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科技创新教育的“牛鼻子”

2018-06-11 15:29彭佳景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溪湖牛鼻子办学

彭佳景

人才强则中国制造强。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的《制造業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中小学要在实践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与培养,开展质量意识普及教育。本刊本期刊发的深度报道《激发办学“芯”动力———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科技创新教育纪实》,重点推介了周南梅溪湖中学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的做法,为当下中小学如何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培养人才做出了可资借鉴的个性诠释。周南梅溪湖中学是一所办学才4年的新学校,通过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激发办学“芯”动力,既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又打造出了办学特色,提升了社会美誉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周南梅溪湖中学的可贵之处在于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当前,教育发展一日千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机遇、新局面不断涌现。凭经验翻老黄历,循旧例找教科书,解决不了新问题,也抓不住新机遇,实现不了新发展。周南梅溪湖中学力戒新办学校尤其集团化办学的新学校“穿新鞋走老路”问题,把投资长、见效慢的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打造办学特色的突破口,体现了一种战略定力和远见卓识。

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发现、保护、扶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立以学生名字命名的科技工作室是周南梅溪湖中学的创举。事实证明,这项做法既发挥了对校园科技创新达人的激励作用,又聚集了一大批有相关兴趣、爱好的学生,产生了集群效应。“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周南梅溪湖中学的做法可谓抓住了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牛鼻子”。

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周南梅溪湖中学通过课内外、初高中学段完美结合的课程体系,不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深化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了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当学生增强了想象力,具备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他们的科技创新基因也就被激活了。

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科技创新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增强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周南梅溪湖中学通过建设创客基地,广泛开展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平台和实践机会。

当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非一日之功;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像周南梅溪湖中学那样牢牢抓住科技创新教育的“牛鼻子”,一点一点地为孩子打牢科技基础,一点一滴地把科技创新人才蓄水池蓄满水,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掌握尖端的核心技术才能水到渠成,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溪湖牛鼻子办学
牵住“牛鼻子” 机关党建“上台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牵好“牛鼻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美丽的梅溪湖
基于市民休闲的艾溪湖旅游开发的思考
如何运用二次函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漫说“牵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