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对沥青路面荷载应力响应的影响探析

2018-06-11 10:39周志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5期
关键词:面层模量力学

周志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29)

0 引言

目前,在国内外交通道路建设中,主要采用在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法。半刚性基层在水平方向或竖向超限位移时,沥青面层会在半刚性裂缝处出现反射裂缝,其中交通荷载是造成基层板缝位移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就防止反射裂缝效果,综合工程造价及施工工艺,采用AR-SAMI是最为有效的方法。AR-SAMI以其优良的应力吸收效果、施工简单及速度快等特点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国内对AR-SAMI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是很全面,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施工规范。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层厚度与不同模量的AR-SAMI在沥青路面结构的荷载下的应力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在实体道路工程中应用了AR-SAMI。

根据国外相关研究成果,AR-SAMI厚度为1~3 cm、模量为10~100 MPa较合适,为研究AR-SAMI防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效果,本文选用三种 AR-SAMI厚度 (1 cm、2 cm、3 cm)、三种AR-SAMI模量(10 MPa、50 MPa、100 MPa),运用ABAQUS软件进行荷载应力分析。

1 有限元模型

1.1 模型尺寸选择及网格划分

本文采用大型通用软件ABAQUS对沥青路面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考虑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要求,采用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宽度取6 m(X方向),深度取3 m(Y方向)。

采用了非均匀的网格划分方法,提高计算效率,由两边向中间逐渐增密,由土基到路表逐渐增密。在荷载作用区域进行网格细化。采用三维8节点线性完全积分单元C3D8,提高计算精度和收敛速率。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1.2 荷载条件

车辆荷载采用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设定的标准荷载轮压p=0.7 MPa,相应当量圆直径为21.30 cm。采用单轴四轮荷载,荷载接触面形状采用正方形,接触面尺寸为18.9 cm×18.9 cm,双轮中心间距为32 cm,轴轮胎中心间距为182 cm。根据等效原则,荷载转换为线荷载大小为0.117 371 MPa。在防反射裂缝效果分析时,根据荷载经过裂缝上方最不利情况,采用两种荷载工况,分别为正荷载工况和偏荷载工况,如图2与图3所示。

图2 正载荷交通荷载

图3 偏载荷交通载荷

1.3 边界条件

其中X轴为道路纵向,Y轴为道路横向。道路纵向两断面X轴方向位移被约束,道路横向两断面Y轴方向位移被约束,底面上为固定约束。反射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为模拟AR-SAMI在基层开裂的情况下防止反射裂缝扩展的效果,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置一条横向贯通基层裂缝,如图4所示。

图4 基层横向贯通裂缝

1.4 层间接触

层间接触状况对路面结构层间的应力传递影响比较大,在进行力学分析时通常考虑三种层间接触状况,即完全连续、不完全黏结和完全光滑。考虑到当前路面施工加强了层间结合处置,结合沥青路面设计假设,该模型中各层间采用完全连续模型。

1.5 路面结构计算参数

本文选用国内常用的路面结构层形式,在沥青下面层与水稳层间添加应力吸收层,路面结构层各层材料参数具体见表1。

表1 路面结构层各层材料参数

2 力学分析

本文采用面层弯拉应力与应力强度因子进行AR-SAMI在交通荷载下的力学分析。其中面层弯拉应力数值越大,面层越容易产生裂缝。剪切型应力强度因子数值表示位移,数值越大相对的位移也越大。张拉型应力强度数值为负数时,表明沥青面层出于受压状态;数值为正时,沥青里层处于受拉状态。正、负仅代表不同的受力或变形的方向。

2.1 应力层厚度力学分析

为研究不同AR-SAMI层厚对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本文选用了0 cm、1 cm、2 cm、3 cm四种厚度加以分析,AR-SAMI模量统一定为50 MPa,其中0代表不添加AR-SAMI。

根据模型在正荷载工况条件下分析不同AR-SAMI层厚的面层底弯拉应力及强度因子,结果见表2。根据表2,在正荷载条件下,添加AR-SAMI可以有效减少面层底弯拉应力。

表2 不同AR-SAMI层厚在正荷载下的力学分析结果

通过表3与图5可以得出,添加AR-SAMI可以有效减少面层底弯拉应力及张拉型应力强度因子。同时随着AR-SAMI层厚的不断增加,沥青面层弯拉应力也随之增加。剪应力强度因子数值在不断变小,说明荷载产生的位置在减小;张拉应力强度因子在正荷载时统一为0,在偏荷载时沥青面层处于受拉状态,且数值变化不大。同时如图5所示,在偏荷载工况下,AR-SAMI层厚为1 cm最优。

表3 不同AR-SAMI层厚在偏载荷下的力学分析结果

图5 偏载荷下不同AR-SAMI厚度的力学比较

2.2 应力层模量力学分析

为研究不同AR-SAMI层模量对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本文选用 0 MPa、10 MPa、50 MPa、100 MPa四种模量加以分析,AR-SAMI厚度统一定为1 cm,其中0代表不添加AR-SAMI。

根据模型分析不同AR-SAMI模量在正荷载工况条件下的面层底弯拉应力及强度因子,结果见表4。根据表4的计算结果,在正荷载条件下,添加AR-SAMI可以有效减少面层底弯拉应力。

表4 不同AR-SAMI层模量在正载荷下的力学分析结果

根据表5与图6的计算结果,在偏荷载作用下,添加AR-SAMI可以有效减少面层底弯拉应力及张拉型应力强度因子,但随着模量的增加,力学响应趋于平缓。同时如图6所示,在偏荷载工况下,AR-SAMI模量为50 MPa最优。

表5 不同AR-SAMI层模量在偏载荷下的力学分析结果

图6 偏载荷下不同AR-SAMI模量的力学比较

3 工程实例

为验证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实例考察南京某大道AR-SAMI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

该大道紧邻长江,道路全长14.76 km,道路结构层与模型结构相同。由于道路紧邻长江,工程区受潮汐影响,属感潮河段,每日两次高潮和低潮。道路场地被众多水塘、堤防和沟渠等切割,地貌形态破碎零乱,地势低洼处为沟、塘,地势明显凸起处为堤防和水塘埂,道路多处地段为高填方路基。考虑到大道特殊的地质条件,以及在长期交通荷载下水稳基层极易产生裂缝,大道路面施工过程中加铺一层1cm厚的AR-SAMI。道路建成近两年,路面完好无反射裂缝。同时与大道邻近的一条市政道路,路面结构与该大道结构层相同,但是没有设置AR-SAMI,通车后不久就出现了横向裂缝,具体如图7所示。

图7 相邻道路有无AR-SAMI的路况比较

4 结语

(1)AR-SAMI层厚,无论是正荷载还是偏荷载,沥青面层的力学响应均发生较大的变化,说明添加AR-SAMI能起到有效吸收应力的作用,防治反射裂缝。

(2)AR-SAMI模量,其力学响应数值变化与AR-SAMI层厚类似,随AR-SAMI模量的增加,力学分析值会出现一个拐点,在模量为50 MPa处。

(3)现场实例比较,AR-SAMI对防治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起到较好的作用。本文建议AR-SAMI层施工时层厚1 cm,层模量为50 MPa。

猜你喜欢
面层模量力学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室内回弹模量和回弹再压缩模量试验参数探讨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力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