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2018-06-18 10:00朱晓松
好日子(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林木种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朱晓松

摘 要: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保障社会环境、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内容,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2018年造林面积达600万公顷以上,其对调节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林木种苗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林木种苗的要点,并结合需改进的地方,提出了通过林业钟面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林木种苗;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生态环境

引言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因素,林木种苗是营林、造林的主要手段,以最小的投入,谋求最大的回报。通过应用体系化、系统化的林木种苗方法,能够培养出结构优质、品质优良的林木,实现提高我国森林覆盖面积的目标。林业局部门应给予林木种苗高度的重视,做好林木种苗的基础工作,辅助先进的种植技术,促進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林木种苗重要性分析

林木种苗面对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通种苗培育的手段,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完善林业体系,优化林业资源的方式,能够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林木种苗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林业生态效益提升

从生态效益出发,首先,林业资源具有强大的水土平衡功能,能够避免水土流失的情况出现。通过林木种苗的培育,将其种植在适宜的区域,林业人员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提高苗木的生长率。我国林业覆盖率面积逐渐的提高,苗木生存率急速提升,水土流失状况将其,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逐渐的减少,这是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之一[1]。

其次,林木种苗培育工作,能够实现涵养水分,改善生态系统的目标,对于保护林业系统生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林木种苗通过结构性蓄水的手段,使自身的根系愈加的粗壮,水土保持良好。随着森林面积的逐渐提高,可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继而为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实际环境,这是林木种苗在林业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性体现。

最后,林木种苗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森林覆盖率,通过构建林业体系的方式,调节气候,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森林具有很强的气候调节能力,能够实现降低污染的目标,随着苗木的逐渐成长,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将会愈加明显,能够保持空气的清新度,阻挡灰尘的传播,实现改善林木周围环境的重要目标。

(二)林业经济效益保障

在林木种苗过程中,苗木的质量、成活率以及生长的环境均会对森林覆盖率产生影响。林木种苗在林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除了体现在生态效益上之外,在经济效益上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苗木培育、成长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使苗木能够在环境中具有很强的适宜性,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先进培育手段的方式,促进苗木的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林木种苗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林业体系也逐渐的完整,对于保障产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

通过生态效益分析,能够明确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种苗是最优质、最适应的苗木种植方法,也是提高我国目前提高森林覆盖率的主要手段,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关键。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在林木种苗体系完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源投入,技术投入等,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成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林木种苗中存在的问题

林木种苗在林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在培育、种植、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林木资源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无法满足林木种苗的客观需要,主要问题如下所示。

(一)林木种苗供求问题

我国加大了林木种苗的投入,并积极建设林木种苗项目。但在林木种植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其阻碍了林木的可持续建设。供求问题是指在林木种苗市场中,存在供求矛盾,区域性资源配置不合理。苗木生产能力逐渐增强,部分地区存在过剩问题,部分地区存在苗木缺失问题,致使苗木市场区域性不平衡,存在供求矛盾。此外,结构性不合理也是苗木种植存在的问题之一,林木种苗的品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市场衔接存在问题,信息尚未健全,致使林业持续发展效益降低。

(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在林木种苗项目中,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手段,能够提高林木的覆盖率与成活率。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林木种苗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发达国家科技转化率能够达到60%以上,但我国推广与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30%,科技生产率较低,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连接存在明显的问题。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在于科技推广不足,应用率较低,管理人员市场观念淡薄,无法形成市场的良性循环,重研究、轻推广的理念,对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3]。

(三)苗木品种竞争问题

林木种苗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结合具体的市场环境,应用适宜的林木品种。育苗、载苗的方法较多,若应用适宜性缺失,会严重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在区域性林木种苗过程中,很多苗木品种不适宜长途运输,苗木销售局限性较大,根系保水、保湿存在问题,致使苗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大范围面积出现病虫害。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门苗木市场竞争力缺失,阻碍了林业持续发展。

(四)种苗管理监督问题

林木种苗经历育苗、运输、种植、培育、管理等阶段,某个环节出现了失误,均会对林业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苗木质量与市场不相适应,引入混乱、滥繁现象严重,与市场适应性缺失,很多苗木品质在未经过质量检验之前,便流入到了市场之中,致使市场出现以次充好现象。苗木销售、运输人员对苗木的维护、管理存在偏差,苗木培育种植质量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植树造林的质量与效益,无法满足林业持续发展需要。

三、加强我国林木种苗的措施分析

结合我国现阶段林木种苗的现状,为保障林业发展可持续性,需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并结合综合性、系统性的方法,优化林木种苗的质量,使其能够与市场、环境相适应,进而提高我国林木覆盖面积,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

