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型种猪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2018-06-13 11:49杨建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2期
关键词:种猪饲养管理仔猪

杨建华

摘要:瘦肉型种猪与仔豬饲养管理与一般猪的养殖管理具有一定的区别,因为其要对猪的脂肪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所以本文主要就瘦肉型种猪与仔猪的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瘦肉型;种猪;仔猪;饲养管理

1瘦肉型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1.1种公猪方面

在瘦肉型种公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切实掌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①种公猪所在的猪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且光线充足并干燥清洁,尤其是还要有便于其运动的场所。②年龄在8个月之上的公猪才能配种,一般青年公猪每天可以配种2次,每个星期可以配种8次,每个月可以配种25次,而成年的公猪每天可以配种3次,每个星期可以配种12次,每月可配种40次。但是连续配种4~5d之后,需要休息1~2d,这样才能确保其体力得到及时地恢复。③种公猪每天要添加足量维生素,尤其是VE,才能更好地确保其营养足够[1]。

1.2种母猪方面

在瘦肉型种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切实掌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①种母猪的产房需要确保清洁而又干燥,特别是在分娩之后,应在确保其干燥与清洁的基础上,还要设置高床,做到勤清扫,保证地面干燥,并垫好垫料。②在对种公猪进行喂养时,从配种到怀孕的107d,主要是喂妊娠料,而怀孕108d到配种前主要是喂哺乳料。母猪受孕到怀孕之间的80d,主要是喂适量的饲料,而怀孕80~107d需要将喂料量适当地增加,怀孕108d到分娩期间,应将喂料量逐步减少,直到分娩当天,将其减少到0.5kg/d,分娩第4d之后将喂料量逐步增加。例如某瘦肉型母猪产了10头小猪,那么从产后的第8d开始,就需要增加6kg的喂料量,其中母猪2kg,每头小猪0.4kg,并保持到小猪断奶。在对喂料量控制时,主要是小猪断奶时的母猪比进入产房时的母猪体重大于等于70%即可。若有的经产母猪的体型很瘦,此时就需要适当的将其喂料量增加,才能促进其体质的恢复,正常的发情和配种。⑧加强分娩过程的管理,首先是在接产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确保产房干燥而又清洁,同时环境温度应在15~27℃之间,并准备好接产所需的各种材料。在小猪产出之后,需要利用消毒的干毛巾将其口鼻和全身的黏稠液体擦干,并将脐带剪断之后在其断的一端涂抹好碘酒。并在母猪产出之后连续几天利用40℃的温水来擦洗乳房。④做好配种,主要是在小猪断奶1周之后才能进行配种[2]。

2瘦肉型仔猪的饲养管理技

术要点分析

①从仔猪到断奶的这一阶段,仔猪主要在21~27℃的环境下生长,若温度不足,需要利用红外线灯进行保温。②在仔猪生活环境上,应确保其干爽、清洁,保育舍内应尽可能地设置高床,若没有,需要在仔猪休息的地方设置干爽而又清洁的麻布。⑧在母猪分娩时,每分娩一头仔猪,应立即让其及时的吸吮初乳,以及时地获取母源抗体。④在小猪产后第25个小时之后,属于断尾和断牙的关键时机,一般断尾巴1/3,并留下2/3。⑤在仔猪5日龄之后,应把槽料调为糊状,并抹部分进入仔猪口内,到9日龄之后,逐步投入一定的槽料。⑥在仔猪体重为6kg时,此时其日龄在21~28d,就能断奶。⑦在保育期内饲养时,主要是在仔猪断奶之后,把母猪迁出,并且仔猪在原来的产房中继续呆7d之后,将其迁入保育舍。仔猪喂养槽料35d之后转喂哺乳料,到50d之后转喂小猪料,且转换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实施。⑧在设计仔猪的猪舍时,一般应设置两个给水系统,一个日常饮水,而另一个作为给药系统,且不能设计地脚窗[3]。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瘦肉型种猪与仔猪进行饲养管理时,我们应切实掌握其饲养管理要点,并加强对其的推广和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户养殖效益的提升。瘦肉型猪主要分为种猪和仔猪,其中,种猪又分为公猪和母猪,因而必须在具体的饲养管理中,切实掌握其管理技术要点,方能更好地控制脂肪增长并增加瘦肉的产量。

参考文献

[1]杨丽玉.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2):98

[2]惠生.瘦肉型种猪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6,(6):26-27

[3]潘义杰,柏蒙蒙种公猪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又摘,201 5,31(7):83-83

猜你喜欢
种猪饲养管理仔猪
浅析导致断乳前仔猪死亡的因素
解读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测方法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
解读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测方法
种猪疾病的有效预防
养猪场引种的注意事项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农村集贸市场2016年10月仔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