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认识

2018-06-08 10:19殷媛媛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现代感个性特点中国画

殷媛媛

【摘 要】艺术作品的创作起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一定要以生活为原型,在生活中进行提炼,并且在连续的镜头里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题材,从而使艺术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彰显其个人特点以及艺术特色。创作者要以时代特点、现代意识为基础进行创作,这是艺术创作者对一个时代的感悟,是艺术作品创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并且将这些情感通过画者的笔墨反映在作品中,创作者的笔墨应该紧跟时代。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存在着完整的表现能力,突出个人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且注重作品背后所传达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画;生活;创作;个性特点;时代观念;现代感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131-01

一、关于中国画创作过程

(一)明确题材。艺术创作的基础就是要确定题材,并且要对所表现的对象进行取舍,选取一个最典型的主题,并且融合创作者本身对创作作品的认识和理解,然后通过完整的表现能力进行创作。石涛先生曾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可以理解为艺术作品应该从生活中取材,多观察,以生活为原型,才能提炼出精华,艺术价值才会更高,这也更好应对了“搜尽奇峰”。

(二)初稿与色稿。“打草稿”是艺术作品创作的关键步骤,定好题材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起稿,起小稿利用黑白灰关系分出画面的主次,敲定最终稿。以小色稿来确定画面最终所要呈现的效果,对最后的创作有充分把握,这样才能在实施过程中不会乱了手脚。

二、画面传递的本身效果

以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为例。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系列作品,不但强调了新时期改革的现代感,同时也具有时代性。对于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艺术工作者们来说,李可染先生创造了紧跟时代步伐的作品,在时代的前提下,让李可染先生更加关注创作者、作品以及观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很好地结合了毛主席的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为表现主题,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感的作品,由此打开了中国画山水创作的新方向。

(一)题材表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源于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在当时的年代,极少有画家勇于尝试“万山红遍”这一题材,“万山”意境的深远,“红遍”在当时传统山水画中如何体现,以及对颜色的使用也是一大难题。在两大创作难题上,许多画家望而止步,无从落笔。而然,在这种情况下,李可染先生迎难而上,大胆尝试这一主题。《万山红遍》系列作品,见证了一代大师在传统创作上的改革与创新。

(二)形象表现。李可染先生在创作《万山红遍》时,使用朱砂如同使用墨色,以红色为画面的主旋律,也没有忽视墨色在画面中的重要性,积墨加上积色,一层层积染,营造山之雄壮气势。以墨色来衬托背景和边缘轮廓,墨与色的融合,恰如其分。最终使得整个画面彰显的色调,极其典雅、端庄,极具气势。李可染先生大面积使用红色,在当时传统中国绘画中没有先例,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弘扬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符合当时的时代氛围,具有典型意义。

三、作品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彰显个性

《万山红遍》系列作品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大胆着色和密不透风的构图,更加奠定了作品的不可替代性。不能否认,李可染先生是一个时代画家。在多次实践中,李可染先生发现了其他人没有尝试的新领域,开始尝试着与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手法,来彰显自身个性特点,敢于打破传统藝术中的条条框框,用独特的表现力,在传统时代的背景下,将艺术创作带入一个新领域。

四、作品本身以及背后的意义

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系列作品的诞生,具有特殊的跨时代意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画是封建文人画,单一追求格调,摆弄花草,没有人间烟火味。李可染先生不以为然,他认为,中国画也可以表现当代社会现实,为此,他克服种种困难,不远万里写生,潜心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结合了西方文化,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传统上加以创新理念,最终呈现了中国画多元化的创新,也从此翻开了中国新山水画改革的新篇章。

五、结语

许多画家一直在延续传统中国绘画的笔墨程式,这是属于我们的特有的个性和经验,然而,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需要创新意识,开辟新艺术风格,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再谈发展,要深入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生活是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取生活之精华,提炼出最具特色的主题。优秀的艺术创作者敢于去突破,去改革,但不会使作品失去本身的意义。艺术创新不易,创作者不仅要走在他人前面,也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弘扬时代特点,用独创性的手法来表现。

世间万物的发展永无止境,艺术创作也是如此,需要勤于思考,深入实践。无论是学画、研究还是创作,脱离了传统和生活,则谈不上创新,艺术的创新需要我们一直研究、学习下去。

参考文献:

[1]韦莉.浅议李可染山水画的艺术表现特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6(4).

[2]张映辉.绘画境界的生成属性和当代价值[C].会议年度,2004-10-01.

猜你喜欢
现代感个性特点中国画
闪耀彗星
中国画
暗黑诱惑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现代感黄金饰品设计研究
新生代员工的个性特点及管理对策刍议
闺密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