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2018-06-13 05:43陈宇
广西民族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结构现代化

【摘 要】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交往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互嵌型格局。在历史演进发展的新阶段,中华民族在现阶段发展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等问题,特别是现代化推动人口、信息、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快速迁徙、快速转换。传统多民族互嵌型格局遭遇现代化境况,传统多民族互嵌格局在现代化过程中空间上不断瓦解、关系上解构、结构上重建。在多民族互嵌格局面临着空间上的位移和关系上的现代化转换,民族工作需要在客观上主动迎纳此种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改变“空间格局”进行有形之治来推动“关系格局”的无形之为,调塑多民族互嵌格局和多元一体交融关系。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化;社区;社会结构;互嵌复合体

【作 者】陈宇,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8)02-0024-00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呈现出多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匹配的新特征,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1 ]就现阶段来看,未来我國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将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部署推进。

在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步骤是在多民族地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2 ]。这一重要的论述和工作方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率先提出。同时,会议特别强调了新疆工作的“民族团结问题”的基本问题和主线, [3 ]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设,实现新疆在跨越式发展中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 [4 ]这不仅为新疆的民族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也为全国的民族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方针。此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同样强调了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主线,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着力在城市民族工作中做好“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 [5 ]中央民族工作的思路、政策中的重要思路便是推动构建“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动力,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后在民族工作上的重要创新和突破。

一、中华民族历史绵延发展中的互嵌型共同体

多民族互嵌型格局多被理解为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互动中形成 “一种相互嵌入、交错杂居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 [6 ]。当然,就多民族的互嵌格局来看,地理空间形式上的互嵌并不能全部概括中华民族多民族的互嵌格局,还包括着经济、文化、生态、情感的无形互嵌格局。 [7 ]中华民族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包含着政治命运共同体、经济命运共同体、文化命运共同体和情感命运共同体,多民族复合互嵌型的“命运共同体”彼此交往交流融合。

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疆域范围内古今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国家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民族各有其发展的地理空间、经济方式、历史脉络与文化源流,中华民族的多民族实体长期共处并存,交流交往融合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最终自觉地联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8 ]113具体来看,中华民族又包含着主体民族和多民族的双重结构, [9 ]中华民族的一体包含着中华多民族的多元,中华多民族的多元又组成中华民族国族的整体。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国族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民族多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发展的要素和动力。 [10 ]作为多民族主体的汉族在地理空间、人口规模、社会结构、经济生产、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处于主导地位,各少数民族围绕着汉族不断“交相互动和多向度流动”,汉族不断与少数民族通婚、通商、交融,汉族也在此过程中形成、凝集并成为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互嵌格局凝聚的核心。 [11 ]

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特纳”(Tanner)演讲上发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演说,认为中华民族在国家疆域内包括着56个民族的多元,又形成中华民族的一体。费孝通先生更强调:“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11 ]在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的许多“分分散散”的民族单元经过不断“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 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11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12 ]256。中华民族的“统一多元”共同体不仅是自在的民族实体,也是自觉的民族共同体,并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事实上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多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十分漫长,多民族共同体融合的人口规模、地域分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历史进程发展程度相差较大,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具体条件也十分复杂,各个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和融合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13 ]540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事实却始终围绕着汉族凝结核不断交流交往融合,最终从相互依存的多元结合成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同体。[14 ]

中华民族复合互嵌格局和多民族多元一体交融与现代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发展的西欧有着显著区别。西欧国家在地理空间、人口规模、社会结构、经济生产、文化宗教等方面有着较大相似性,为民族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事实上,西欧却在经历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国家发展跨入封建制,原有的地理空间、人口、社会结构、族群等社会组织被“人身方面的封臣制”和“财产方面的封土制或称采邑制”的封建主义完全破坏, [15 ]5封建的欧洲没有民族的概念,也没有现代意义的国家 [16 ]27。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历朝历代都建立了完整统一的地理疆域、政治组织、财政制度、文化制度,为多民族国家发展绵延至今提供了完整体制,为多民族国家的互嵌型格局和多元一体交融提供了完备物质空间。

二、中华民族传统互嵌型格局的多重复合体

毫无疑问,在中华民族“统一又多元”的共同体之内,实质上是包含多重因素的“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而且这个多元“复合体”呈现着“相互嵌入性”的特质。在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统一之下,中华民族内部具有差异性的各民族不断此消彼长、多变不息、交流融通,共同体铸成五彩斑斓的中华民族。

