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为基础的早期教育研究

2018-06-18 10:00史志萍
好日子(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早期教育社区教育

史志萍

摘 要:从理论上讲,学前教育或幼儿教育并不等于幼儿园的机构教育,不等于单一模式的正规化幼儿园教育,而应纳入开放的社会体系中,将它置于社区乃至社会的大环境。社区幼儿园不应把自己仅仅看作一个单一模式的幼儿园,它应该更多的承担正真早期教育的重任,现今不可否认的是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过于薄弱。

关键词:早期教育;社区教育;社区幼儿园

一、基本概念和界定

(一)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上小学之前,针对每个儿童各方面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开发和潜能训练,以此提高其在智力、表达、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广义上的早期教育是指0到六岁儿童在入学前进行的身心教育;狭义上的早期教育则是指人从出生到三岁的早期学习。

(二)社区教育

1.社区教育指“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2.全国社区教育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以一所学校为中心,连结所在社区的部分工厂、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

第二类是“以社区为中心,由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牵头,社区教育机构等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组建的。”

第三类是“以工业区或农业县为地域界限的社区教育,旨在加强企业、农村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和社区文化建设。”

二、以社会为基础的早期教育的价值和特点

(一)儿童早期教育的价值和作用

1.早期教育使儿童的学习效率提高

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智力发展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亦有研究表明幼儿在2至3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5岁则是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的最佳年龄。

2.早期教育可以激发人的潜在能力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亦是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据大脑发育和敏感期理论,生命最初的几年是人类对信息的处理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以社会为基础的早期教育的特点

1.社区教育有着更多的资源

儿童早期教育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包括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家庭、社会、幼儿园应该紧密结合。早期幼儿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幼儿园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能更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把幼儿早期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在一起。

2.社区、家庭、幼儿园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中:“家庭、幼儿园和社区这三项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任何教育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其中某单一因素所导致的,其解决也非某单一因素所能独自完成的。”在生物生态学理论中不难看出社区、家庭、幼儿园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三、幼儿园为社区儿童开展早期教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匮乏,师资力量流失

1.资金不足,教师资源流失

目前在国内幼师资源稀缺,导致市场降低了对幼师的质量要求,一些教师专业知识匮乏、极度没有责任感。大多数人表示“工资低”不愿意去做幼儿教师。

2.管理制度落后,教职工竞争意识不强

如今在大多數幼儿园中每一个教师拿着相同的工资,没有积极性。其实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对幼儿园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没有竞争意识,怠慢心理很容易产生。

(二)孤立现象严重

1.幼儿园与家庭联系薄弱

从理论上讲,学前教育或幼儿教育并不等于幼儿园的机构教育,不等于单一模式的正规化幼儿园教育,而应纳入开放的社会体系中,将它置于社区乃至社会的大环境。社区幼儿园不应把自己仅仅看作一个单一模式的幼儿园,它应该更多的承担真正早期教育的重任,现今不可否认的是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过于薄弱。

2.社区管理与幼儿园管理相脱节

当前社会中的大多数幼儿园都属于私立幼儿园,虽建立在社区附近,但与社区的管理者并没有太多联系。但事实上社区管理如果不与幼儿园管理联合在一起,会出现许多不便甚至安全事故。

四、幼儿园在社区早期教育中的服务改进措施

(一)服务途径与模式的改进构想

1.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

(1)幼儿早期教育应扩展到家庭与社区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发挥家庭的作用,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让父母成为孩子的老师是早期教育中的重要一步。

(2)在社区社会中,社区幼儿园应该更好地因地制宜,把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在一起,加强地方自主性立足实际,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不同的思维开发课程,能更高效利用周围环境,充分挖掘学习资源。

2.将幼儿园管理内容和实际工作进行结合

(1)结合实际制定规章制度,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按照幼儿园的实际管理状况,设计适应的管理工作内容。

(2)人性化管理能激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采取激励制度最大化教师的能力。

(二)其他保障措施

1.政府及各部门在资金、人力物力给予扶持

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于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相对属于弱势教育,因此政府的支持尤为关键。

①首先是人力物力方面,各地区政府、教育部门应密切合作,给予社区幼儿园支持,对幼儿园给予人力物力上的帮扶,帮助幼儿园突破困局。

②其次是资金方面,为改善师资力量不足、设施老化等问题,离不开政府在资金上的扶持。

2.以立法为保障提升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监督水平

政府对早教工作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政府的监督才能使幼儿教育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①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应加大对目前社会普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现象的惩罚力度。

②其次是设施物质方面,相关部门应对幼儿园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呼吁社会对幼儿院教育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张惠.0~3岁婴幼儿社区早教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12):48-52.

[2]曹桂莲.早期教育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设置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2):103-107.

[3]王声平.0—3岁婴幼儿社区早教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4(05):87-90.

[4]胡东琴,李云霞,庞婵娟.形成“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共育机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家庭与社区教育2017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幼儿教育,2017(Z6):95-96.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社区教育
早期教育机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与分析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