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剧《破阵曲》评论”专栏主持人语

2018-06-11 07:02黄伟林
歌海 2018年6期
关键词:田汉桂林抗战

黄伟林

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共三部作品获得桂花金奖,分别是壮剧《百色起义》、话剧《花桥荣记》和桂剧《破阵曲》。这三台戏剧,既是特色鲜明的地域题材,又是主题宏深的重大题材,既有委婉动人的意象,也有值得品味的意义,既有艺术形式的探索,也有传统技法的出新,确实是近年来广西戏剧界不多见的佳作。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文艺评论基地曾在《歌海》杂志做过话剧《花桥荣记》的专题评论,本期继续推出桂剧《破阵曲》的专题评论。

桂剧《破阵曲》取材于桂林抗战文化城。1938年,随着北平、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的沦陷,大量文化人集聚桂林,如郭沫若、巴金、茅盾、田汉、欧阳予倩、焦菊隐、夏衍、熊佛西、艾青、艾芜、徐悲鸿、马思聪等,以其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在桂林从事抗战文化活动。桂林因此成为西南文化中心,成为著名的文化城。

戏剧是桂林文化城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景观之一。抗战之前,广西的桂剧已经走上末路,低级趣味的成份日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抗战使桂剧重新焕发了生机,获得了新生。1938年,广西的文化领袖马君武邀请欧阳予倩到桂林从事桂剧改革,欧阳予倩改编桂剧《梁红玉》,为其注入了抗战元素,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同,一举成功。后来,田汉、焦菊隐也加盟了桂林的旧戏改革,桂林成为平剧、湘剧、粤剧、桂剧、话剧、舞剧各种戏剧样式竞相开放的戏剧城,桂剧的四大名旦也在那时候诞生。

桂剧《破阵曲》选取了张曙、徐悲鸿、欧阳予倩、田汉、马君武五位文化人为中心人物,以当时桂林的桂剧改革为中心情节,以举世闻名的西南剧展为戏剧高潮,表现了文化破阵的主题。其中有张曙的为国捐躯,有马君武为戏剧人的搭台唱戏,有欧阳予倩戏剧改革的切实努力,有徐悲鸿与桂剧名旦小飞燕的心灵相契,有田汉与日本故人的心灵交锋。从剧情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破阵,首先是破国民畏敌怯战之心阵,这里有敌人军事强势对国民造成的心理压迫,需要民族文化精英的勇气提振;其次是破自我茫然无措之心阵,这里有戏剧人面对传统文化的迷茫与觉悟,传统文化需要在文化抗争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新的生机;最后是破敌人骄狂无知之心阵,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大国,虽然在军事上、经济上暂时处于劣势,但必须有一种文化自信,自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终將在战火的涅槃中实现复兴。

作为一个新鲜出炉的戏剧作品,尽管有选材的精当,有构思的精巧,但表现上是否就趋于完善?好的想法能否获得好的传达?抽象的理念是否获得形象的阐释?桂剧《破阵曲》无疑是一个颇具匠心的剧作,但也是一个还有极大提升空间的剧作。据说该剧分山版和水版两部分,本次展演的只是山版,塑造的是桂林文化城的男性文化人群像;还将有一个水版,塑造的是桂林文化城的女性文化人群像。这个创意确实让人期待,桂林文化城不应该只是一个历史的陈迹,作为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应该得到当代的激活而代代承传。

猜你喜欢
田汉桂林抗战
我就做你戏剧事业的“恩格斯”
桂林行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乐!乘动车,看桂林
田汉娱母
抗战音画
田汉的鞋带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田汉的沪上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