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诊断和防控

2018-06-13 11:49杨红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2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猪瘟诊断

杨红杰

摘要:猪瘟是对养猪业威胁最大的疫病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强制免疫,虽然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个别养殖场管理不到位,预防接种不规范等因素常导致免疫失败。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猪瘟的诊断方法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瘟;流行特点;诊断;防控

猪瘟是一种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呈败血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后由于毛细血管的变性,呈现出血、坏死和梗死等病理变化,发病的后期常受到其他细菌的作用而引起并发症。此病的死亡率很高,对养殖场的威胁很大。猪瘟最早流行是在十九世纪中期的美国,此后范围逐渐扩大。1935年,我国有许多的省份发生了猪瘟,直至解放初期仍然在全国的农村流行。近几十年来,由于诊断方法和防控技术的不断完善,积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广泛应用猪瘟疫苗进行防疫,现在此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由于个别的养殖场疏于防范,预防免疫出现死角或者因某些因素导致免疫失败,致使猪瘟发生。

1流行特点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瘟病毒遍布于病猪的各种组织中,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肾、脑等组织器官中都有。猪瘟仅猪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品种对猪瘟的感受性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别,此病的发生也没有季节性。但是在经常流行的地区,大猪的感受性比小猪差些。仔猪由于从母乳中获得被动免疫,它的感受性也差些。圈舍潮湿、拥挤污秽,猪体抗病力下降,如遇有大量的强毒存在,就会引起发病。

在发病的初期,猪瘟病毒就在各组织中存在。病毒随着粪便、眼眵、唾液以及喷嚏排出体外,污染圈舍、饲料、用具等。病猪直接或者间接经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给健康猪,使之发病。此外,通过皮肤外伤、甚至阉割和注射用具等,也可以造成感染。吸血昆虫也可以扩大传染。

2诊断

猪群中如果出现可疑病例,要早做诊断,以便于早期防控。但是有些因素常增加了诊断工作的困难,例如,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有很多方面类似于猪丹毒、败血性沙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有的临床症状上非常疑似猪瘟,但是剖检过程中没有发现猪瘟的常见损害。此外,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诊断病性就更困难。有的检出病菌以后,并没有排除猪瘟病毒的存在,这些病原菌有的是原发性感染,有的是继发感染。对猪瘟病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诊断。

2.1从流行病学上诊断

猪瘟不论年龄、性别或者品种的猪都可以发病,也没有季节性。在新发病或者没有免疫过的猪群中发生猛烈,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任何其他疫病都高。

在没有免疫过的猪群中,如果有多数猪发病或7~8天前仅有一两头发病或死亡,以后有很多猪感染,应首先考虑猪瘟,即使注射过疫苗,也要深入了解情况。因为免疫是相对的,要有较好的管理,有效的疫苗,正确的技术等才能确保良好的免疫效果。

2.2从临床症状上诊断

猪瘟典型的症状就是体温升高、迅速消瘦,后躯无力,皮肤较薄处出现红斑点,甚至小块坏死,拉稀、便秘交替出现,便秘时粪球上带有肠黏膜或血丝,脓样眼眵,口腔黏膜出现坏死结节等。特别表现为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无效,而用猪瘟血清可以减轻病状,就可以认为是猪瘟了。

2.3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对诊断猪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病的初期白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球比例减少,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多,有核左移现象,出现幼稚型细胞。

2.4生物学试验

生物学试验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尤其是對于混合感染的猪瘟的诊断,但是此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只是在必要的情况下采用,在进行生物学试验的同时也要立即采取防治措施。采集病猪血或脾制成1:10组织悬浮液,经过过滤后取上清液5mL注射试验兔,观察5d后,再取2~3只健康兔,一起耳静脉注射20信稀释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mL,注射后24h测体温,后每隔6h测温一次,连测3d。如果试验兔体温无变化,对照兔体温升高,则证明为猪瘟。如果都有体温变化,就不是猪瘟了。

2.5荧光抗体法诊断

从发病猪脏器上采取组织(最好是扁桃体)涂抹标本或在冻结切片标本上进行荧光抗体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组织内细胞浆,有特异性的黄绿色荧光,即确诊为猪瘟。此种方法是目前实用价值较高的诊断方法。

3防控措施

3.1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原则

养猪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必须引入种猪时,要从没有疫病的地区引进,引进后先隔离观察21d以上,经过严格的检疫确认没有疫病的时候方可合群并圈。

3.2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预防猪瘟流行的关键措施就是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在接种以前,要对猪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具体情况确定接种时机。发病的猪场也可以根据抗体检测来对紧急免疫进行指导,并检查免疫效果,防止盲目重复接种。目前,养殖生产中常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疫苗和猪肺疫氢氧化铝疫苗共同注射,免疫效果互不干扰,还减少猪群的应激,已普遍采用。

3.3做好消毒措施

养猪场要加强管理,禁止非生产人员进入猪场,进出口要设立消毒池,坚持出入场消毒工作。猪圈、食槽和饲养用具要定期清理、消毒。

3.4发生猪瘟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消毒

猪群中发生可疑病例以后,首先要隔离,并立即对病猪进行检查诊断,确诊后要采取紧急扑灭措施,禁止放牧、出售。对病死猪、急宰猪以及其污染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要随意丢弃。封锁猪场,对进出猪场的人、畜、车辆以及用具要彻底消毒。同群未发病猪以及受威胁猪要采取紧急预防接种措施,防止疫病的流行和蔓延。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猪瘟诊断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