是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四大要素耦合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使得劳动要素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人口越来越短缺,区域竞争政策的调整使得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使得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导致“人才争夺战”爆发、升级。

【关键词】人才争夺 经济要素 区域竞争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人才争夺是经济发展要素转向劳动要素的必然趋势

资本、土地和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任何国家或者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的投入。同时,这三大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的关系,这种互补性和替代性主要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第一,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三大要素需求的程度不同。人类所经历的三种文明形态主要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每一种文明形态的出现和发展都依赖于这三种要素,但这三种要素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性不一样。而且,随着三种生产要素重要性的转变,也会推动相应的新的文明形态的形成。

在农业文明时期,土地是相对重要的生产要素,获得土地是最根本的。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服务于土地的规模、肥沃程度等自然地理因素。当农业生产有了剩余之后,土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土地和劳动要素受制于资本。而相应的,土地的价值来源也从农业文明时期的自然地理因素转为区位交通地理因素,靠近大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土地更容易吸引资本。当工业生产有了剩余之后,资本的重要性又开始下降,劳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开始形成劳动雇佣资本的趋势,共享经济开始兴起,而土地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地理因素上。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的变迁,劳动和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正是“人才争夺战”爆发的经济大背景。

第二,资本和土地是相对有限的,而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无限的。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中,资本和土地受所在时空的制约,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因此,土地和资本两大要素具有排他性。如果土地和资本被一个国家或企业占用了,另一个国家或企业就很难同时使用。

劳动要素特别是脑力劳动,具有弹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劳动要素相对来说是可以无限开发的,因为劳动这种要素具有自身再生产的功能和作用,这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是逐步被开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因此,在土地和资本两大要素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在劳动要素上进行更多的投入,开发人力资源。人才争夺的窗口由此而打开。

人才争夺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动策略

雖然劳动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这意味着在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本变得重要的同时,我国人口供给却呈现递减的趋势,对人口和人才的争夺越来越不可避免。

第一,从数量上看,人口供给进入相对短缺的阶段。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而且来得更快、更早,已经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从人口规模看,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由此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

人口的生产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是生产周期长,一个人从胎儿到20多岁有劳动能力,需要二十多年时间。其次是影响人口生产的因素复杂,而且很难控制。通过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少生相对容易,但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人们多生孩子却比较困难。不少发达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都采取了激励人们多生的政策,但总体来说都不是特别成功。

第二,从质量上看,人口素质越来越重要。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时间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而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带来的数量上的人口红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农村和小城镇向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低价劳动力;另一方面,流动出去的人口有着挣钱养家和向上流动的动力和压力,充满干劲和活力。

当前,数量上的人口红利正在下降。除了少部分能够留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都逐渐回到农村养老。同时,新生代的农村子女很多也都是独生子女,除非能考上大学走出去,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愿意外出打工。毕竟现在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老一代在外打工多年,知道生活的艰辛,再加上养老的需要,他们并不太愿意子女外出打工。因此,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少,城市的招工也越来越难。

数量人口红利逐渐下降,质量人口红利开始来临。高等教育的扩招储备了比较多的人力资本。过去,大学生更多地是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流动。现在,随着二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完善,在一线城市生活和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被一线城市吸引和集聚的人力资本开始新一轮分流,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逐渐凸显。

人才争夺是新时代区域发展竞争转型的客观要求

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客观上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带来了区域发展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以招商引资政策为主的竞争手段。

第一,从招商引资竞争到人才竞争的区域竞争转型。过去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竞争主要是围绕招商引资展开的,竞争的主要方式是资本和土地两大要素的自身创造和企业优惠。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地方政府一方面尽可能降低企业使用土地的成本,另一方面尽可能进行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降低企业使用资本的成本。

地方政府围绕招商引资展开竞争的结果有两方面。一方面,竞争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服务和审批效率,激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提高了地方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上过度竞争,损害了地方的长远竞争力。而且,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过度竞争,会导致地方金融风险和土地资源浪费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为把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引导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从拼优惠政策发展为拼营商环境。为保证营商环境的改善,国家对土地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控制,一方面是控制金融风险,控制地方债务;另一方面是控制工业和城镇用地的审批,特别是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和城镇用地的审批。在资本和土地两大要素被控制使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就只剩下对劳动要素的竞争。于是,各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就不约而同地爆发了。

第二,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政策效应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一直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改变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从改变城市发展不平衡开始,出台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旨在打造一批“新一线城市”,为更多的人口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把成都、武汉和郑州列为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安正式成为全国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

经过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推动,除了传统的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纷纷开始崛起,打造了足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创业创新和安居乐业的环境。这些城市与被动等待高素质人才上门的北上广深不同,它们开始积极主动地从北上广深抢夺高素质人才,努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人才争夺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这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是第一位的,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第一,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创新平台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载体。因此,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而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是高素质人才,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筑牢创新根基。人口的生产需要时间,人才的成长和出现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各种机缘巧合。城市间的新一轮人才竞争,长期来说,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人才;短期来说,就是要从全球、全国各地挖人、抢人。

第二,引领创新需要领军人才。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新动能”“新经济”需要高素质人才,更需要领军人才。因为领军人才能把一个科研团队带起来,能把一个学科带起来,引领创新、集聚人才。

在当前的“人才争夺战”中,科研创新型领军人才已经成为各省市竞相争夺的焦点。不少地方明确提出要加快新产业培育和创新,比如,深圳提出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领域;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对于区块链产业发展给予技术人才引进补贴;重庆提出到2020年将引进和培育区块链中高级人才500名以上;贵阳在支持和鼓励区块链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入驻方面,从主体支持、平台支持、创新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详细列举了相关奖励政策。

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由争夺大学生向争夺领军人才升级。比如,2018年3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北京市重点引进招揽“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以及“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選人。

总之,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使得劳动要素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人口越来越短缺,区域竞争政策的调整使得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使得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新动能、人口老龄化、政策新调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重要素在这一时空的耦合,导致了“人才争夺战”的爆发和升级,而各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其争夺的人力资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秘书长)

【参考文献】

①《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2.41亿 占总人口17.3%》,新华网,2018年2月26日。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责编/孙渴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要素人口竞争
竞争的合适位置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感谢竞争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