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失依儿童的社会救助状况调研报告

2018-06-11 09:31安婧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凉山州彝族救助

安婧

选题的提出

“失依儿童” 即因为某种原因失去父母的照顾,得不到家庭的抚养,医疗、教育、居住等生活困难的儿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传统的彝族聚居地,由于综合原因,近年来该地区失依儿童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比例已经达到了彝族人口的2%, 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铅锌镇骆龙村,距县城约2小时车程,是会东县交闭塞,与外界联系较不方便的村居之一。骆龙村总人口831人,户数为201户,人均年收入约3000元。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已有的研究

刘继同博士对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脆弱儿童生存与服务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脆弱儿童的优先领域和政策建议。 侯远高在凉山彝族地区采取“爱心班”——半集中化的开放式的以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救助方法。尚晓援从儿童需求角度出发,选取中国四个地区的个案,着重研究了艾滋病致贫对儿童的影响以及艾滋病对实现儿童发展权利的影响。

(二)国外已有的研究

1990年9月2日正式生效的《儿童权利公约》的项条款中,涉及儿童权利的条款主要分为四大类:即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着眼于凉山州失依儿童的问题现状以及社会救助现状以及困境。重在描述研究對象真实的社会救助现状以及困境,并对此作出描述及分析。

实地调查概述

骆龙村小学的学生仅有38人,其中失依儿童有4名,通过笔者对这4名失依儿童的观察与访谈发现:

A学生:男,13岁,现在在读6年级,父亲于2011年病逝,在那之后母亲丢下了A和他的弟弟B离开了村里,目前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笔者对A访谈时发现他性格较内向和腼腆,后来得知,爸爸的去世和妈妈的离开带给了他较大的冲击,A在那之前是性格开朗且成绩较优异的学生。

B学生:男,9岁,是A的弟弟,现在在读3年级,和哥哥关系很好。爸爸去世的时候B年龄较小,所以没有太多的记忆。爷爷奶奶非常宠爱他,B不太爱学习,比较活泼,在学校里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属于班上比较“废”的学生。

C学生:女,11岁,在读4年级(因人数较少,该学校没有开设5年级,C读了两年4年级,明年跳级读6年级),父亲因帮助贩毒而被关在监狱,母亲在C很小的时候病逝,C目前借住在其小叔家(父亲的弟弟家)。

在对该4名儿童的了解中,笔者发现彝族特有的“家支观念”对于他们的帮助尤为重要,几乎是主要的生活来源。据村小学的老师透露,在教育方面,针对失依儿童学校有“寄宿制补贴”,免收学杂费,免费午餐等。在医疗方面,失依儿童参加的“新农合”、“新农保”的个人费用免费。

研究结论:

1.家庭的抚育保护作用非常有限

父母和家庭是维护和实现儿童权利,预防儿童陷入权利危机的第一线实践者,好的家庭是儿童成长最好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对骆龙村小学的失依儿童的访谈中得知,他们中有的由于父母亡故,无法得到核心家庭的照顾和抚育;有的由于家庭贫困,父母外出打工后与家里失去联系;有的由于法律原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父母抚养能力受到重大影响,家庭抚育和家庭保护的作用非常有限,这就需要NGO组织以及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2.社会救助制度保障的不完善

失依儿童作为儿童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应该得到政府的制度保障。从骆龙村的现状而言,该村4名失依儿童并没有享受到特殊的孤儿保障,只是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将他们抚育他们的亲属家庭纳入到低保制度中,学校目前正在统计失依儿童及落实“贫困补助”。

3.社会的救助和支持的缺乏

一方面,在村寨中,邻里的社会支持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受到“彝族家支观念”的影响,失依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往往是依靠家族中的亲戚提供的。

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的救助仅针对由于特殊原因形成的比较集中的失依儿童群体,由于与外界交流困难,骆龙村小学的失依儿童并没有得到此类社会组织的救助,社会救助的救助面狭窄。

社会工作视角改善失依儿童社会救助的建议

在对骆龙村小学失依儿童的访谈过程中发现,政府部门难于承担失依儿童救助的工作任务、缺少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的社会救助知识与技能、传统的抚养人抚养已不能满足失依儿童需求。因此,社会救助应统筹规划,致力于培养本民族本土专业社会工作专门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使得“失依儿童的救助社会工作化”。

政府可以培育本土社会组织,大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失依儿童救助的专业性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社会救助质量。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当地的人们组建失依儿童生活小组、 爱心救助班,专门解决失依儿童的吃、 穿、 住、 用、 行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予失依儿童心灵上的慰藉与支持,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而不仅仅是物质需求。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重新定义村里的大学生村官、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公务员等的职能,实现乡镇工作人员服务的转型,通过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学习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使他们逐渐转型成为能够为失依儿童服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闫学长. 家庭功能缺失对民族地区失依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对策———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地区为例[ J] .实践与探索,2012,(4):25.

[2]刘继同《河南省艾滋病致病致孤儿童救助政策的理论创新》,社会福利,2005.

[3]尚晓援陶传进伍晓明《关爱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中国四地区的个案研究》,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4]张爽. “ 善行凉 山”———关 注 大 凉 山 里 的 失 依 儿 童[ J] . 社会与公益,2012,(4):15.

[5]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7]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8]贺萌萌《NGO对凉山失依儿童的救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013年3月

[9]郭宇《四川凉山州失依儿童现象及对策研究——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期,2013年7月

[10]郭健美,刘同芗. 失依儿童社会救助困境及原因分析[J]. 理论界 ,2014,(08):44-47.

[11]马雅洁. 艾滋孤儿帮扶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实地调研的探讨[J]. 中国市场,2016,(32):265+269.

[12]马阿基莫,吉伍阿依. 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以凉山彝族地区为例[J]. 商,2016,(03):58-59.

[13]马庆霜. 探索凉山贫困地区困境儿童救助模式[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33-36.

猜你喜欢
凉山州彝族救助
彝族海菜腔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水下救助抢险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水下救助抢险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