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与世界经济

2018-06-11 09:43司坤坤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

摘 要: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文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紧迫性着手,探讨中国经济往哪里转,以及如何转。经济转型升级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倒逼我们进行经济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議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现了失衡,经济运行出现下行压力。

(1)受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并且呈现长期化的趋势,导致外需疲软;

(2)受环境、资源及劳动力瓶颈的制约,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难以为继;

(3)作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依然偏弱。

2导致经济发展失衡,不可持续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最突出的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厘清。

3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世界各国都在通过经济结构调整重振经济,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二、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内涵

1,经济增长拉动力(需求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经济增长要素投入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要有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资本、劳动力的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转型升级。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内需与外需协调、一二三产业协调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组合驱动,转向更多地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这一切都要从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动力。

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

(1)处理好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简单以GDP论英雄,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处理好短期政策目标和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的新时期,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则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宏观调控政策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稳中有为。保持调控定力,使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当前,防通胀是经济增长的上限,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不能突破3.5%左右,保就业是经济增长的下限,对应的GDP增速不能滑出7.5%左右。宏观调控政策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长短结合,含金量非常高。内容涉及小微企业减税、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金融服务“三农”、民间投资、稳外贸、就业创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利工程建设等内容。

2,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

(1)当前重点是化解产能过剩。由于盲目投资,我国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产能过剩问题。既有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国务院还专门为此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也有光伏、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造成了环境、资源的巨大破坏和浪费,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健康运行。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GDP中心主义激励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既与“帽子”即政绩观有关,也与“钱袋子”即财政收入有关,是干部任用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不到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化解产能过剩,一要破除GDP中心主义,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改变干部考核机制。二要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依靠市场力量调整优化产能,允许并鼓励有序破产,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更加突出政府作用,强化环保、能耗、技术标准,支持创新。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存量,严控增量。三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2)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服务业,既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优化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居民消费的扩大,主要要靠服务业来实现。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增加服务业供给,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平衡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价格。尤其应当看到,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和社会重要的稳定器,化解过剩产能形成的转移就业要主要依靠服务业来吸纳。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中,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对新增就业的吸纳作用,同时也要利用“新四化”的深度融合来发展和提升服务业。要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因为现代服务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以及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一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譬如,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门槛,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松绑”,让企业轻装上阵,增添活力和创造力。二要通过财税、金融、股权激励等多种措施,促进创新创业。三要积极扶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

(3)强化创新引领和支撑作用。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牢记创新也是生产力。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市场(模式)创新。要使市场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

健全体制机制既是转型升级的内容,也是转型升级的保障。其重点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创造条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负面清单,非禁即入。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与做法,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优胜劣汰市场退出机制。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定价的都交給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用正面清单监督政府。政府要做好事前审批的“减法”,事中及事后监管和服务的“加法”。

(3)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加强反腐。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反四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结束语

虽然中国经济面对着风险,但是现在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只要采取措施来阻塞漏洞,防止风险积累,加上灵活的财政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控制风险,争取时间来推进改革。只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好的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广海.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极其操作化〔J〕.社会科学,2008,(10).

[2]秋石.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是,2012,(04).

[3]陈虹.论中国精神在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

[4]李松林、蒋晓侠.新时期负面社会心态考察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4,(08).

作者简介:

司坤坤,身份证号:32032119******0218。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构建 推动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
外军装备保障发展变化对我军装备保障机制体制改革的启示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