(一)突出林木种植重点,做好全面统筹规划

林木种苗需组织政府各部门,不仅仅是林业局的工作,各地区应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健全林木种苗管理体系,做好区域性、系统性的统筹规划工作,室林木能与环境相适宜,继而实现提高林木种植质量的目标。首先,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统筹规划管理中,科学调查市场环境、自然环境,选择适宜的林木重视,做好区域性的规划工作,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北方部分地区四季环境变化较大,冬季比较寒冷,某地区夏季气候比较干燥,灰尘较多。在林木种苗规划时,选择应用根系发达,叶片直径较大的蒙古栎林、辽东栎林,能够在干山区域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林木的生长效率。其次,在林木种植与管理中,统筹规划不仅仅在于提高林木种苗的环境适宜性,还需重视苗木资源的协调性,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主要工作是苗木管理与培育,技术资源是指技术研究的成果,政府部门应结合地区林业资源的发展状况与实际的环境情况,科学调配人才,为林木资源短缺的区域输送更多林业人才,能够在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针对市场中存在的苗木供求问题,林业部门应做好市场的调查工作,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调取以往林木数据资源,减少供大于求区域苗木供给数量,提高供小于求地区的苗木供应,促进苗木市场的供求平衡[4]。

(二)加强种苗科技研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优化苗木种植流程,提高林木种苗质量与成活率的重要保障。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问题,林业部门及科研部门仍需要加大科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林木种苗中的技术因素。首先,我国应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通过社会融资、政府拨款等方式,加大种苗的科技投入,研究新型育苗、移植技术。例如,我国新研究出的苗木抗旱技术、壮苗移栽技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提高了林木种苗的成活率。通过对新型技术研究,林木种苗的成活率、生长效率均会得到有效提升,我国应进一步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完善,研究新型技术。其次,有关部门应重视林木种植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新型技术宣传,为地区林木种苗人员提供传递先进的苗木种植理念,优化林木种苗设备。例如,某地区为提高科技转化成果,建设苗木种植基地,通过试验基地的开设,引导林木种植人员参观、学习,将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普及到林业种植之中。

(三)建立林木种苗规范,强化市场质量监督

在林木种苗过程中,林业持续发展需重视质量与规范性的统一,保障林木种植各项环节的规范性,依照相关的法律,满足具体的施工要求。首先,有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种植规范,保障各项操作科学性,能够依照法规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例如,某地区在规划植木造林时,建立个人责任制度、苗木管理制度,若在林木种苗过程中发现成活率较低、培育方法不到位问题,则依照规范给予种植培育人员相应惩罚,若林木种苗质量、成活率均可以满足规范指标,则给予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其次,针对市场中苗木引入混乱、滥繁现象,林业部门应加强市场的审查与监督,通过质量监督手段,提高市场中苗木的质量。例如,某林木种苗区域为保障市场苗木的质量,加强市场的排查与监督,对市场中苗木的保存状况、质量情况进行了取樣抽查,若发现存在病虫害隐患,存在质量问题的苗木,则对苗木进行处理,严禁此类苗木在市场中流通,保障苗木的质量,借此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5]。

(四)加大林木种苗宣传,健全行业服务体系

理念是指导工作行为的重要保障,在林木种苗过程中,通过宣传手段,引导人们树立先进的林木种苗理念,学习先进育苗技术,搜集更加完善的市场信息、种植信息,实现提高林业苗木种植理念的目标,促进林业的持续发展。例如,某林业部门通过宣传培训手段,深入百姓家调研,普及苗木种植的重要性,并做好科学的实地调查,给予林木种苗前期工作高度认知,做好林木种苗的宏观调控,普及林木种苗意识。此外,在林木种苗行业之中,应做好科学的规划方案,提高种植行业的服务精神。林业部门应秉持为百姓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制定行业服务规范,在植木种林中渗透先进服务理念,做好长期的育苗规划工作,在完成任务指标的基础上,仍能够保持植木种苗的活力,把好林木发展的第一道关口,提高林木种苗质量[6]。

(五)探索新型造林模式,优化植树造林质量

就目前而言,林木种苗体系中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新型造林模式的开发与完善,能够实现优化植树造林质量的目标。在新型造林模式探索过程中,我国研制出了新型苗木移栽模式,配合辅助苗木土壤,将其移植在制定区域,该技术在西北地区被广泛应用,能够提高苗木环境、土壤的适应性,提高苗木成活率。此外,在优化林木种苗质量时,将信息体系与造林体系融合,为林木种苗提供信息服务,并在林木管理中应用信息系统,实现林业资源、苗木资源的共享,构建一体化网络体系,将林木种苗与成木培育进行有效融合,加快林业种植步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所以,林业部门应高度重视林木种苗重要性,并应用先进手段、方法对林木种苗模式、技术进行完善,使其能够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彰显重要价值。

结论

林木种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性工作,是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林业部门应重视林业资源的现代化建设,树立科学的林木种苗理念,引进先进的种苗技术,做好苗木的保存与移栽工作。在探讨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作用的同时,对林木种苗技术进行优化改进,为林业提供品质优良,数量充足的苗木,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乾奉,任杰.林木种苗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合肥市林木种苗产业的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6):102-104.

[2]安欣,张硕.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误差修正模型[J].林业科技,2018,43(04):55-59.

[3]童占菊.林木种苗培育技术与种苗管理工作优化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2):103.

[4]刘佳.试论利用林木种苗发展促进营林生产效益提高策略[J].农家参谋,2018(09):99.

[5]张杰.重视林木种苗,推动林业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J].农家参谋,2018(02):111.

[6]柯碧英,潘坚,李金英.《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基于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学教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7(43):130-133.

猜你喜欢
林木种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