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诱监控技术在桂东南地区无公害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2018-06-08 02:21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岑溪市实蝇稻飞虱

陈 辉

(岑溪市植保植检站,广西 岑溪 543200)

无公害农业所指的是在没有污染的区域内或已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限制外源的污染物质进入农业操作系统,生产出没有污染的、安全、优质及营养类产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性诱监控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绿色植保技术,主要是利用昆虫成虫性成熟时释放性信息素引诱异性成虫的原理,将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用释放器缓释到田间,引诱雄蛾至诱捕器将杀死,或通过干扰雌雄交配,减少受精卵的数量,从而达到控制靶标害虫的目的。本文围绕桂东南农业害虫绿色防控的技术难题,指出重大害虫性诱监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意义,从而推动桂东南的无公害农业生产和发展。

1 桂东南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的总体情况

桂东南是广西主要的粮食产区。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柑橘、龙眼、荔枝、玉米、甘蔗、番石榴、莲藕等。据统计,目前为止该地区农作物总播面积为727748.4万m2,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77550.42万m2。而受病虫害等灾害严重制约了桂东南农业生产的发展,比如2015年,梧州岑溪市全市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总体为中等局部偏重。全年水稻病虫总发生面积为70076.66万m2,中包括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以梧州市为例,综合该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病虫源基数、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及病虫发生历史资料等分析,该地区的主要水稻病虫害包括:水稻主要病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纹枯病、稻瘟病、福寿螺、鼠害等;蔬菜病主要病虫有:黄曲条跳甲、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软腐病等;果树病虫:柑桔类水果类主要病虫包括柑桔小实蝇、柑桔黄龙病、柑桔木虱、红蜘蛛、介壳虫、潜叶蛾、蚜虫、炭疽病等;荔枝、龙眼主要病虫包括蒂蛀虫、荔枝蝽蟓、霜霉疫病等。

2 大量使用农药的弊端

2.1 病虫抗药性的增加

由于农药的使用具有方便、快捷、见效快等诸多优点,对于大部分的农户而言,在出现病虫害时,首先都是使用农药来杀灭害虫,田间防治用药量的一再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抗药性就逐渐增强,比如长期使用吡虫啉类农药,使得稻飞虱、蚜虫对名感性逐渐降低,甚至一些农药也可以直接造成害虫的再次猖獗,比如使用三唑磷能刺激稻飞虱卵量增加50%以上,用药7~10d即引起稻飞虱的再次猖獗。此外,大量使用高毒化学农药对害虫的天敌也同样具有杀伤力,在缺失天敌制约害虫的情况下,也能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

2.2 农药残留

农田施药后,药剂可能粘附农作物表皮,也可能渗透到农作物组织内部并运输到全株,农药的使用就会产生一定的农药残留,农副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就直接影响人的食用安全。环境中的农药通过食物链传递并富集,进入人体,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在长期食用农药残留量较高的食品,农药在人体内逐渐积蓄,最终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并引起慢性中毒。

2.3 破坏生态平衡

农药的长期使用不仅误杀了害虫的天敌,同时还杀害了对人类无害的昆虫,由此影响了自然界中以虫为生的鸟、鱼、蛙等生物,对整个食物链造成了严重破坏,并破坏生态平衡。

2.4 增加种植成本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随着害虫的耐药性的增加,导致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也逐渐增加,用药量的不断加大,最终使得农民对于生产投入也不断地加大。

3 性诱监控技术在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应用

继频振灯诱控技术后,广西于2004年首次引进农业害虫性诱监控技术,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配方筛选和系列试验师范推广应用。

3.1性诱监测技术在番石榴果园上的应用

研究发现,笔者2013年在梧州岑溪市岑城镇乌峡村番石榴果园里,利用性诱监控技术诱杀桔小实蝇,从6月1日—12月31日,每5d监测1次,捕杀数量如图1所示。

图1 6月1日—12月31日性诱监控技术诱杀桔小实蝇监测结果图

图中6月下旬7月初诱捕数量最多,6月25日—7月5日的平均诱捕量为46.87头/每瓶。从6月1日—9月1日,平均诱捕量为18.86头/每瓶。9月5日—12月31日,平均诱捕量为13.73头/每瓶。

3.2 性诱捕器诱蛾量

2014年6月,笔者在梧州岑溪市岑城镇龙井村莲藕种植田里进行斜纹夜蛾性诱诱捕器的放置密度与诱虫效果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斜纹夜蛾诱捕器每667.2m2放置1个总诱蛾量和日均诱蛾量最高,分别达453头和151头,每677m2放置5个、3个、1个,单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差异不显著,如表1所示。

表1 斜纹夜蛾诱性诱诱捕器的放置密度与诱虫效果的相关性

3.3 防治效果试验

2015年7—11月,笔者在梧州岑溪市岑城镇乌峡村岑溪市岑鲜砂糖桔技术协会的砂糖桔果园里挂瓶诱杀柑桔小实蝇效果试验,每667.2m2挂5个诱瓶。6个点共30个,每隔20d在诱瓶中加2mL甲基丁香酚引诱剂,每重复500个调查果园被害果数。

研究证明,利用性诱监控技术诱杀柑橘小实蝇,调查果数为每重复500个,设3个重复,受害果数分别为为48个、31个、65个,平均果实受害率为9.60%,利用性诱监控技术诱杀柑橘小实蝇的防治效果达90.40%。

4 结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农产品生产从普通农产品进而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到绿色食品或者有机食品已然成为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桂东南地区的相关部门充分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根据相关的规定,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推行健身栽培,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1]袁广义,廖超子.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标准的变化及解读[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5):27-33.

[2]刘龙生,彭云良,曾良贵,等.性诱剂在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防治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3(20):25-27.

猜你喜欢
岑溪市实蝇稻飞虱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岑溪市石材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完美落幕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瓜实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岑溪市金属非金属矿山重点县攻坚克难工作通过验收
实蝇虫果闷杀袋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广西岑溪市富祥石场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