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音乐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展示及评价

2018-06-09 16:19张海燕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比赛音乐评价

张海燕

初中音乐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音乐教师在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重视教学中的展示及评价,这样才能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

一、丰富合作学习的展示形式

合作学习活动展示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内容,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展示方式。因材施教,寻找学生喜欢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好学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1.小组合作中的表演展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分角色表演是音乐教学中经常进行的活动,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表现。如,鲁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的唱歌课中,《黄河船夫曲》就是一首很好听的民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一遍,然后按小组把学生分成两部分,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进行演唱;然后分小组进行表演创作,让学生模仿黄河船夫的劳动场面进行表演唱;最后让每个小组都上台表演。这样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积极性高,主体性强,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陕北民歌的情感和演唱特点。

2.小组合作中的模仿展示。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表演能力的最好的学习方式。如,初一下册音乐课中有一课是学唱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猛听得金鼓响》。演唱京剧和歌曲不一样,要求一板一眼都要很到位。因此,在学唱前,可以让学生先看一段原版的《猛听得金鼓响》的视频资料以及有关穆桂英的背景资料,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分小组练习,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展示,比比看看哪一组模仿表演的穆桂英更有元帅的威风。这样,最后的模仿展示环节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学生在展示成果时会积极地参与,并学会欣赏自己,欣赏他人,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小组合作中的解疑展示。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有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歌曲的背景故事入手。如,《歌唱祖国》,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和情绪下写出了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一种爱国热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还有的教学内容则可以从介绍作者开始,如,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學生就要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资料和歌曲等。这些问题,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各个小组,各小组通过各种手段找资料,找答案,然后相互解疑。课上,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获得多角度的启迪,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

4.小组合作中的比赛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最好的机会,如,小合唱比赛、独唱比赛等。比赛时,由学生主持,学生参加比赛,教师或学生点评,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注重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

1.评价以激励为主。当合作探究活动结束时,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再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和数量及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

2.注重小组评价的连续性。有起点就要有终点,而且这个最终的评价要有连续性以及有效性。在音乐课中,给力的小组长将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称职的小组长是会管理的学生、会协调的学生,最好是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一定是唱得最好的学生,不一定是表演得最好的学生,但是这样的学生可以把小组管理得最棒。

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是明显的,不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如何变化,目的都是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喜欢上音乐。教师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让不喜欢音乐的学生对音乐感兴趣,让不敢唱的学生敢于尝试,这样的合作,才能真正使音乐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比赛音乐评价
选美比赛
比赛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音乐
最疯狂的比赛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