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洼地及其治理对策探析

2018-06-13 01:37高顺成
山东高等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洼地一流创新能力

高顺成

(河南工程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入修改后的党章《总纲》。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施多年的“985”和“211”工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工程的“马太效应”不容忽视,强者愈强、弱者难强的现象值得关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更加不均、带状分布形态日趋明显,高等教育资源洼地初步形成并进一步凸显。十九大强调,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段从宇、迟景明指出通过存量资源的再调整和增量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1]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度高,少数发达区域集聚了全国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而优质资源集聚的区域创新能力卓著。中西部地区教育塌陷带明显,其创新能力也相对滞后。治理教育资源洼地、缩小地区差距,首先要缩小高等教育资源集聚的区域差异,消除教育洼地。原因在于高校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国家技术创新的智力源泉,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拉动区域经济增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评价和分析高等教育资源带状分布情况,剖析资源分布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找出公平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治理资源洼地的对策是当前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于实现十八大目标,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十九大提出的教育强国、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洼地的界定,主要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集聚水平的测评进行划分。王远伟通过对各省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分析,得出了“教育中部塌陷”的结论。[2]但这一分析结果主要针对中部地区基础教育。冯大奎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衡,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力明显落后于沿海区域。[3]周敏、向定峰通过对重庆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分析发现,教育资源空间集聚对高校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4]王雪红基于面板数据证明创新资源规模集聚与区域创新公平性高度相关。[5]金名指出要推进科技创新,应持续推动创新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6]促进区域经济、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应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间均衡集聚,借助教育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陈菲琼、韩莹探讨了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指出创新资源集聚受自组织机制的推动。[7]牛方曲、刘卫东和刘志高等利用突变级数法研究区域公立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二者并无明显的相关性。[8]胡军锋、宋承军借助定性分析指出科技创新可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形成区域规模效应,进而提升区域经济效益。[9]Glenda Kruss、Simon McGrath、Il-haam Petersen和Michael Gastrow通过对南非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集聚与科技创新能力有密切关系。[10]王章豹、阮晨艳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差异显著。[11]Leo Sleuwaegen、Priscilla Boiardi研究发现,创意(科技创新)工作者是欧盟区域创新的核心,是支持欧盟创意经济发展重要的智力资源。[12]在上述众多研究中,涉及高等教育创新资源空间集聚问题的较少,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塌陷问题的更少。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九大将创新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视角探讨“创新产出”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开创“万众创新、人人创业新态势”、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存量、加速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消除教育洼地、充分挖掘高等教育对高校创新的推动作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指标选取

已有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资源集聚的研究视角较广,结论不一,但涉及教育资源洼地问题的研究不多。贾颖颖、郭鹏、于明洁借助基尼系数对我国区域创新资源分布和区域创新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时,将创新资源分为科技人员、科技经费内部支出、财政支出三大部分,将专利获取能力作为区域创新能力变量。[13]Irina Glebova、Svetlana Kotenkova从科技潜力、个人潜力、金融与经济发展潜力及信息获取与开发潜力等方面构建了包括12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俄罗斯区域创新潜力做了测评。[14]Tommy Høyvarde Clausen、Tor Korneliussen、Einar Lier Madsen实证表明科技和市场资源是决定挪威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15]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模式通过影响技术和市场资源进而左右企业产品创新能力。[16]段从宇、迟景明将省域高等教育资源分为主体性资源、条件性资源和发展性资源三个方面。[17]刘华军、张权选取生均教育经费、师生比、在校学生数、专任教师数、总经费5个总量指标,采用指数测度与非参数估计方法证实了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非均衡特征显著。[18]从前述研究发现,分析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找出教育洼地不同于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仅仅从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环境支持等方面着手是不全面的,甚至有可能偏离研究主题,况且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与教育资源洼地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不确定的概念。按照可得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保证所选指标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分为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创新经济资源集聚、创新基础资源集聚三个方面22个指标。创新成果及产出作为考查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科技创新推动作用的具体体现,量化为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具体指标及各指标选取依据如表1所示。

表1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其选取依据

(二)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数据主要来自全国各省2010-2016年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各省2011-2017历年统计年鉴及科技部网站,部分数据来源于各省2010-2016各年的统计公报、教育公报等。

