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法改进研究
——以水文站网规划建设为例

2018-06-14 05:42唐雷彬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水文站逻辑框架

唐雷彬

(辽宁省水文局,辽宁 沈阳 110003)

建设项目后评价(Post Project Evaluation)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规划目的、立项过程、执行过程、运行效益与影响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与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项目后评价基础理论是系统工程和反馈控制理论。国际通行的后评价方法有统计预测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法、效益分析法等。逻辑框架法因覆盖项目全寿命周期、包含实施活动的全要素、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矩阵式逻辑结构关系,且融入了评价指标对比分析法,特别适合包含规划、立项、建设、运行的全寿命周期后评价。

文章对比分析逻辑框架法的两类功能性表格差异,对后评价逻辑框架法进行了改进,并以辽宁省武营子水文站进行实例分析,以期对水文站规划、建设总结经验教训。

1 逻辑框架法

1.1 后评价逻辑框架表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1970年由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发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价方法。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援助组织改进后用于资助项目后评价。目前逻辑框架法可应用于项目策划、设计、风险分析、实施检查、后评价和可持续分析等。

蒋翠清等人对后评价逻辑框架的“垂直逻辑”和“水平逻辑”进行了分析,如图1、图2所示。图1中“垂直逻辑”由下到上逐级递进,形成后评价结论后又逐级反馈(虚线)。图2的水平逻辑从左到右有2个递进的逻辑关系,第1个逻辑关系由客观验证的指标分析原因,第2个逻辑关系是由原因分析和假设条件分析项目可持续性。

图1 垂直逻辑因果关系图

图2 水平逻辑关系图

基于后评价的逻辑框架表,“水平逻辑”主要由验证指标、原因分析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构成。验证指标由原定指标、实现指标和两者之间差异组成,原因分析包含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具体见表1(不含带*列内容)。

表1 项目后评估的逻辑框架表

表2 基于策划、设计的逻辑框架表

1.2 策划与设计逻辑框架表

除了后评价逻辑框架表,基于策划、设计的逻辑框架表包含项目实施活动的全部要素,按宏观目标、项目目的、项目产出和项目投入4个层次归纳建设项目的“垂直逻辑”关系;按实证指标、验证方法和假定条件构造建设项目的“水平逻辑”关系[1];形成4×3的逻辑框架表,见表2。

2 逻辑框架法改进

2.1 “两表”联合分析

基于策划、设计的逻辑框架表(表2),以因果关系为核心,项目不同层次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推导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内部逻辑关系),各层次的外部假设条件是其本身的充分条件(外部逻辑关系)。把项目的层次目标(必要条件)和项目的外部假设条件(充分条件)结合起来,目标实现的充要条件对项目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对比分析,所以文章把表2作为后评价的基础表,与表1一起使用形成“两表”联合分析。

2.2 后评价逻辑框架表增项

项目后评价表1原因分析中,基于假设条件作为项目成功的充分条件,增加“与假设条件的差别”1列,形成“验证对比指标”与“原因分析”的对应。在“可持续分析”中,根据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增加1列“绩效评价”,分析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效果和影响,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可持续分析的依据,其中带*列为新增列。

2.3 表格填写规范化

综合分析参考文献[1]、[8],表2中“重要假设条件”列和表1中“外部条件”列和“可持续性”列的相同位置填写内容不同。差异的原因是项目相邻层次之间关系或条件的填写位置,文章统一规定项目投入层填写原始条件,其他层次逐级填写。

新增“绩效评价”列填写,投入经济性,填写投资的必要性、技术经济可行性;产出效率,填写投资的管理能力;目的效果,填写产出的运行、维护能力;目标影响,填写目的的广度、深度和持续性。

3 应用实例

3.1 项目概况

武营子水文站是中小河流一期水文站网规划建设站,批复投资190万元、工期120天。该站是鸭绿江支流大沙河的控制站,流域面积223km2,站址位于丹东市金山镇,离入江口25km。主要土建工程有站房60m2、护坡240m2、挡墙36m3、比降观测道路200m2、水位渗井等;主要仪器设备有遥测雨量计、遥测气泡水位计、桥测车等。

3.2 分析结果

根据改进的逻辑框架法采用“两表”联合分析,其中实证指根据参考文献[1]、[11]梳理及专家访谈确定,具体见表3、表4。

“验证对比指标”分析总体结论为投入受控、产出有变、目的一致、目标扩展。投入受控主要指标是投资超支3%,工期延长12.5%;产出有变主要是流速缆道改为桥测车,水文站房的房址、结构、面积都变更;目的一致是全部完成立项批复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雨量、水位、流量信息收集,水雨情传输报讯及水资源评价计算;目标拓展是指除防汛抗旱和水资源开发保护外,还增加流域“三条红线”达标评价及生态评价。

