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应该是直指人心

2018-06-13 09:10
妇女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艺片范儿人心

·许多人都会自觉“缺爱”,但有时,他们其实是缺了“感受爱的能力”。

就好像,抱怨糖不甜,也许是自己的味蕾坏了。

这样的人,常常怪责家庭社会:

都是你们给我的爱不够、太不够了,尤其喜欢怪原生家庭。

可能恰恰相反,是得到的爱太多,于是极大地提爱了阈值。

怎么爱他们,他们也不感动不感激不觉得。

·与朋友谈到了痛苦、烦燥、沮丧、郁闷……当这些情绪来袭时,怎么办?

对领导客户仍要陪笑,和家人宁愿打断牙齿肚里吞,不想他们担心。

能对小孩大吼大叫吗?事后的内疚感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疯狂购物?家里衣物鞋子已经堆积如山。

我叹口气,推荐我的良方:我去亚马逊买一毛钱一本的电子书。

文艺片,应该是直指人心

朋友问我:《念念》上演,你看不看?文艺片,很适合你——大概是因为他觉得我时常穿棉麻、森系、宽袍大袖,很文艺范儿吧。其实,那只是用来遮我的大肚腩的。

但我得坦白招认:我上次在电影院看文艺片,已经是有年头的事了。原因有二:

上有老下有小,出门看电影就是图个乐儿,动不动就万艳同悲的文艺片,十分不利于普天同庆的家庭气氛;

其次,好莱坞范儿的大片,向上得让人生厌,无论打成什么样儿,最后都会回归到家庭、亲情、正义等主旋律上。文艺片就难讲了,有时候太残酷,有时候又太古怪。比如有一次,我带孩子去看一部泰国产的动画片,心想也许能够不落俗套,结果——出来后,姥姥问她:“好看吗?”她说:“哭了两次。”姥姥诧异地说:“这么感人?”“不是,第一次是吓哭的。”

即使如此,我却还是认为观众需要文艺片,大片是看故事的,看喧闹的身外事,看打打杀杀,看花团锦簇,观众看着,不由得热血沸腾,光天化日真的做了一个好好的白日梦;而文艺片,看的就是人心,而人心是多么神秘、美好又可怕的地方,看卑微的暗恋,看扭曲的灵魂,看那些你也有但从来不敢承认的黑暗面,在黑漆漆的电影院,走了一趟灵魂之旅。

还记得多年前我与朋友看《我们俩》,一个女孩子因为租房,与房东老太太朴素的相处,片子淡得没有故事可言,老太太的孤单倔强却像扎在眼里的钉子,取不出来。她说了一句经典名言:“沉不住气、憋不出屁。”我一出影院,立刻拿小本抄下来。当时看得其实不太耐烦,到后来过了几年,又在电视上看了一遍,大概年纪大了些,开始唏嘘。文艺片在这里,是一种静,一种等待。

但我实在不太喜欢《白日焰火》,一开场就是床戏——也不给个提示,万一我是不幸带着老小观影的呢?之后情节就莫名其妙展现了,每个动作、每个小噱头都是象征,桂伦镁在树下埋骨灰盒,杀人要用冰鞋,更不用说最后放的焰火了,每个细节都像等待电影学院的学生拿它来写论文的。身边的男孩说:“不如换一个看。这是文艺片。”文艺片在这里,大概就是指:沉闷、缓慢、不太能理解。

《万箭穿心》我就不说喜不喜欢了,是一个武汉女人一生的悲情故事。我是武汉人,周围这种能干、强势、勤扒苦作、得理不让人而最后四面八方讨不到好的嫂子,要多少有多少,看到银幕上活生生的她们,压抑至极。全无救赎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希望可言。是的,它也是文艺片,它直面人生,不掩饰不矫情。

所以,是不是文艺片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好看,是打到观众的痛处、刺到观众的痒处。但如果有时候,无关痛痒,那可能是创作者的痛点与我们不同,也可能是我们皮太厚……

成熟就是在心理上与父母平起平坐

我渐渐领悟:成长必须有个“弑父弑母”的过程。

起先,认为父母是神明,他们无所不能,無所不通,他们是孩子的一切及指路明路。孩子对他们不是信任是信仰。

渐渐地,发现他们是有缺陷的神,开始一点点失望。

青春期前后,孩子们痛恨父母身上一切的“非神”性——你为什么不理解我?你为什么素质低?你为什么不是一个忠贞的丈夫/妻子?你为什么不求上进?仍然用神的标准衡量父母,又因为父母绝对不可能是神,痛苦不堪。

一定要越过这个阶段,开始明白:

父母只是普通人,会软弱,会懒惰,会愚蠢,会有自己的私心杂念——正如你,也正如我。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里有杂质,接受,孩子对他们的爱也未必那么纯净。

父母子女各有各的世界,谁也不必是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然更不应该是唯一。

唯有在心理上与父母平起平坐,才能真正成熟。

编辑/豆角

猜你喜欢
文艺片范儿人心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愿得一人心
当代文艺片的灰色诱惑与艺术表达
2018年,如何穿出范儿?
抓准风格 古着穿出范儿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反腐”过后人心能否维稳?
于兰蒙特利尔获奖
打动人心的琐碎
黄皮肤也能穿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