(三)数据处理方法

对高等教育创新资源集聚进行综合测评,本文借鉴了赵建吉、曾刚推出的创新空间测度指标——区位熵( Location Quotient,简称LQ)的思维。[19]利用熵值法计算各省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水平——区位熵,具体如下。

设评价问题有m个待评对象,每个评价对象均有n个评价指标,构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Q=(Xij)m×n(i=1,2,…,m;j=1,2…,n),其中Xij表示第i个待评对象第j项指标值。对于某项指标j,指标值Xij的差距愈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作用愈大;如果某项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根据各项指标值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工具,计算出各指标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下:

(2)对fij归一化,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

(4)利用上述步骤逐个计算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二级指标综合评价值vij得分。用第j项指标权重wj与标准化矩阵中第i个省份资源集聚第j项二级指标归一化值pij的乘积作为该项资源集聚的评价值lqij,即:lqij=wj*pij。

三、资源洼地的实证分析

(一)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洼地与创新能力洼地同时并存

表2给出了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以外的其余30个省(市、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和创新成果及产出(创新能力)熵值计算结果。

表2 各省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和创新成果及产出情况

续表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熵值和创新成果及产出熵值,北京市、江苏省和上海市位居全国前三名。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和少数中西部省市。以“211”和“985”高校分布为例,北京市分别集聚了21所和8所,占全国的21%和22%;江苏省分别集聚了11所和2所;上海市分别聚集了9所和4所,而中西部的河南、广西和宁夏等省区,每省(区)仅有1所“211”高校。与之对应,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度高的省市,其创新能力也明显偏高。如北京市,资源集聚熵值0.943,创新成果及产出熵值0.562,远高于国内其他省市。从两者的取值分布看,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各省资源集聚值和创新成果及产出值逐步下降,二者同向分布趋势明显。

(二)高等教育资源洼地分布

根据表2各省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和创新成果及产出(创新能力)熵值,利用地图慧制作出图1。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无论是高等教育资源分布还是各省创新产出,北京、山东、江苏和上海形成中国东部高度隆起区,陕西、湖北和广东形成中部高度隆起区,这两大区域教育资源和创新产出高度集聚。与这些区域相邻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浙江和中西部的湖南、四川,教育资源与创新能力稍微偏低,属于中等隆起区。位于这些省份之间的河北、河南、安徽和福建等省区,教育资源和创新能力更低,在中部形成一条明显的资源洼地。西部的新疆、内蒙古、云南、贵州等省区资源集聚和创新产出水平最低,形成更为明显的资源洼地。

图1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洼地分布图

综合表2和图1可知,中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和创新能力呈两极分化,且趋势明显。东部地区资源集聚和创新产出的熵值分别在0.055和0.253以上。西部省区二者的熵值均在0.011和0.132以下,熵值最低的贵州熵值仅有0.001和0.121。中位于中西部的湖北省和陕西省及位于东部的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和广东省形成高等教育资源两个隆起带,处于隆起带中间的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西部省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资源洼地。

四、高等教育资源洼地的治理对策

从前面的分析结果可知,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主要集聚于中部的湖北及沿海发达省份,区域分布不均,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洼地明显,陷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贫困”现象。资源集聚度高的省份其创新能力明显高,二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my Gutmann认为:社会经济的多样化背景下高等院校要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高等教育公平起到引擎的作用。[20]刘进、陈健、杜娟研究指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客观上影响了弱势地区的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分布,需要引起理论界与决策者的足够重视。[21]治理教育资源洼地,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设立“世界一流大学/985高校”专项人才培育指标,平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洼地

为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差距,平衡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2017年国家启动了建设“双一流高校”工程。表3列出了当前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计划省际分布情况。从表3中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市、区),约21个省拥有“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区域分布不均、各省拥有数量不等。与原“985”工程相比,除了将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和郑州大学列入“世界一流高校B类建设名单”外,其他并无太大变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主要集聚在东部的北京、山东、江苏和上海及中西部的湖北和陕西等10个省(市、区),其中东部沿海省份集聚了14所高校。中西部资源洼地区域仅安徽、甘肃等省份各有1所“世界一流A类建设高校”。

