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猪场兽医的角色定位

2018-06-13 11:49梁大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2期
关键词:猪场角色定位兽医

梁大明

摘要:中国是世界养猪第一大国,但同时也是猪病第一大国,几乎世界上存在的猪病在中国猪场均能找到相关踪影,因此这就对中国的兽医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立足中国猪场实际生产情况浅谈兽医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角色定位;兽医;中国;猪场

一提到猪场兽医,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猪病;一想到眼下中国的猪病,不知有几个兽医能真正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笔者著此拙文,以期抛砖引玉,期望更多的專家学者能结合中国猪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中国猪场兽医的角色进行更加透彻的分析和定位,以更好的适应和满足中国猪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保护好中国老百姓口中的那块猪肉。

中国是世界养猪生产第一大国,但也是名副其实的猪病第一大容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皮炎肾病综合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无名高热”综合征等在20世纪的猪病学相关书籍中见所未见,到21世纪却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究其原因,一则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再则当前的猪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老百姓口中的那块猪肉,一方面药物残留让消费者难以放心,另一方面据说猪价影响了中国的CPI(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之,猪病仍然是当前中国养猪生产的最大威胁所在,中国猪场兽医任重而道远。

目前,中国养猪生产大体结构如下:中小散(年出栏500头以下)、家庭农场(年出栏500至10000头)、规模养殖(年出栏1万至10万头)、集团公司(年出栏10万头以上),四支力量各有各的生存和发展之道。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迈进,优胜劣汰必将成为中国猪场生死存亡的主旋律。也就是说,排除禁/限养、地震、水/火灾、资金链断裂、黑帮砸场、猪价等因素,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M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出栏的肥猪头数)、LFY(每头母猪每年产仔窝数)、RSY(单头母猪的年投资回报率)、料肉比、存活率、疫病防控成本等是评估猪场能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标。表面上看,除了疫病防控,其他指标似乎都与兽医关系不大;但是本质上,这些指标都与猪群健康密切相关。笔者拙见,凡是涉及到猪群健康,都与猪场兽医脱不了干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猪场兽医主要扮演着疾病诊疗的角色,而猪场老板或领导对兽医能力的评判也主要立足于患病猪只的治愈率;随着学费的增加, “治未病”也基本上得到了猪场老板或领导的认可,已不再觉得疫病的检疫防疫是无病呻吟;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中国猪场出入国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强烈的“超英赶美”的民族豪情逼着猪场老板或领导再次将目光殷切地投向了兽医一猪群不但不能生病,而且生产性能也要尽可能地与国际接轨。当然涉及猪群生产性能的因素很多,光靠兽医撑不起猪场一片天,但是正如前述,猪群健康是其根本。因此,对于猪场兽医的角色定位,以笔者之拙见,主要应立足于以下几方面。

1)猪的“知音”:作为猪场兽医,常年跟猪打交道,不能不认识猪的“语言”:眼神、毛色、声音、食欲、粪尿、行为等都是猪亲密的悄悄话。言者虽无心,听者需有意,如若不上心, “知音”何处觅?猪场兽医扮演不好这个角色,必将难以胜任。

2)猪场不能软的“软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猪场兽医,当归属于猪场“软件”的范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改善作为猪场“硬件”的基础设施,为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就是一句空话。换句话说,猪场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得软、硬兼施。

3)“风水”先生:如果猪场的通风换气、保温除湿、饮水吃料等落实不好,要想猪群健康,那可真是“奇迹”。这些与猪场的选址、场区的规划布局、栏舍的设计与建设、设备的选择安装及更新维护等都密不可分。

4)“私人”医生:兽医,本职还是医。对发病猪只,应“不抛弃、不放弃”一及时发现猪群中的异常份子,及时分析和预后,必要时果断隔离, “小灶”伺候。对病死猪只应及时做好尸体病理剖检及死因分析,以让其死得其所。

5)数据分析师:生产离不开数据,数据缺少分析就失去了意义。及时采集、汇总、分析相关猪群生产性能数据、疫病检测数据对猪群健康水平的科学评估意义非凡,对饲料营养配方的调整及免疫防疫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同样举足轻重。

猜你喜欢
猪场角色定位兽医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南昌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督促865家规模猪场提升改造
兽医
中小型猪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人工呼吸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用保鲜膜保护超声扫描仪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性
兽医之死
今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