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员的知识结构及其完善

2018-06-18 10:00刘海艳
好日子(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完善对策知识结构

刘海艳

摘 要:档案管理者的管理对象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积累大量的常识和文化知识,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理论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学习自己所从事的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思想。文章重点就档案馆员的知识结构及其完善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档案馆员;知识结构;完善对策

1 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它所记载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同部门所产生的档案,又都具有它各自不同的内容与特点。所以,档案工作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工作,涉及的知识门类很多,需要多学科的支持。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不单单要懂得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还要利用广博的知识、学识、做好档案的鉴定、分类、利用等工作。档案员还要精通所从事具体工作的专业知识。因为不同岗位的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是不同的,在知识“博”的基础上,精通专业要“专”。“博”、“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 完善企业档案员知识结构的具体内容

2.1专业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己一套理论体系,档案工作也离不开档案专业理论的指导。档案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如果我们不学档案专业理论,就认识不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也就认识不到自己担负责任的重大及工作的意义;同时,学不好专业知识就会影响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的,一个环节做不好,将会影响整个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学的专业知识,对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影响很大,一个胜任的档案员,必须系统地学习档案学的各门课程,只有在这方面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才能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2.2基础知识。

第一,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精髓。用这些知识武装头脑,可以提高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第二,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及地理常识。档案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和历史发展有直接联系。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往往和时间、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所以,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不但要学习历史,还要学习地理,特别要熟悉自己管理的那一时期档案的历史。不懂历史知识,不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也无法开展收集工作,整理档案时也无法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也很难判断档案的历史价值。

第三,较为扎实的语文知识。档案材料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档案工作人员有许多情况下,都是同文字打交道的,语文知识、写作知识是档案工作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档案整理、鉴定和档案的编目、编研等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像案卷标题的拟制,就要求有较好的文字修养。如果语文程度偏低,调查材料就综合不起来,典型经验就总结不出来,档案中许多宝贵的东西也编研不出来。

3 对完善档案馆员知识结构的几点想法

3.1 制定规划,立足长远。人才问题必须作为档案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考虑,应有长远目标,制定系统的、全面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并根据档案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该计划,以保证档案馆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3.2 结合当前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契机,按需设岗,人尽其才。目前国家人事部门已做出决定,要在全国130万个事业单位、涉及3000万在职人员中采用聘用制,实行按需设岗,根据人员素质安排具体岗位,择优聘用。档案馆的服务工作要靠各部门的协作协调和全面配合才能完成,馆员专业结构中,有档案专业、非档案专业以及少数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员,不同岗位对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不同。为此,应针对具體岗位、具体馆员提出不同目标要求,按需设岗,择优上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3 改善知识结构应该有层次有侧重。网络时代要求档案馆员应有分工地向专深方面发展,以满足深层次服务的需要。档案馆员的知识结构包括整体知识结构和个人知识结构,它的调整、改变应不断进行、终身进行。作为整体而言,确实应有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满足利用者的不同需要。但作为个体馆员则不能按这样的要求去培训,这既做不到,也是不必要的。档案馆工作有所分工,培训应从实际出发。只有结合具体岗位要求,与工作实践挂钩,才能达到所确立的目标。

3.4 改善档案馆员知识结构应立足现有人员的培养提高。早几年,各馆纷纷引进人才,这确实是提高馆员素质、改善队伍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高素质人才的思想观念、创新意识、业务水平会对一个馆的工作带来重大影响。但是不能把引进人才作为提高档案馆员素质、改善知识结构的唯一途径,引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立足于提高现有档案馆员的综合素质,才是档案馆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4 档案馆员的队伍建设与创新发展

4.1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规划

要围绕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规划,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思路,制定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人才培养规划。一要结合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际,分层次制定馆员的培养目标,明确馆员人选,使馆员的培养与建设同步发展。二要按照“实用、重点、超前”的原则,立足于现有的档案业务人员,选拔人才,挖掘人才潜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途径,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做到分类培养。三要把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建设的主次和馆员的年龄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以保证馆员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2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一支精良的馆员队伍是馆员制度得以完善、改进的保证。为此,一要开展多种学术活动,把学术讲座与交流作为提高馆员素质的重要途径,督促馆员经常阅读专业文献特别是综述性论文,经常参加课题报告、毕业论文报告、专题讲座等各种学术活动。二要加大继续教育力度,通过学历教育、岗位轮换、举办各种业务测试和各种短期培训、研讨班等,创造人才成长的各种有利条件。三要鼓励学科馆员开展科研工作,特别是鼓励学科馆员单独承担科研项目,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馆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5 结论

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不善于学习,不会高效能地接收信息,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就会失去竞争能力。所以,档案员还应当在学习、工作中多留心、多观察、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开展多方面的交流和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行终身教育,才是完善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档案工作者改善知识结构问题[J].张敏燕,解玉华,郭珩.黑龙江档案.1996(02)

[2]优化档案工作者知识结构要处理好五种关系[J].于咏梅.山东档案.2005(01)

猜你喜欢
完善对策知识结构
智能时代的知识图景:人工智能引发知识观重塑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何不理想
公共财政视域下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的知识结构与课堂优化设计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怎样建造你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