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中的应用

2018-06-15 06:55虞嘉康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

虞嘉康

【摘要】目的:探讨c一反应蛋白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160例出现发热症状患者,使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血清CRP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仔细记录。结果:被诊断为感染性发热的患者共103例,占比为64.38%,被确诊为非感染性发热的患者共57例,占比为35.62%,并且感染性发热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结论:C-反应蛋白对于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C-反应蛋白;鉴别作用

发热是指中心躯体温度高于体温正常的日波动范围,通常认为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时即可称为发热。发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引发发热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感染与非感染等[1]。当患者发生发热症状时,其血清CRP含量将会不断的升高,因此为有效的检测该症状,则需要对患者的CRP进行检测,同时能够有效的鉴别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症状[2]。本文将重点探讨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160例出现发热症状患者,男89例,女5l例,年龄为28-49岁,平均年龄为(38.5±4.9)岁,发热时间为2d至1个月,平均发热时间为(16.2±0.3)d。

纳入标准:①发热均为首发症状;②患者的体温均位于38-41oC;③入院前未接受过降低血清CRP浓度的治疗方式。

排除标准:①发热的主要因素同时涉及感染与非感染因素:②入院前接受过影响血清CRP浓度的治疗方式。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此次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此实验经伦理委员同意。使用处理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检测

患者入院后,医生告知患者隔天晨起空腹,抽取患者5ml静脉血,以对患者的血常规与尿常规进行检测,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肝脾肾B超、相关影像学检查等检测。

1.2.2 检测血清CRP方法

选用BECKMAN COULTERAU580G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血清CRP进行检测,若患者的血清CRP值超过8mg/L,则说明患者患有发热症状。

1.3 观察指标

患者血清CRP浓度与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鉴别,标准如下:若患者的血液、骨髓、痰液等微生物培养呈现阳性,或经B超、CT扫描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检测出患者存在感染性病变,则说明為感染性发热;若检测结果表明患者存在血液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则说明为非感染性发热。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检测结果

经检测得知,共有103例患者为感染性,占比为64.38%:共有57例患者为非感染性,占比为35.62%: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浓度与异常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引发该症状的主要因素包括感染与非感染等两种主要因素,若想有效的进行区分,则需要对患者的血清CRP进行检测[3]。

当患者发生疾病时,其血清CRP浓度将会升高,是一种人类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对诸多疾病的急性感染期而言,血清CRP浓度将会极剧的升高,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其半衰期为19h,经过相关的治疗后,其浓度将会逐渐恢复正常州。血清CRP也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不断的提升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并刺激淋巴细胞的活性,对细菌感染产生较大反应。病毒并非直接与CRP进行结合,而使在其发展过程中为CRP提供附着点,并且通过IL-26将信息传递至肝脏,进而刺激肝脏合成CRP。正是基于此种特性,使得CRP成为衡量疾病急性期的重要标准,并且血清CRP将不会受到患者年龄、高球蛋白血症等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有效的区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的重要标准。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患者的血清CRP进行检测,共测得103例患者为感染性发热,其CRP值超过8mg/L,此结果与陈南晖[5]等人的关于C-反应蛋白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价值的研究结果相似,主要原因在于血清CRP有效的反应出患者的感染炎症情况,因而有效的做出了区分。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中具有显著作用,不仅能够检测出患者的患病类型,同时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异常情况的存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可靠的检测结果,可作为为检测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首选方式。由于本次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除此之外,临床医师需要不断加强研究,以便研制出更加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而能够为患者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唐善浩,裴仁治,马俊霞等.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浙江医学,2014,36(23):1930-1932.

[2]高然,颜晓菁,于锦香等.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04):249-252.

[3]钟光华,康萍.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鉴别肺癌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8):73-75.

[4]罗诚武,李深根,吴彩霞等.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发热儿童早期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4):116-118.

[5]陈南晖,张仕萍,彭红.C-反应蛋白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1):1722-1724.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hs—CRP与NT—proBNP联合测定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疗的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脓毒血症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慢性盆腔炎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对左室肥厚的预测意义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肺部感染病原体鉴别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