表3 基于设计、计划的逻辑框架表

“原因分析”总体结论是宏观目标外部原因为主,项目目的内部原因为主,投入与产出内外因综合作用。投入受控的内因是“三制”管理、总量控制、规范变更,外因是法律环境;产出有变的内因是目的明确、方案比选,外因是环境制约;目的一致的内因是规范运行维护;目标拓展外因是社会倒逼需求。

“可持续性”总体结论是项目投入规划能力提高、但变更太多,项目产出管理能力提高、能因地制宜解决特殊性问题,项目目的运维能力提高、宏观目标集成能力提高。

3.3 改进效果

增加“与假设条件的差别”,由表4分析表明①投入方面:冬季临近促使施工方赶工是控制工期的倒逼机制,概算总额控制对变更方案比选起决定性作用。②产出方面:水文设施与周围环境协调是引起变更的又一主要因素。③目标方面:流域其他新建水文设施资料集成,对拓展水文服务领域开辟广阔空间。“双表”联合及增加“与假设条件的差别”,能更深入地把握问题,发现本质原因。

增加“绩效评价”,其中投入、产出以定量指标为主,目的与目标以定性指标为主。投资190万元(95%,根据《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新建水文站、巡测基地典型设计》中同类水文站投资额201计算所得)、工期120天,投资技术经济合理;投资增加3%、进度延长12.5%,说明产出效率高,但变更率53%(按投资金额计算)说明变更太多。绩效定量、定性评价对可持续性分析提供了客观依据。

4 结论

(1)逻辑框架法覆盖项目全寿命周期、包含实施活动的全要素;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矩阵式逻辑结构关系;项目目标、目的、产出和投入4个层次构成“垂直逻辑”关系,实证指标、验证方法和假定条件构成“水平逻辑”关系;特别适合包含规划、立项、建设、运行的全寿命周期后评价。

表4 项目后评估的逻辑框架表

(2)改进后评价逻辑框架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把基于策划的逻辑框架表与基于后评价的逻辑框架表一起使用,形成“两表”联合;同时在后评价逻辑框架表中增加“与假设条件的差别”和“绩效评价”列;并规范项目相邻层次之间关系或条件的填写位置、统一投入层填写原始条件。

(3)实例应用表明武营水文站规划建设过程中投入受控、产出有变、目的一致、目标扩展。原因分析表明宏观目标外部原因为主,项目目的内部原因为主,投入与产出内外因综合作用。改站建设、运行项目投入规划能力提高,但变更太多;项目产出管理能力提高,能因地制宜解决特殊性问题;项目目的运维能力、宏观目标集成能力提高,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4)改进后的评价逻辑框架表新增“与假设条件的差别”列能更深入地把握问题,发现本质原因。投入方面对比发现概算总额控制对变更方案比选起决定性作用。产出方面水文设施与周围环境协调是引起变更的又一主要因素。目标方面流域其他新建水文设施资料集成对拓展水文服务领域开辟广阔空间。增加的“绩效评价”列通过定量、定性评价项目绩效为可持续性分析提供了客观依据。实例分析表明改进后逻辑框架法更具操作性、更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原因。但逻辑框架法是定性的后评价方法,如需定量分析,还需要开发利用其他方法。

[1] 蒋翠清, 李华好.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工程监理项目后评估[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2): 248- 252.

[2] 赵东汉. 使用后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特点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797- 802.

[3] 肖宜, 邵东国, 张华兴. 基于灰关联投影法的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J]. 人民黄河, 2013(04): 74- 77.

[4] 邓建伟, 金彦兆, 胡想全.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区域水利发展规划后评价中的应用[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10): 99- 101, 167.

[5] 陈守煜, 李庆国. 多指标半结构性模糊评价法在水利工程后评价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 2004(04): 27- 32.

[6] 廖彬超, 薛佳伟. 以对标分析法构建医院建筑综合后评价综合指标[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1273- 1276.

[7] 郑和祥, 李和平, 郭克贞, 等. 基于信息熵和模糊物元模型的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J]. 水利学报, 2013(S1): 57- 65.

[8] 罗时朋, 张松.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水电工程社会影响后评价[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15): 69- 72.

[9] 唐小娟, 李元红, 刘佳莉. 运行逻辑框架法进行节水灌溉工程的目标与可持续性后评价[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05): 146- 149.

[10] 水利部水文局.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专题[DB/OL]. http: //www. mwr. gov. cn/ztpd/2011ztbd/zxhlswxtjs.

[11] 徐晓明. 移民安置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探讨[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9(02): 11- 13.

猜你喜欢
水文站逻辑框架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框架
逻辑
创新的逻辑
金沙江坝下水文站中泓浮标系数稳定性分析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析
水文站缺测资料插补展延实例分析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