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纪录片中的视听语言研究

2018-06-08 10:19陈烨伟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艺术效果视听语言

陈烨伟

【摘 要】视听语言是一种集光、影、声、色呈现相应视听效果的艺术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视听语言主要包含画面以及声音这两大部分,在电视纪录片中起到升华主题、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其产生的艺术效果,能够使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带来更多层次的艺术享受。本文试图以电视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视听语言展开研究分析,希望能借此促使视听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中获得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视听语言;电视纪录片;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107-01

一、视听语言的真实性研究

纪实的独特之处是在叙事的过程中保持内容层与表达层的一致,以保证再现事物的真实效果。而视听语言的真实性,则成为了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效果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视觉性语言的本性虽然是客观纪录,然而它无法随意将影视虚构作品中的语言带入自身体系。它需要时刻避免过多主观性因素的存在,从而对纪实作品的外貌与本质产生干扰。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对于创作者而言,其主观意识的确是想尽可能使现实再现,然而基于电视的基本拍摄手法,这又决定了在纪实过程中,创作者拥有了更多个性化选择。不管是角度、构图,还是景别、运动,每一次不同的选择,事实上都是对现实世界进行了一次改变,再通过电视镜头的记录,自然会发生改变,所以需要视听语言来对这些改变进行修正,尽可能还原现实。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这部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从本身题材的特殊性延展出了多角度、多元化的观赏效果,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传统价值观、中国的民族文化、民俗风土人情等各种元素,都通过美食背后的故事淋漓尽致体现出来,这些都是借助视听语言的真实性才得以实现的,使这部纪录片的真实美得以呈现出更多重的境界。比如香格里拉的卓玛母女在凌晨三时步行到30公里外的原始森林采摘松茸,在松茸的制作过程中,从其切片到放入油锅,这个场景从始至终均以特写镜头呈现。美食的香气逼人,烹任的技巧,都勾起人们对松茸的向往。极其简单的食材,加上基本的烹饪,就能制作出上等的美味,采用微距拍摄,一气呵成记录,镜头中流露出的奥妙,任由观众思索。而在《时间的味道中》,“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注入松花江。”虽然这段解说词已经将整个情境描述得较为得体合适,但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在此时影片又添加了一个空镜头,正是借助画面与声音的合一,从而将整个情境表现得更加栩栩如生。

二、视听语言的直观性研究

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语言,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的直观性能够带来无法比拟的再现物质准确性,简而言之就是在对纪实物体、事件等进行形状和过程描述的准确性。其有着单纯的画面或者单纯的文字语言无法比拟的表现条件。比如我们在对一个人的美貌进行称赞时,不论用了多少华丽的词语去形容,都没有画面加文字语言两者结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的那種直观感受。视听语言的存在帮助了人们脑海中一些抽象概念实现了具象化。视听语言所具有的直观性特点还能够带来单纯的文字语言所没有的个性与性格的确定性,借助视听语言对观众情绪进行渲染,就可以使电视纪录片中这些物体或人物富有个性。

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在对南北两地的主食进行介绍的时候,由于涉及许多常识问题需要向观众普及,整个解说词节奏都较为缓慢,而且为了带给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音响节奏有时变得较快,比如瓦罐的“咕噜咕噜”声,通过这些物品所发出的声音,以及所呈现的画面,让观众对南北两地各种主食能够迅速产生一种直观印象。而在塑造人物角色形象的时候,不仅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外貌等外在形象进行塑造,还通过对人物声音的塑造,让人们对人物形象产生非常直观的印象。比如在介绍擅长做黄馍馍的黄国盛这一人物的时候,除了通过画面显示,还通过黄国盛用方言喊出来的高亢叫卖声来达到“以声夺人”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视纪录片中,视听语言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不可或缺的创作元素,理应被更加广泛应用到电视纪录片的构思及创作中。要想实现对视听语言的更好运用,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需要对视听语言产生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这既是前提,同时也是基础。

文章主要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仅仅从视听语言的真实性、直观性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尽管研究并不全面,但还是希望能借此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参考,同时对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柳峰.影像视听语言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高凯珅.纪录片《新丝绸之路》中日版本的视听语言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6.

[3]吴涛.生态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艺术效果视听语言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浅谈灯光的艺术效果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