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8-06-14 05:55陈万儒刘东风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昌都旅游业旅游

陈万儒 刘东风

昌都市旅游资源众多,发展旅游业,可实现其旅游业快速发展。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昌都市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言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部,地处横断山脉的南段,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上游,北与青海省交界,东南与云南省接壤,东与四川相连,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居住着藏、汉、回、蒙、纳西、珞巴等28个民族,截至2015年底,拉萨市总人口90.25万人。昌都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藏东明珠”之美誉,是华夏历史的发祥地之一,是西藏的东大门、康巴腹心之地,也是中国西南香格里拉旅游生态区和茶马古道文化区域,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一、分析模型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家安德鲁斯教授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法由两个部分四个组合,本文应用SWOT模型分析法,主要是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藏昌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发展策略,为今后昌都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理论指导和决策建议。

二、昌都市旅游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山水是昌都最主要的自然景观,因处三江中上游,形成了众多风光旖旎的自然景区,现已开发利用的自然景区有八宿的来古冰川、然乌湖、多拉神山、仁措湖,丁青的布托湖,卡若区的谷布神山等等。其中,来古冰川和然乌湖最为盛名。

2.文化博大精深

昌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1978年在昌都卡若发现了新石器晚期遗址,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1986年又发现了小恩达遗址。这两处原始文化遗址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原始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具有极高的考古和文化价值。

3.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

经过长期建设发展,昌都市旅游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其在撤地建市的背景下旅游业创造了条件。2017年昌都市全年计划接待区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5.9%。尤其是昌都市旅游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提高了昌都旅游服务质量,提供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个载体,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昌都旅游业发展。

4.区位优势突出

昌都地理位置独特,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與川、青、滇交界,自古以来就是进藏的必经之地,处于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古代“茶马古道”穿过昌都,现在川藏、滇藏公路穿越全境。以昌都为中心,半径1 000千米,向东到成都、重庆,向西到拉萨,向南到昆明,向北到西宁。是西藏东进西出、南接北往的联接点,是西藏与内地文化物流的中心。现在正在规划建设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在交通条件的发展改善中,昌都将会成为藏东交通枢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会更加明显,这会为昌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二)劣势

1.现有旅游资源中深层开发产品较少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以及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持,近些年来,昌都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全市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旅游经济收益也较好,但由于当地思想观念和对短期效益的追逐,在旅游产品开发上缺乏当地的康巴民族特色。对康巴文化的内涵等文化元素吸收较少,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不足,还有就是对全市旅游产品开发的品味、层次和深度不足。

2.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单一,精品少

从整体上看,除了来古冰川、然乌湖、曲孜卡温泉等景点比较有知名度,其他旅游产品开发基本在低层次的阶段,甚至有些人文景观还处于保护研究的状态,许多旅游资源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旅游观光层面,甚至许多的资源都处于保护研究状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3.旅游从业者素质较低,总体服务水平欠缺

昌都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相对西部同类地市来说,旅游业发展较快。但旅游从业者专业素质低,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没有形成层次梯度人才队伍,致使经营管理者经验不足。

(三)机会

1.昌都市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

昌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作为特色产业,旅游业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客源和资本来源。全域旅游发展给昌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如何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当地旅游业,成为现在昌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抓住这次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结合市场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

2.品牌发展战略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昌都旅游发展,市旅游局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打造四大品牌、突出两大特色、依托两大走廊和三条主线,重点建设三大精品旅游区,实现一个转变”的总体发展思路。昌都积极培育“三江”流域、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红色旅游四大旅游品牌。

3.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通过积极争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开展重点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的实施。现已完成昌都市区到邦达机场的道路改造,更加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四)威胁

1.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欠佳

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旅游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其他行业的支撑,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方面必须形成规模,但昌都市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不足,尤其是娱乐设施很滞后。

2.离中心城市远

昌都市地处青藏高原,通达性差区位可进性不足。虽然是川藏、滇藏的节点城市,但与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相距较远,境内的交通特别不便捷,远离客源市场。

3.游客的旅游需求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民收入的提升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现在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大部分游客改变以往的旅游方式,传统的旅游方式将会消失,现在人民非常注重实质性内容的旅游产品,对旅游环境、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

三、结论

SWOT分析表明,昌都市发展旅游既有自身的优势,又存在客观的劣势,是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为了把昌都建设成藏东旅游名城,应抓住这次全域旅游的这个历史机遇,多措并举。

一是加快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推进开发力度,紧紧围绕政府培育的四大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着力打造知名旅游产品。沿着川藏线打造中国乃至世界最美景观大道,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旅游市场管理。

二加大昌都旅游对外宣传力度。通过拍摄旅游宣传专题片、在周边地区和援藏省市的公共场所投放昌都地区旅游广告,在宾馆饭店、公路沿线投放宣传资料,在昌都旅游信息网上植入昌都旅游攻略,购买和优化昌都市旅游网站关键词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排名,购买昌都市旅游网站在各大网络平台的推广和链接等方式,增强昌都旅游宣传实效。

三是完善配套基础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加大道路改建维修力度,保持旅游路线随时畅通。建设景区服务中心、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标示牌等旅游配套设施,开展专门检查,督促落实管护制度。

四是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主动服务,培育壮大旅游市场,指导旅游企业和旅游业从业者提高水平,拓展旅游产品,拓宽旅游市场。进一步提升昌都市旅游接待能力和扩大客源范围,通过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打造和树立昌都市旅游品牌,拓展昌都市旅游客源市场,让旅游业成为昌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1.中共昌都市委党校;

2.昌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猜你喜欢
昌都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论昌都“卓舞”音乐特征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昌都市灌溉地麦类作物增产栽培技术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旅游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中国人民解放军昌都警备区第九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