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

2018-06-09 02:52柴国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师生关系高中化学

柴国辉

摘要:高中化学相对于初中的化学而言,具有更强的规律性,因此,老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应该可以先为学生整理更加清晰的知识结构,发现知识联系中的规律性,更好地为学生准备上课课件,同时在进行新课导入时也可以根据前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导入,更好地为学生开始新的课堂做好准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理念;师生关系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動口、动手、动脑,从反馈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例如,在教学中要使课堂高效,作为教师要经常反思下面一些问题:今天上课我有没有漠视学生?我与学生有交流吗?我关心了学生的哪些方面?我表扬学生的进步了吗?当教师能够自觉地养成这些习惯时,相信高效课堂也就形成了。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充当知识的讲授者和解惑者,同时也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首先尊重、理解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绪上的变化,给予相应的关心,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情感沟通的细心人,在教学中注意捕捉学生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最细微的眼神,一个最细小的动作,也不要轻易放过。在课后交流时,要把课堂捕捉到的信息用个别交谈、课外活动、集体交流等方式发送给学生,与之进行坦诚对话,使学生觉得教师可信、可亲。有了良好的感情上的沟通,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让上课既紧张又松弛,使学生不但学到化学知识,而且得到愉快的心理满足。

三、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思考源于对问题答案的好奇心,源于激发学生积极寻求解决疑难问题的答案。所以说,培养学生勤学好问,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是让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产生思维活动的内驱动力,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某一知识点为学生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并在引导学生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将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多种置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设置疑问。例如在讲解高中化学必修课的内容“原电池”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在讲台上进行实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铜片上怎么会有气泡产生?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思维进入愤悱境地,求知的学习气氛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只需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对学生依然不明白的地方因势利导地稍加点拨,便能使学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积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点拨作用

在高中化学具体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对教学内容逐一讲解,道明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清楚每一个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基本现象,以及其所关联的基本化学原理,通过演绎归纳的教学方法梳理相关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必须着眼于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增强他们创新思维、自主思维能力。通过发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点拨”作用,给予学生适应的时间与空间思考,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一知识体系,仅在较重点、关键的知识节点上加以“点拨”,提供一些简单提示,剩下来便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种“蜻蜓点水”式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体系,促使学生自主地“触类旁通”地学习,从而更加完整、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教完“硫化物”相关知识,进行化学习题练习,遇到某一习题:“二硫化碳与氧气充分燃烧之后,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如何将228克二硫化碳置于4.48升氧气中进行燃烧,将会得到混合气体多少?”如果采用传统的“演绎”方法,这道习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考虑各种情况然后综合计算,则不一定能够得到正确结果,此时,通过“点拨”:“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一个物质的系数”,很多学生都恍然大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五、积极运用实验法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性”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在特征,也是化学教学的中心灵魂。关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就不能不关注实验教学。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必须纠正传统教学中片面追求笔试成绩的不足,只重视实验习题的讲解,而不关注实验的具体“演示”与“操作”,必须抛弃那种仅让学生强记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的做法,切实关注实验教学的落实措施与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例如,对于“氢氧化亚铁”这一物质,可以引领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他们感知这种“白色沉淀”很难制成功,促使他们分析原因,得到“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这一事实,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是当下新课程的重要要求,也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培育出更加优秀全面性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宋翠霞.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J].2017年13期.

[2] 陈丽卿.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2017年8期.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师生关系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