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90后不婚现象的伦理解读

2018-06-11 09:43朱天丽丛毅竹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4期
关键词:伦理观伦理婚姻

朱天丽 丛毅竹

摘要:近年来城市90后不婚现象日渐显著化,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房屋经济压力增长、精神生活丰富化等均与该现象的出现存在较为紧密联系,基于此,本文简单论述了城市90后不婚现象的伦理分析,并详细论述了城市90后不婚现象的伦理调适,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城市90后;不婚现象;伦理解读

前言: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等均会对婚姻伦理造成一定程度影响,而随着城市成员血缘、地缘关系的逐渐弱化,近年来我国城市90后不婚现象日渐普遍化,“独身”、“晚婚”等词汇的逐渐升温也与这种现象存在一定联系,而为了透析90后不婚现象背后的婚姻伦理观念发展变化趋势,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城市90后不婚现象的伦理分析

1.1城市90后不婚现象成因

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均与城市90后不婚现象存在一定联系,如经济因素中的房价过高、CPI上涨、婚嫁成本上升,文化因素中的文化多元化、伦理宽容,以及教育因素中的教育水平提高、婚姻期望提高等,这些也可以视作城市90后不婚现象成因,这类成因必须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1.2城市90后特殊的婚姻伦理观

男女平等意识、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增强属于我国城市90后具备的普遍性特征,而由此形成的特殊婚姻伦理观则对不婚现象的产生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90后的不婚选择,这主要是由于男女平等意识下的城市90后对职业、事业、兴趣爱好的追求往往使得其对不婚伦理选择具备较高认同感;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城市90后往往存在一种改变环境、超越环境、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创造精神,传统社会婚姻伦理对婚姻当事人权利的忽视与这种创造精神存在一定冲突,随着城市90后不再以责任和义务作为婚姻的出发点,情感感受、现实需要在城市90后婚姻认知中所占的比重日渐加剧,在追求个人权利、幸福和自由的过程中,城市90后的婚姻伦理观日渐多元化,不婚现象也因此在城市90后群体中大量涌现[1]。

1.3特殊的婚姻伦理观影响及反思

传统家庭伦理的淡化、对幸福与自由的追求、开放的两性观念等同样与城市90后不婚现象的出现联系紧密,但由此引发的婚恋观功利化与工具化、性观念过于开放等社会伦理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其中婚恋观功利化与工具化主要表現为城市90后将物资条件摆在婚恋选择的首位,这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婚姻和两性关系的本质,而性观念过于开放则很容易引发男女双方的生理与心理伤害,青年适婚人群责任意识弱化、人口出生率降低等影响也必须得到关注。

2. 城市90后不婚现象的伦理调适

2.1伦理调适目标

城市90后不婚现象的伦理调适主要是为了实现两性和谐、情感与责任的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其中两性和谐属于男女平等的进化形态,其不仅要求男女双方在享有同等权利的同时履行同等的义务,更要求两性之间实现真正的人格平等;情感与责任的结合则是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城市90后群体存在的对性爱自由和两性情感的片面认识,如果单纯的将责任视作婚姻的负担,城市90后的婚姻观念便无法走出扭曲与失衡的误区,因此情感与责任的结合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婚姻自由,而这就需要真正找到婚姻中责任和情感的契合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需要综合吸纳我国传统社会本位价值观、西方个体本位价值观,由此实现的传统与现代交汇融合将为90后婚姻伦理的建构带来较为积极影响,社会、个人双重价值取向的婚姻伦理精神构建也将真正赋予城市90后科学合理的婚恋观[2]。

2.2伦理调适途径

结合城市90后不婚现象成因、城市90后特殊的婚姻伦理观、伦理调适目标,笔者提出了如下几方面城市90后不婚现象的伦理调适途径:(1)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的婚姻教育往往涉及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为了真正实现90后不婚现象的调试与矫正,父母必须认识到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具备的影响力,传统观念认知下“一棒子打死”子女不婚现象的情况必须得以避免,只有父母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原因、不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并学会体谅和容忍,和睦的家庭关系、科学的家庭教育才能够较好服务于90后不婚现象的调适。(2)学校培养。婚姻伦理教育同样属于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避免城市90后不婚现象在未来出现进一步升级,学校教育必须予以婚姻伦理教育高度重视,这种重视需体现在小学的伦理判断与推理能力培养、中学的健康异性交往观念与责任观念培养、高等教育的心理疏导等方面,设法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婚姻伦理教育的结合是这一环节必须解决的问题。(3)媒体引导。随着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城市90后能够在网络中轻松交流自身对婚姻的见解,而这类见解往往会产生广泛的互动和影响,因此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必须在90后不婚现象调适中发挥自身作用,拍摄婚姻价值观正确的影视剧、引导社会公众讨论婚恋选择与物质经济关系均可为90后不婚现象调适提供支持,媒体只有真正发挥自身正面引导作用并关注媒体伦理建设,才能够更好服务于90后不婚现象调适。

综上所述,近年来城市90后不婚现象日渐显著化,该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研究涉及的家庭教育、学校培养、媒体引导三方面90后不婚现象的伦理调适途径,则证明了研究具备的较高实践价值。因此,在城市90后不婚现象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可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安倩.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法制博览,2018(09):221.

[2]曹曦.浅析日本晚婚·不婚化社会现象[J].学园,2015(13):189-190.

作者简介:朱天丽 (1997–),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伦理观伦理婚姻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探析《佛教格言》中的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