表3 中国“世界一流”高校建设省域分布

大量的一流高校集聚在中东部省份,吸引着国内顶尖人才向这些高校集聚,在硕士和博士生招生培养方面,这些高校学位授权点多、招生专业多、优质导师多,“攫取”了每年国家大部分研究生招生指标,“集聚”了国内高校大部分优质本科和硕士生资源,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以北京市为例,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1.70万人,博士生招生计划6.71万人,其中北京市招生人数分别是8.25万人和2.24万人,分别占全国招生计划的15.96%和33.3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占全国人口7%的人口大省河南省,2016年硕士、博士招生计划分别为1.31万人和0.05万人,仅仅占全国的2.53%和0.71%。从“985”、“211”重点高校一本录取率看,2017年河南省接近5.3%,而北京市和天津市则分别为18.28%和18.49%。*数据来源:http://yz.chsi.com.cn/;http://henan.zhongyekaoyan.com/。高校区域分布和招生政策导致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际贫困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国家“十三五”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应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省际脱贫”纳入规划,重点做好如下工作。(1)提高“双一流高校”对内陆高等教育洼地省区“一本”和研究生录取率。对至今仍无一所“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的省、区,在每年的本科及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单列“双一流高校/985院校”高校专项人才培育指标,专门招收这些省、区的优秀考生,提高他们的“一本”和研究生录取率,为落后省份培养创新生力军,增加创新人才储备。(2)加大“双一流高校/985院校”免费为普通高校培育青年创新骨干的力度。没有“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的省区,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相对较少。与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聚的省(市)相比,这些省、区的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并不少,但具有博士学位、有硕士或博士生指导资格、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优质教师资源偏少。国家应出台政策,引导“双一流高校/985院校”与优质资源稀缺省、区的一般本科院校建立“帮扶对子”,承担免费为这些高校培育“中青年创新骨干教师”的任务,帮助这些高校打造创新团队。例如,在每年的国内访问学者指标分配方面,向洼地省区的普通本科高校倾斜,免除这些参训教师的各种费用,提高参访者的访学补贴等等。(3)开放“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科研(图书馆)资源,拓宽一般本科院校科研资源获取途径。当前,对于不少省属一般本科院校,科研资源(图书馆电子资源)有限,尤其是国外先进的电子图书数据库资源由于其昂贵的使用费,多数院校迫于资金压力而无力购买,“双一流高校/985院校”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购买的这些资源并未实现充分利用。为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科研资源,很有必要探索“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电子图书资源向一般本科院校创新骨干教师免费开放的“科研资源异地共享”途径,以有效拓宽高校教师科研资源,协助提升高校整体创新能力。例如,符合一定条件的普通高校青年创新骨干教师可以通过合理途径,向“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申请电子图书馆异地登录账号,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共享先进的科研资源,有效解决科研资源不足问题。(4)设立“双一流高校/985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科研协作基金。国家应倡导“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积极开展与普通高校的科研协作,打造多样的创新协作平台,借助“双一流高校”雄厚的创新实力培育和带动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视野,增加他们的科研经验。例如,在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方面,应设立“双一流高校/985院校”与无“双一流高校”的省、区高校科研协作专项基金,重点扶持一批高校打造自己的青年创新团队,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缩小省际间区域创新差距,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省际脱贫。(5)创办分校。与“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积极“联姻”,在内陆省份一些基础较好的大学创办“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的分校,重点招收本科和研究生。借助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内地培养高层次人才。

(二)提高普通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弥补中西部区域高校创新能力塌陷

发表科研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申请专利是当前高校科技创新产出的主要体现形式,即使是承担众多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对项目评定和结项主要以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为评价依据。同时,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也是评价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职称晋升、评优奖先的重要依据。而根据对各省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可知,教育资源集聚度高的区域,其创新能力也高,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能力区域分布同样呈明显的资源洼地。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一些地方高校片面追求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和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轻视了这些成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效果。对于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些高校并未找到有效的办法,坐等客户上门仍是普遍做法,而客户很难知道高校有哪些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这就要求高校科研部门主动走出校门,在搭建好校企合作平台、宣传平台的同时,大力向社会宣传推广那些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的科研项目,让企业、让客户知道自己的成果,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提升资源洼地的创新能力。对于有发展前景、与国家经济发展关联性强的科研成果,高校应打造教师创业平台,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中西部资源洼地区域高校教师实现成果的就地转化,发挥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在科研创新能力评价、职称晋升等方面,中西部高校应淡化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权重,引导高校教师收心,把精力投入到学术活动和科研创新活动中。引导高校老师尝试知识分享,杜恒波、朱千林、许衍凤提出:提高研发人员知识分享意愿,是有效提升高校知识工作者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2]

