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8-06-09 02:52邓取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邓取丰

摘 要:语文是人们学习的基本学科之一。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人们自身修养,道德素质的发展、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艺术审美和鉴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小学语文,作为学习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原则;阅读建议

我们现在的语文知识内容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各国都在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挖掘人的潜力和技能。小学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由于其特殊的基础地位,所以肩负着特殊的现实使命。整体上来说,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听说读写这四大基本能力。今天我们着重讲解一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坚持相关原则,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小学生的阅读与青年学生阅读不一样,我们在培育学生阅读能力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我认为小学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与知识结构的扩充相结合、阅读与审美鉴赏能力、个人修养与社会公德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師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小学生此时正处在一个全面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正是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萌芽的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一个单向的思考阶段,喜欢模仿身边人的动作,语言。教师和家庭的影响对他们身心的发展尤其重要。因此,在培育他们阅读能力时要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出发,有计划的引导他们的学习。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知识内容不宜讲解过多,否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坚持学习与扩充知识结构相结合的原则。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具有培育学生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智慧。比如,学生在阅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词,此时就需要他们多动手用字典去查阅这个字词。在查阅过程中可以让他们逐步熟悉查阅工具书的程序,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查找中,他们会获取相关字词的拼读以及该词的意思,对于遣词造句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达到扩充词汇量,增加知识储备的目的。

3.坚持阅读与审美鉴赏能力培育的原则。

阅读只是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要想提高阅读修养,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审美和鉴赏的能力。学生至少应该知道文章是否可以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知道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优和劣等基本的评判标准。阅读与审美鉴赏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首先便是通过阅读逐步达到一定的鉴赏性;其次在具备一定的鉴赏水平后反过来反复阅读,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记忆水平,对于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4.坚持个人修养与社会公德相结合的原则。

英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可见阅读不仅只具备扩充知识的作用,而且对于陶冶情操,明辨是否,口语交际能力方面都有巨大影响,从而达到提高人们个人修养的目的。其次,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本身就具有社会性的特征,由此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中不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他们在活动中必须受群体所制约,遵循群体所制定的维持社会稳定的社会公德。因此在阅读中可以达到提高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从而意识到社会道德的问题。

二、多种方式、多种手段的运用,增强学生阅读的方法

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发展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在此阶段,儿童由于受教师广博的知识影响,极其容易对教师形成崇拜的心理,对教师言听计从。因此就心理发展来说,教师是处在一个权威的阶段,责任不可谓不重。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精炼式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其次教师阅读要富有感染力,控制好语气节奏;其三是图文并重,创造阅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精炼式阅读,减轻阅读疲劳。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对事物和整个世界充满求知与好奇的心态,同时他们所了解的东西更多的是求宽不求博的横向思维。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抓住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心理,在上初次阅读课时相信许多学生是非常富有激情的。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包括字面理解,语义理解,文义理解,在教学中要呈现一种梯级教学方法,逐层深入,扣人心弦,阅读只是基本的步骤,使学生对于文章大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需要精细化的阅读,对于文章的中心句,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贯穿全文的线索都要逐步去勾画和理解。另外,学习时间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不可太过冗长繁杂,否则极容易使学生逐步的转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厌倦阅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心理和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积极参与进教学过程中来,实现教学中的双向互动性,从而达到实现教学要求的目的。

2.声情并茂,控制好语速。

在教学中最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对于学生学习最有害。文学作品是一种开放性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开放,没有出自真心的作品是不能赢得读者认可的。教师就是介于读者与作者之间沟通的纽带,教师的思考理解能力,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往往会在教学中反映出来,从而传导给学生。因此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去阅读文章,把握好文章的主题大意,细细的品读作者情感。教师上课时的节奏力度是传递文章情感的主要手段,好的教师要懂得如何在阅读时抑扬顿挫。一篇文章的情感表达往往是跌宕起伏的,因此教师需要随着语境的变化时而高亢起伏,时而低沉婉转。把自己融入到文章语境中,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感受作者情绪的变化,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这样的教学可以将情感由教师直观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升华。

3.图文声并重,创造阅读。

形声音字的阅读是阅读的最佳方式之一,以前受教学条件的制约,更多的只能达到字的单一层面,即使是图也是有所限制的。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与多媒体相结合,扩大了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声与书本知识结合,增强教学的形式和立体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发挥着启蒙导师的重要作用,一定要勇于挑起重任。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打牢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