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2018-06-09 02:52张秋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冰心课外阅读读书

张秋丹

部分学生朗读课文时,错字连篇部分学生朗读课文时,错字连篇,遇到长句子时不会断句,特别是多音字基本读错,带问题读课文时走马观花,只读不思考,也不会做批注。这些都是因为课外阅读少,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

但是,但是初中学生定性不足,意识不到阅读的意义,不会阅读。此时,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从各方面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并加以监督,促进反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激发阅读兴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造阅读的环境,成立图书角。首先,我们班提出“齐捐、阅读丶共享”的口号。发动学生捐书,成立图书管理小组,制定借阅制度,学生自己管理,随时方便学生阅读,慢慢地课前课后读书的多了,学生打闹的现象不见了。

除此之外,可以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设立读书俱乐部,开展主题读书月,举行读书知识竞赛等,在此基础上,举办读书报告会,通过各种读书活动及成果展示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成就感,促进他们“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提供展示的舞台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表达读书收获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从而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读书交流会,故事会,猜谜语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选择课外读物,然后组织交流;可以定期在学生中间开展读书笔记,手抄报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让学生评比过程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课外阅读效益的一步巩固。又在上学期,结合冰心的《忆读书》的主题,我班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每个同学都上台交流阅读的体会感悟。学期末,我班又舉行了一次“书伴我行”的手抄报制作比赛,让每个学生从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个人的进步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了。

三、有意识的布置阅读内容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现在市场上各种读物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而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更具有广泛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她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爱好,有选择的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面对浩瀚的书海,他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直线,而是必要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选择读物时,教师要进行指导并且有意识引导布的阅读的内容。

四、课内课外的迁移

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语文教材为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因素。如在授完冰心的《忆读书》时,我有意识的读冰心的书给学生听,讲一些名人的读书经历,或者自己的读书经历,出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搜集读书格言等深层次宣传读书的重要意义。熏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五、传授合适有效阅读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就提醒我们,要帮助中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和技巧。有的学生凭着兴趣,走马观花的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收效甚微。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我充分利用早读、午读、课外阅读教育学生时要圈画沟点,要在书上记下阅读时的疑惑、感受和见解,另外要在书上做批注,在相关语句旁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感受或见解。也可写写由此引发的联想,以此鼓励学生积累有用的素材。阅读就是为了获取的有益的营养,积淀成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阅读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面对未来的发展挑战。

猜你喜欢
冰心课外阅读读书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亲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