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节描写为支点,让小练笔绽放新精彩

2018-06-09 02:52廖水文梁桂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小练笔实效

廖水文 梁桂芳

摘 要: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良莠不齐,大多数学生能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缺乏对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内容也显得空洞。本文分别从认识细节,欣赏细节,在模仿中学习写细节,在常态中练习写细节;在互动中切磋细节这五方面介绍个人的做法。

关键词:细节描写;小练笔;实效

一、缘起:咬住“细节”不放松,立根原在“练笔”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参与小升初作文评分。在评阅时,笔者发现一个学生在描写我的同学的肖像时,居然这样描写自己的同学:“我的同学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双大大的耳朵,一个大大的嘴巴。”一个六年级的学生,缺乏基本的遣词造句的能力,缺乏细致的观察的能力让人哑然失语。笔者认为,细节描写是构成一篇习作核心的关键,唯有细节方能引爆全篇。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关注小事,把小事写大,关注细节,把细节写细。”在小学阶段,以小练笔为蓝本,进行人物肖像、动作、神态等细节练习是学会习作的不二法门。

二、实践:细节为本细中学,循序渐进勤练笔

杠杆原理告诉我们,支点是杠杆发挥作用的关键。找准了支点,能够四两拨千斤,找不到支点,则事半功倍。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写细节时,力求让学校生活情境重现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认识细节,学习细节,尝试写细节,体验写细节的乐趣。

1.依托手机视频功能,在观察中认识细节。

理解“细节”不是向学生讲名词术语,而是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学生从学校生活情境中获得感性的认识。

现代社会,人人身不离手机。手机强大的功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我平时总会把学生在课间玩耍的一些镜头拍下来,然后储存到电脑中。

一节习作指导课,我让四年级三班的学生写《愉快的大课间》。同学们一开始叽叽喳喳,兴奋得很。可动起笔来,又不知从何处着手。我打开电脑中早已准备好的《愉快的大课间》视频,同学们像炸了营顿时再次沸腾起来。我先让孩子们整体观察整个运动场,指导他们从整个运功场开始描写,然后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来写。在写自己喜欢的活动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器的“暂停”“慢镜头”让他们一步一步地观察活动的细节,让他们先说后练。说完之后,孩子们动起笔来,如源头活水,一气呵成。

2.依托课本经典片段,在吟诵中欣赏细节。

相信读过《金钱的魔力》一文的读者,不会忘记描写托德神态的那个经典片段。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类似这样的经典片段,在语文课本中比比皆是。《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描写总理审阅文稿的片段;《凡卡》一文中凡卡被打的片段;《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片段;《顶碗少年》中少年顶碗的片段等等堪称经典。

3.依托文本精彩的片段,在模仿中学习写细节。

现行的语文课本中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聋哑青年画金鱼的动作细节;《荷花》一文中描写荷花的状物细节;《爬山虎的脚》中的“脚”的变化细节;《尊严》中哈默的外貌描写细节等精彩纷呈,依托文本中的细节片段,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写细节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中描写罗丹绘画的细节深受学生的喜爱。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这个文本不仅教会了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还观察了人物的眼神。蓦然心动的细节悄然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孩子们茅塞顿开,原来细节是这样炼成的。

我引导学生先读懂这个细节,然后让他们模仿文本写一个学生全神贯注地看课外书的情境。以下片段来自咱班一个学生:

清脆的上课铃响了,他依然在看那本书,他好像和那本书已经融为一体了。他的脸上闪着异样的光,有时叽里咕噜地说几句,好像和谁在说悄悄话,有时抓耳挠腮,好像很担心的样子。这一切早已被陈老师看在眼里,陈老师走过去叫他收起《鲁宾孙漂流记》这本书,他才恍然大悟,脸红得像个桃子。

文本的引导擦亮了学生们慧眼,点燃了学生们观察细节的热情。

4.依托生生欣赏、修改,在互动中不断切磋进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篇篇练笔,各有精妙之处,各有闪光之点,各有传神之处:或文笔含情,贴心暖人,或情节跌宕,扣人心弦,或用词造句,一语惊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选择伙伴进行欣赏、修改、交流,找出练笔中值得学习的佳句,哪怕是一个词,一个标点,也可以用波浪线画下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學生们描写细节的小练笔交上来后,我常常采用生生欣赏、修改和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生欣赏、修改以谁的细节描写生动为准绳,写不好,不挖苦,写得好,表扬加分。倘若课堂时间不够,就用班级微信进行交流互评。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是挑刺,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的确,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门鼓励的艺术。每个学生都希望在自己辛苦努力后得到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而激发了学生练笔的欲望,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们在平时的小练笔中渐渐懂得了要写好习作,就要捕捉最基本要素,那就是细节描写。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指导学生写好细节,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与发展等级的距离更近些。善于用细节传达真情,是作文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王鹏.用细节传达真情[J].考试报.2008年12月.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小练笔实效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