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6-17 15:26叶小梅李敏文庞琼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肠蠕动穴位注射腹部手术

叶小梅 李敏文 庞琼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除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还加用穴位注射联合艾灸的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治疗可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肠蠕动的尽早恢复。

[关键词]穴位注射;艾灸;腹部手术;肠蠕动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4(b)-0195-03

Effects of acupoint injection and moxibustion in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peristalsis recovery

YE Xiao-mei1 LI Min-wen2 PANG Qiong2

1.Operating Room,Yunf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Yunfu 527300,China;2.NO.2 word,Department of Surgical,Yunf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Yunfu 527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cupoint injection and moxibustion in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peristalsis recovery.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underwent abdomin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46) and control group(n=44).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oint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in addition to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The curative effect,recovery time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and first anal exhaust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recovery time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and the first anal exhaust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s The acupoint injection and moxibustion in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peristalsis recovery.

[Key words]Acupoint injection;Moxibustion;Abdominal surgery;Intestinal peristalsis

腹部手術后患者由于腹部手术创伤、原有腹部疾病、麻醉等因素,处于胃肠功能抑制状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恢复延迟。术后胃肠功能失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肛门迟迟不能自主排气,可能导致腹胀、膈肌上抬,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因此胃肠功能恢复越快越有利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及机体功能的恢复。目前,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促进胃肠蠕动药物、胃肠起搏器、早期肠内营养、早期锻炼等方式。不少学者发现,中医药在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及特色,采用中药内服[1]、中药灌肠[2]、药熨[3]、针灸[4]及穴位治疗[5]等中医干预方法应用于围术期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学者发现使用穴位注射联合艾灸的中医治疗方法可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的时间,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6]。本研究旨在探讨穴位注射维D-2果糖酸钙及维生素B12混合药液,并联合艾灸治疗,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中,年龄16~86岁,平均(50.59±19.41)岁;阑尾炎25例,腹股沟疝11例,肠梗阻7例,胃穿孔3 例。对照组中,年龄16~82岁,平均(49.23±18.34)岁;阑尾炎23例,腹股沟疝8例,肠梗阻8例,胃穿孔5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6岁,<90岁;②神志清醒,语言表达能力正常;③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接受穴位注射及艾灸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系统疾病;②不能耐受穴位注射或艾灸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措施。术后禁食禁饮,常规补液、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常规情志护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行胃肠减压、抗炎治疗,重症患者可行全胃肠外营养。

1.2.2观察组 除采用对照组的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外,还加用穴位注射联合艾灸的中医护理方式。

1.2.2.1穴位注射 用注射器抽取维D-2果糖酸钙及维生素B12混合药液共1~2 ml,取穴双足三里,常规消毒后将抽有药液的注射器垂直刺入穴位后实施提插捻转法,患者出现得气感(酸、麻、胀)后回抽无血,即将药物注入,每侧穴位0.5~1 ml。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术后连续应用3 d,每天早晚各1次。

1.2.2.2 艾灸 受试者取仰卧位,暴露俞穴部位皮肤,选择中脘、神阙、气海3穴。将艾条一端点燃,置于距离穴位2~4 cm的高度进行熏灸,以局部稍灼热红晕为度。每穴约灸5~7 min。操作过程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和保暖,防止烫伤、着凉、发生火灾等。术后连续应用3 d,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5~20 min。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①有效:术后48 h内肠鸣音恢复正常,有肛门排气;②好转:术后48 h内有腸鸣音但无肛门排气;③无效:术后h内无肠鸣音亦无肛门排气[7]。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例数×100%。

1.3.2 肠蠕动恢复时间 术后6 h起,每2 h检查肠鸣音1次,直至肠蠕动恢复。以听诊发现肠鸣音在3次/min或以上确定为肠蠕动恢复。记录肠蠕动恢复时间。

1.3.3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最早时间为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根据数据资料及设计类型选择统计检验方式。疗效评定采用R×C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比较(h,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腹部术后需要早期恢复肠蠕动等胃肠功能

腹部疾病的刺激、术中麻醉、手术创伤均可导致脏腑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出现气血不畅、脾胃不和。同时由于失血,患者极易出现气血亏虚、胃肠功能失濡养而导致恢复迟缓[8]。如果术后胃肠功能失调,肛门迟迟不能自主排气,可能导致腹胀、膈肌上抬,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而腹部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有助于肠道血流量的增加及伤口周围新生血管的形成, 促进创面的愈合及肠道内容物的及时排出,降低肠粘连发生率[6]。

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西医治疗主要通过口服或静脉使用促进胃肠蠕动药物、胃肠起搏器、早期肠内营养、早期锻炼等方式。而中医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说法。机体胃肠功能要恢复,需六腑通畅,积聚于胃肠的糟粕通降下行。可以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灌肠、药熨、针灸及穴位治疗等中医治疗方法,可有一定的疗效。黄宝安[1]使用小承气汤起到提高胃肠道神经和平滑肌兴奋性、促进肠蠕动的效应。杨利群等[2]用莱菔子承气汤进行灌肠可达到恢复肠动力的效果。仉玮等[3]采用吴茱萸腹部热熨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王士源[4]认为热针“脐中四边”穴有利于减轻腹部术后患者腹胀程度,提前排气、排便,促进胃肠功能紊乱早期恢复。冯伟嫦等[5]使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促进大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郭丽霞[6]通过对3组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对比研究发现,艾灸和维生素B1穴位注射均可短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的时间,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而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结果显示,加用穴位注射及艾灸的中西医联合护理方式,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

猜你喜欢
肠蠕动穴位注射腹部手术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影响分析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足三里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