(一)互嵌型格局的地理空间

人始终是自然之中的人。自然环境是特定地域单元范围内所有动物与植物彼此互动并与自然界诸特质,进而彼此互动所构成的生命之网。[17 ]37人依赖于自然而存在,纵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变革,人的活动始终受制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的生产、活动、历史都有着决定性影响。在西方的历史文化中,“地理决定论”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孟德斯鸠、拉策尔、巴克尔、森普尔、亨廷顿都不同程度发展了“地理决定论”,始终认为人类的文化形态由自然地理所决定。[18 ]60-62显而易见,“自然条件, 一个民族国家的地理特征, 对民族的历史生活过程有着强烈的影响” [19 ]220,地理空间格局对多民族的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民族的分布格局也似乎始终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20 ]20。正如埃里克·霍布斯鮑姆所言:“民族原本就是人类历史上相当晚近的新现象,而且还是源于特定地域及时空环境下的历史产物。” [21 ]9

中华民族所繁衍生息的中华大地疆域十分辽阔,同时拥有十分复杂的地理条件,地理格局在整体上形成“半封闭”的地理环境。[22 ]在东北、北方、西北以人迹罕至的森林、沙漠、戈壁呈现,西北、西南以高大山脉与南亚和东南亚大陆相隔,东方、东南则面对大洋大海,地理格局逐渐从西往东部平原汇聚。就整体而言,中华大地的地理空间始终是呈现“半包围”“汇聚型”“向心型”,在这种“天然向心”的自然地理条件下,边疆各地区少数民族始终向中心汇集,而处于中心的汉族也不断向四周发散。

(二)互嵌型格局的经济依存

中国地理环境兼具区域多样性和整体统一性, [23 ]无论是在东北的林原、北部的草原、西北的荒原,在自然条件好或者物产欠缺的环境中,具有差异性的地理单元造就了独有的民族地理生存单元。中华民族的各民族在相对封闭和独立生存的地理区域内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保持了相对的封闭性和稳定性,物质需求和商贸往来又由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使得各民族主体之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共生关系。[24 ]

荒漠、森林、山川、江河、湖海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立体复合的生产空间,丰富多彩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多元差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特别是围绕着生产技术、劳动方式、生计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组织形态与结构等,系列经济生存和经济生产差异显著。[25 ]总体来看,在经济生产方式上,中华大地疆域中形成了不同地理疆域条件下的几个差异较大的板块,在西北、北方形成大漠游牧文明板块,在东部平原形成泛中原农耕文明板块,在东北平原形成渔猎、耕牧文明板块,在西南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形成雪域牧耕文明板块,在东部及南部形成海洋海上文明板块。[26 ]

在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自然条件下,各民族在以经济生产方式的不同差异上逐渐形成不同的文明,不同板块之间的经济生产方式有着较大差别,发展的历史演进阶段也有前后,各以不同的发展线路进行演进。在多民族互嵌的经济依存格局中,多民族以自身地理条件、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为区域的生产相对封闭,而事实又相互依存、相互嵌入,各个相对封闭的经济生产单位无法脱离他者而独存,彼此又相互影响。在各个地理单元范围内,多民族的经济生产或相互重叠,或彼此交叉,或局部游离,同时各种经济生产相互撞击、彼此交流、渐次统合, [26 ]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经济生产方式依存的多元性。

(三)互嵌型格局的文化共生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民族“多元”的本质区别在文化,民族“多元”性又相互共生,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一体”,“多元”文化共生在“一体”中,“多元”文化也凝结在“一体”中。人类群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 [27 ]99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便是多民族文化主体来源。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加工改造的结果,其中深深蕴含着各民族文化积淀,在自然空间之中形成文化空间。[25 ]多民族文化是纷繁复杂的物质和精神的有机组合体,与特定民族发生关系的外部生存环境,已经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系统化的特有生存空间,这样的生存空间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文化的产物,它已经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成为该民族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8 ]

相应地,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形成不同文化,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因此,文化是对特定自然环境适应而生成,文化区域也相应地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吻合。[17 ]当然,在相似的地理区域范围内也存在着各种不同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也可能存在相似自然环境之中,多民族互嵌的地理、经济格局就营运出互嵌型的文化共生格局。中华民族除汉族文化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始终与“文化内核”的汉族文化有着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互相支持的内在机制,在不断的交流交往融合中,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各文化有着强烈“文化自觉”,既“多元统一”又“和而不同”。[29 ]329文化内涵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所繁衍生息的互嵌型地理疆域相吻合,受到半封闭、半包围整体地理空间的内向型、向心型塑造,由自然环境导致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不断形成互相依存、优长互补的族际间关系,正是在这种“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30 ]42的“多元”“共生”的格局下不断演进至今。

以地理空间为基本依托,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表现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不平衡发展,又呈现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文化内向汇聚和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 [23 ]这种文化互嵌共生格局对中国民族关系、中华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结构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论四个全面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比较的视野:反思功能主义传播观的三个预设
乡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哪些难题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镜鉴与反思: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及其困境
我的女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