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砂体储层描述技术在埕岛油田主体周边馆陶组的应用

2018-06-11 10:30杨启浩姜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馆陶砂体砂岩

杨启浩 姜林

摘 要 埕岛油田周边馆陶组油气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是下步海上有力的产能接替阵地,储层描述的精度是该区馆陶组河道砂岩油藏勘探开发的关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规地震储层描述手段对储层的精确描述有待于提高完善。勘探开发实践证实,综合运用地震属性、分频扫描、相控约束反演等储层预测技术,对河流相储层进行描述,对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主题词 埕岛 馆陶组 储层描述

0前言

随着海上埕岛主体馆陶组大型、整装岩性-构造油气藏基本探明并投入开发,勘探部署重点向埕岛主体周边地区转移,该区馆陶组埋深较浅、富集高产、易开发,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意义。

储层描述是油气勘探阶段关键的环节,有效储层描述对实现油藏精细描述、探井部署乃至油气田的开发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精细构造解释及分析埕岛主体周边馆陶组沉积、成藏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河道砂体储层描述技术,精细刻画埕岛主体周边地区馆陶组河道砂体展布,落实储量规模及有利勘探目标。

1地质概况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极浅海海域,埕岛低凸起的东南端,紧邻生油凹陷,油气输导断裂网发育,自深至浅呈现多层系富集成藏的特征。馆陶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潜山披覆构造带主体及翼部的断鼻及复杂断裂构造带内,主发育构造-岩性或岩性-构造两种油藏。

2储层特征

2.1沉积特征

埕岛地区馆上段为一套曲流河沉积,具有“泥包砂”的沉积组合,储盖配置合理,为该区馆陶组的主要含油气层段。埕岛地区馆下段为辫状河沉积,具有“砂包泥”的沉积组合,全区沉积比较稳定。

2.2地震响应特征

河流相储层在地震剖面上总体呈现出高振幅、断续、平行或亚平行密集状的反射结构特点,该区馆上段曲流河砂体河道改道频繁,横向迁移快,在地震剖面上一般表现为短轴状、中-强振幅异常的特征。同相轴分布及其变化反映了河流沉积的地质堆积过程及河道砂体等沉积的不同及空间变化,这是对河道单砂体进行描述的基础。

3储层描述影响因素

结合该区馆陶组河道砂体描述存在以下几方面影响因素:(1)河道横向迁移快。曲流河沉积由于河道改道频繁,造成河道砂体纵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纵横交错,砂体边界尚需精细刻画。(2)常规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薄储层预测难度较大。该区馆上段目的层段埋深较浅,有效频带宽度较窄8-60Hz之间,综合主频在30Hz左右,储层平均速度为2650m/s,理论(%d/4)可识别厚约22m的砂体,实际储层单层厚度多小于10米,因此常规地震剖面对砂泥薄互层识别难度较大。(3)砂泥岩速度差异小,地震资料对岩性变化识别能力差。馆上段泥岩速度主要集中在2000-3000m/s,平均2600m/s,砂岩速度主要在2400-3600m/s,平均2900m/s,整体上砂岩速度高于泥岩速度,但由于馆上段为曲流河沉积,横向相变快、砂、泥岩速度有重合部分较多,不利于砂岩储层的识别,地震资料对岩性变化识别能力差。

4储层描述技术

4.1数据处理

在原始地震主频较低(30hz),不能识别薄互层的情况下,通过地震资料拓频处理,保证资料信噪比不失真的前提下,拓宽原始地震频率,提高地震主频,提高垂向分辨率。

4.2地震振幅属性描述

地震属性描述技术就是准确提取地震数据中的各种属性(振幅、频率、相位、能量波形和比率等),通过地震属性分析获取相关油藏的储集物性、含油气性等信息。埕岛馆上段1-5砂组砂岩含量平均均低于30%,泥岩隔层较厚,一般25-40m,砂岩单层厚度3-18m,在地震上具有短轴、断续、平行或亚平行的中-强反射特征。因此,该区河道砂体描述以均方根振幅属性为主,同时对比提取的频率、相位属性,利用各种有效信息,突出储层特征,减少多解性,结合水平切片、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

4.3分频扫描

由于馆上段地震资料频率低,砂体横向变化快,厚度变化大,含油砂体薄等特点,需要提取地震资料中不同的频率成分对不同厚度的砂体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目的层全频扫描的方法,能直接提取地震资料中能反映薄层的高频成分,解决了地震资料主频低的缺点,可以精确地检测储层厚度和分布范围。分频扫描显示本区馆陶组储层的实际响应频率在60-90hz,基本反映了地层从浅到深由曲流河到网状河到辫状河的发育规律。

5应用效果

应用以上技术对埕岛周边地区馆陶组Ngs36、Ngs42、Ngs54、Ngs61小层河道砂体进行储层描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埕岛北部地区储量上报范围外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200万吨;埕岛东南部地区预测储量1000万吨,相继部署了多口探井,成功实施的CB376井在馆上段钻遇油层10.5m\2层,上报控制储量250万吨。

参考文献

[1] 李阳,高喜龙,刘占军.埕岛油田馆上段油砂體预测[J].复式油气田,1997(02):41-44.

[2] 陈广军.河流相储层描述方法探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26(04):124-128.

[3] 陆基盂.地震勘探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232-317.

[4] 郝骞,张晶晶,李鑫等.地震属性油气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03):339-343.

[5] 毕俊凤,刘书会,陈学国等.分频解释技术在桩106地区馆上段河道砂体描述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10(05):38-40.

猜你喜欢
馆陶砂体砂岩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砂岩:黏结在一起的沙子
春天的省会是馆陶
馆陶四月
馆陶到底有多馆陶
邯郸作家峰会在馆陶召开
砂体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研究—以文中油田文25东油藏为例
辫状河流相薄砂体地震子波效应和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