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2018-06-07 08:58何嘉晨周世明
卷宗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公共空间

何嘉晨 周世明

摘 要:在数字媒体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也是如此。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更新了人们对于艺术创作过程以及艺术作品的认知。鑒于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特性,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优秀的载体选择,这也为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公共空间;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数字媒体技术

一、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部分不仅展现着城市空间环境,还体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物质组成等内容。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对历史、民族、风俗的记录,当各种数字技术被运用到城市空间塑造的过程中,城市空间已经从用于人们休闲、消费、娱乐、运动的公共场所向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动态的综合性空间转变。随着科技的高速度运转,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公共空间的规模和规划标准都提升到更高层次,只是规模和标准的变化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衡量标准也由传统的游行、集会变成娱乐、趣味、消遣、艺术等内容。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地域的城市在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着建设重点以及审美的差异,所以人们理解和构建的城市公共空间就会有所不同。综上所述,我们不妨可以认为当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以人的公共交往活动为主导的室内外空间。它不仅是城市文化,历史、人文风貌的重要载体,还是人们展开交往与沟通的物质基础。城市的环境不仅包含城市空间环境,更大一部分包括城市人文历史、发展痕迹等;城市空间环境由物质组成的城市空间与人类活动组成;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开敞空间共同组成城市开放空间。科技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艺术的快速前进,近些年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成为先锋艺术家们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段。城市的公共空间是数字媒体艺术重要的展示载体,互动性极强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促进了每一个人与空间及他人交往与相遇。此外由于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吸引大量参与者,这也促进了城市的公共空间被更广泛的参与和使用,增加了城市生活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

基于各种数字媒体技术基础之上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有着不同于传统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互动、技术、融合三个方面。

与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同,数字媒体艺术有着卓越的互动性,艺术创作者无论是在作品的构思、创作、还是作品呈现上都利用了数字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交互性。艺术创作者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手段完成了场景环境联结、转换、实时信息交流等传统艺术作品无法完成的内容,并利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元化的方式完成与人们的交流。这样的艺术创作过程与最后的艺术作品呈现促使其趋向更大的开放性、发散性和平等性,这里所说的开放、发散、平等是针对于受众群体与新媒介艺术作品互动而言,既包括对作品直接欣赏和接触,更包括参与过程中与作品在精神世界产生共鸣。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欣赏者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自主吸收转化为主动参与、实时交流,通过受众与作品的自由互动,产生的信息回馈于受众本身,使受众群体与设计师在精神层面上进行直接的沟通。而当数字媒体艺术进入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与内涵,还从侧面促进了人们进入公共空间进行交互,从而增加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其次是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技术特征,当艺术作品中的科技成分越来越突出,数字媒体技术开始主导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艺术作品承载着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和主题思想,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最后呈现出的效果都由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支撑。所以如何处理好艺术创作与技术需求之间的关系成为创作者们开始探索的问题。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和呈现的前提是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就不会有数字媒体艺术的存在和进化,当数字媒体艺术将人机交互技术、网络跟踪技术、语音指令技术、电脑合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端技术手段以多样的形式应用到作品的创作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艺术形式。当数字媒体艺术进入到城市公共空间之后,传统实体空间逐渐被非物质、非理性的虚拟空间所替代,通过新媒体艺术所特有的特性弱化空间界限,丰富空间结构,转变着人们认识空间和体验空间的常规感受,让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产生前所未有的空间体验。

最后是良好的融合性。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效果展示,通过对不容媒介的合理整合,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表达方式上可以融合多种形式,发挥独立个体无法体现的优势,同时拓展了艺术作品中的表达路径。不仅如此,对于各种技术的融合使用,也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具有更好的层次感与深度。此外,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融合性使得人们获得了丰富多样的体验方式,由传统视觉享受扩展到听觉、嗅觉、触觉等身体全方位体验,人体感受与大脑思维共同构建起来的视觉想象,是赋予情感的、理性的,在多层次的体验中,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相互渗透。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策略

1、丰富艺术作品交互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能够与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良好的融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以及艺术作品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以其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形式与内容会吸引大量观赏者,但是伴随着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不再是新奇事物,人们对于这种艺术形式不再好奇,这是真正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将会以优良的交互性为前提,被欣赏者所接受。我们在充分考虑人与城市公共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融入公共空间,我们不仅可以对公共空间的环境进行美化,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交互性促进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交流,从而让公共空间产生更大的活力。对艺术作品的交互形式进行研究和创新,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从室内来到公共空间,进而增加人们的沟通及活动。

2、艺术创作与城市文化的结合

鉴于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原因,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特点,而城市的公共空间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公共空间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城市的文化因素。营造具有特色文化意象的公共空间,不仅吸引人流,为城市的承载力提供帮助,而且对城市文化的提升具有深化作用。将城市特色以及地方文化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设计时应深入了解城市的文化背景及历史发展过程,使城市公共空间内的艺术作品更具有地域性特色,以及历史感上的衔接与延续,也更有当地的文化内涵。此外,在结合各种本土文化元素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还能够增加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于土地热爱的共鸣,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团结以及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的统一

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拥有着突出时代性。在全球商业化的环境下,很多城市都朝着现代都市的方向发展。所以很多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过于迎合当下的潮流以及趋势,从而导致作品的持久度、流传度低,并且没有深度。通过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去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為,在体现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以及科技感的同时,我们必须保证艺术作品与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的各种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不只是用来欣赏的艺术品,还可以用来服务大众生活,成为人们有效读取城市信息的工具。此外,还要尽可能的满足服务于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以及公共领域的性质和定位等因素。城市公共空间千差万别,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形式、方法、选址都要适应环境特色。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能够完美结合,才能给城市中的人们提供美的享受以及便利。

四、结语

随着科技以及城市空间的进一步反战,数字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局限将被慢慢解决。生活品质的提高让人们对于城市环境以及精神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数字媒体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字媒体艺术与城市空间的良好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活力与城市精神,还可以促进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的积极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陆明明.北京数字化媒体公共艺术考察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

[2]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3.

[3]孟彤.城市公共空间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5]张琛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城市公共空间[D].无锡:江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何嘉晨(1996-),女,长春建筑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

指导教师

周世明(1985-),女,长春建筑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公共空间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经验与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