(三)挖掘高校老校区资源,引导“双一流高校”在中西部高校设立分校,推动教育公平

随着大学扩建、扩招浪潮的隐退,中西部一些省属高校投巨资建设新校区,老校区资源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闲置。一些高校为创收,盘活老校区资源,与社会资本融合,在老校区开设三本、高职高专院校或中学教育,还有一些高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将老校区部分校舍租给这些机构从事社会培训,以此维持老校区运转。但是,随着近几年生源的减少,招生规模有限,老校区资源很难得到充分利用,资源闲置现象比较突出。进入这些学校老校区,昔日校园晨读的身影很难寻觅,朗朗的读书声销声匿迹。晚上自习时间,教学楼却漆黑一片,优质教育资源被白白地浪费。

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增加中西部省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提高这些区域一本录取率是广大中西部人民盼望已久的事情。国家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等重点学校与中西部省区老校区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高校合作,在这些老校区设立“双一流高校中西部分校”,以“双一流高校/985院校”名义面向该地区重点招收本科生、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利用良好师资和运营模式为当地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缓解创新人才后备资源匮乏问题,推动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公平分配,促进教育公平。

(四)打造“一流高校——一流学科——普通高校”人才培养链条

当前,一些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之间在科研、教学方面的交流偏少,普通高校尤其是近几年新升本科院校,想邀请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大咖来学校讲学、交流存在不少难度,而且费用不菲。普通高校想借助重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提升自身实力,同样存在很大难度。例如,不少重点高校的图书馆外文资源是不会对普通高校免费开放的,而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普通高校没有财力购买昂贵的外文资源,受图案书馆资源限制,普通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就很难提升。

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应避免出现“马太效应”。国家在资金、政策、人力等方面大力扶植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那些处在“教育洼地”的普通本科高校。应出台政策,让重点高校的教授、学者定期到“洼地”普通高校免费讲学,指导、培育“洼地”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让“洼地”普通高校一定名额的优秀学生在大三或大四阶段到一流高校交流学习。形成“洼地”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优秀学生到一流高校或有一流学科的高校学习交流,打造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或学生成长的阶梯,拓宽他们的教学、科研和学习视野,增长青年教师的教学、管理经验,将一流高校先进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和学习风气引入“洼地”普通高校,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17]段从宇,迟景明.内涵、指标及测度:中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水平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8).

[2]王远伟.我国“教育中部塌陷”现象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0,(3).

[3]冯大奎.中原经济区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4).

[4]周敏,向定峰.重庆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5]王雪红.创新资源规模对区域创新公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0).

[6]金名.推动创新资源集聚[N].经济日报,2015-3-19.

[7]陈菲琼,韩莹.创新资源集聚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8).

[8]牛方曲,刘卫东,刘志高,等.中国区域公立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J].经济地理,(4).

[9]胡军锋,宋承军.科技创新支撑区域经济突破发展问题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10]Glenda Kruss, Simon McGrath, Il-haam Petersen, Michael Gastrow.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5, 43(4):22-31.

[11]王章豹,阮晨艳.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区域集聚及其宏观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9).

[12]Leo Sleuwaegen, Priscilla Boiardi. Creativity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EU Regions[J]. Research Policy 2014,43(3):1508-1522.

[13]贾颖颖,郭鹏,于明洁.创新资源分布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典型相关分析[J].情报杂志,2012,(9).

[14]Irina Glebova, Svetlana Kotenkova. Evalu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Potential in Russia[C].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4,(14):230-235.

[15][16]Tommy Høyvarde Clausen, Tor Korneliussen, Einar Lier Madsen. Modes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roduct Innov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R&D Active Firms in Norway[J]. Technovation, 2013, 33(6-7):225-233.

[18]刘华军,张权.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闻非均衡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3).

[19]赵建吉,曾刚.创新的空间测度:数据与指标[J].经济地理,2009,(8).

[20]Amy Gutmann.高等教育公平:一项未完成的议程[J].高校教育管理,2010,(5).

[21]刘进,陈健,杜娟.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3).

[22]杜恒波,朱千林,许衍凤.职场欺凌对研发人员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2).

猜你喜欢
洼地一流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流沙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洼地排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非洲 直销的投资洼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