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术后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2018-06-14 08:19张威冯俊岩林海吴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鼻咽癌康复训练心理

张威,冯俊岩,林海,吴楠

空军航空大学保障部门诊部,吉林长春 130022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鼻咽癌属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因此首选放疗[1]。但放疗后极易引起吞咽、张口困难等并发症。此外,放射治疗后,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目前,分别有研究证实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可影响患者预后[2],但尚无研究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明确鼻咽癌术后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可优化现行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选自该部鼻咽癌放疗术后的患者29例,平均年龄(34.6±4.9)岁。

1.1 纳入标准

①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鼻咽癌;②排除口腔、颞颌关节疾病等原因造成的张口困难;③选择根治性放疗;④无内外科急症及慢性合并症;⑤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患者分组

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根治性放疗基础上,A组常规护理,B组早期康复训练,C组早期康复训练并进行心理干预。

1.3 方法

放射疗法:放疗方案采用直线加速器 6 MV X线。面颈联合野照射,剂量达36~40 Gy后缩野,注意避开脑干、脊髓等部位。耳前野、鼻前野、耳后野加量放疗,追加总剂量70~76 Gy。颈部预防照射剂量50Gy,治疗剂量为66~70 Gy,5次/周。所有患者放疗时间为1~4年。(1)早期康复训练:放疗第1天后开始训练。①功能性恢复训练:指导患者自主张口至最大范围,并保持3~5 s后放松闭合,闭合后下颌左右运动;②咀嚼功能训练:患者保持合适吞咽体位,训练前期指导患者咬合压舌板,后期选择适宜食物训练吞咽功能;③舌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做舌前伸后缩、左右运动,每日数次。(2)心理干预:放疗第1天后开始进行干预,具体包括:①认知疗法:治疗时讲解鼻咽癌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预后、并发症等,消除患者疑虑,强调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控制不良情绪的重要性,以解除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其负面情绪;②精神支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暗示、疏导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精神支持;③松弛训练:指导患者采用站位或坐位,配合音乐,在干预者的指导下,放松全身肌肉并与呼吸相配合;④心理疏导:倾听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并予以疏导,并鼓励患者建立积极的思想情绪。

1.4 评定

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分。心理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为阳性。康复训练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进行效果评价。VFSS分值越低吞咽功能越差。WST为Ⅰ~Ⅲ级。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组別患者伤口痊愈及术后恢复程度有所不同。VFSS、WST评分提示吞咽功能恢复程度;SDS、SAS评分提示抑郁与焦虑程度。A组患者放疗后VFSS为(5.49±0.83)分、WST 为Ⅱ级、SDS 为(51.65±6.13)分(p>0.05)、SAS 为 (49.67±7.32)分(p>0.05);B 组患者VFSS 为(8.26±1.02)分、WST 为Ⅰ~Ⅱ级、SDS 为(43.74±5.85)分、SAS 为(41.69±4.50)分 ;C 组患者 VFSS 为(10.31±1.83)分、WST 为Ⅰ级、SDS 为(39.93±6.52)分、SAS为(36.34±9.42)分。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并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见表1。

在放疗基础上,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预后效果要优于单纯放疗,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联用效果要优于单纯进行康复训练。

3 讨论

鼻咽癌首选放疗,但放疗后极易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此外,患者常易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明确鼻咽癌术后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提示:在放疗基础上,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预后效果要优于单纯放疗,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联用效果要优于单纯进行康复训练。

表1 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VFSS、WST、SDS、SAS评分比较(±s)

表1 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VFSS、WST、SDS、SAS评分比较(±s)

评分 时间A(n=9)B(n=10) C(n=10)VFSS WST SDS SA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69±0.56 5.49±0.83Ⅲ级Ⅱ级59.52±6.61 51.65±6.13 54.51±7.49 49.67±7.32 2.73±0.62 8.26±1.02Ⅲ级Ⅰ~Ⅱ级58.36±5.93 43.74±5.85 53.67±6.43 41.69±4.50 2.61±0.52 10.31±1.83Ⅲ级Ⅰ级60.32±5.84 39.93±6.52 53.87±6.89 36.34±9.42

鼻咽癌多发生于鼻咽部咽隐窝及顶后壁,由于其位置特殊,故放疗后极易引起并发症。该研究对放疗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制定吞咽功能恢复训练,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预后效果要优于单纯放疗,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得出,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联用效果要优于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会产生不良情绪,从该研究SDS与SAS评分结果中可得,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病情恢复。事实上,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应该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治疗、康复、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治疗,这需要未来的医疗工作者继续努力。

[1]衣玉丽,贾书磊,刘宇,等.系统康复训练对50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32):3945-3946.

[2]王晔,黄慧琴.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主要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的作用分析[J].当代护士,2009(4):59-60.

猜你喜欢
鼻咽癌康复训练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心理感受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