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的诗意与传奇

2018-06-22 04:05罗荔
时代人物 2018年2期
关键词:胡杨树月牙泉胡杨林

罗荔

秋天,一笔一画皆是情;秋景,一字一句皆是意。秋天就是这么一个令人心醉的季节,是一年中最五彩斑斓的季节。我们武汉摄影人共二十一人来到大西北,为你呈现它的秋之美妙……西北的秋色有着江南的秀气、黄土高原的大气、坝上草原的奔放、戈壁荒漠的苍凉。而最美妙的是守候晨曦及夕阳下光、影、雾、星芒的完美互动……这只能用童话世界来形容了。2017年的大西北,必定是我们记忆里最值得收藏的秋色!

10月9日,我们开启了西北秋摄之行!当天抵达革命圣地延安。乘着光线还好,大家对着标志性建筑延安宝塔各种拍,大师们选好角度,入住到便于拍摄夜景的延安圣通大酒店,吃过晚饭又立即投入了宝塔夜景的拍摄。第二天清晨我们到达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靠近瀑布,黄色水雾喷涌扑面而来,大有气势磅礴令人震撼的感觉!老师们忙着支起脚架变幻着角度完成自己的大片佳作。我也屁颠地跟着偷师学艺。之后我们到了银川市,顾不上吃饭,大家投入到了中华回乡文化园的夜景拍摄。在光怪陆离的各色光影下展现伊斯兰建筑的魅力。之后三天,我们驻足此行的主要目的地额济纳拍摄胡杨林。额济纳胡杨林号称中国最美胡杨林,我们一边欣赏金色胡杨,一边捕捉胡杨林千姿百态的景象。胡杨是西北大漠的英雄树,在西北辽阔的沙漠和戈壁地带,在美丽的绿洲,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有胡杨树的地方是牛羊成群的地方,有胡杨树的地方是牧人扎根的地方”“草原上的勇敢者是赛马手,沙漠里的英雄是胡杨树”。的确,在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带,胡杨树以其旺盛的生命力鼓起人们生活的勇气,也是那一棵棵胡楊造福一方水土,使荒漠充满了绿荫。胡杨,又名胡桐,拥有发达的根系,能吸收沙漠戈壁深处的地下水,使它生命永葆,“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这三个一千年是胡杨强大生命力的真实写照。胡杨是一亿三千万年前孑遗的树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是“活着的化石树”,也是景观最美的树,应该说任何赞誉对胡杨树来说都不为过。胡杨耐严寒、挡风沙、抗盐碱,傲然挺立于戈壁大漠上,为“生命禁区”撑开一片生命的绿叶。我们徜徉在胡杨林里,感叹这生命的奇迹!这里的胡杨保留了自然原始的风貌,林中每一棵胡杨都独具特色,树枝相交构成不同画面。秋日遍地金色落叶和树枝,踏入其间好像是踩踏着温暖的棉毯。在这里,年轻曼妙与古老沧桑并存,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充满神秘气息!特别是湖中胡杨、小桥倒影和光影交相辉映,美丽到你无法想象,惊艳了额济纳的秋,令无数人趋之若鹜!更令人惊喜的是,领队打渔翁老师和家庭旅馆老板闲聊中,房东极力举荐我们去大漠胡杨林景区,那里的胡杨林和景致更美,波澜起伏的色彩,层里交错的枝条,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黄色的轻纱,熠熠泛光,宛如上帝打翻的调色板和童话中的仙境。我们在此逗留了一天,直到天色已晚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10月15日,我们来到了敦煌。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我们首先参观了莫高窟。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即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修建,到明清逐渐淡出视野。曾经的极端漠视和列强的掠夺造成巨大文化的浩劫,让莫高窟成为遗憾和伤心地,也因此被世界所熟知。历史是一把双刃剑,铭记在心,不予评判!这是最深刻的西北传奇。“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悲壮苍凉的气氛让无数人对这古老边塞心存向往。两千多年过去,多少王朝消失在历史烟雨中,它依然静静的伫立于此,站成了自己千年的模样,这是最坚韧的西北传奇!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我们先在数字中心观看两部电影,对莫高窟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再进入洞窟领略真正的奇观!之后返回敦煌市区品尝当地风味特色:驴肉黄面、风味羊杂、老马酿皮、敦煌老酸奶……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百年来人们对敦煌的印象都少不了王维的这首《使至塞上》。驼铃叮当响在黄沙大漠,夕阳余晖映衬奔波身影,这是最诗意的西北传奇。

古往今来,鸣沙山月牙泉一直以“沙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被沙山环抱却一直不被其所掩,始终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山色水光相映成趣,大漠奇泉涓涓不息,这是最奇幻的西北传奇。我们在此忙着拍摄沙山、驼队、落日……体验骑骆驼、滑沙,攀登进一步退半步的鸣沙山,寻找各种角度进行拍摄。参观被誉为“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涟漪。”的沙漠第一泉月牙泉。月牙泉,古称河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100米,东西宽约25米,弯曲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片绿洲,掩映在鸣沙山的怀抱,月牙泉躺在绿洲里,一汪清泉,静卧荒漠,日月蒸腾,千年不涸,风沙弥漫,依然鲜活,在深黄的狂风和滚滚的黄沙飞扬中与日月同辉。站在泉边,我们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沙漠与清泉共存,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10月16日,我们来到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的嘉峪关。它是明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千里白雪皑皑封不住河西神采,万里风沙漫漫摧不垮嘉峪雄关”。嘉峪关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阴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有冰雪祁连山,巍峨嘉峪关之说。参观完后赴张掖看丹霞地貌。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大景观区。其中张掖七彩丹霞五花肉,是中国最美丹霞地貌,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10月19日,天不亮我们就赶往青海湖,路遇雪山,在晨曦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红光,绝美非凡。也让老师们兴奋不已,拍了个痛快,期待大师们的大片佳作问世!下午,我们抵达了青海湖畔。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湖泊,也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湖水浩瀚无边又蔚蓝空灵,四周群山环绕,而贴近湖畔是苍茫的草原,景色壮观优美。秋日的青海湖仍有不少的油菜花地,加之蓝天碧水白云,在远处雪山的映衬下显得煞是好看。漫步湖边,看浩瀚青海湖日暮晚霞,身后是祁连山,祁连山下一大片牧草,散落在草地上星星点点的牧羊、牦牛、马匹在悠然的吃着草。近处的沙滩边,散布着五彩经幡,三五成群的游人在这湖边沙滩上拍照嬉戏。极目远眺处是无边的青海湖,蓝色的湖,蓝色的天,海天一色,真可谓是大美。王洛宾就是在这大美之下,与一位藏族姑娘传出一段佳话……面对美景,大家又是一通拍摄。 翌日早上的青海湖,蓝的那么纯粹,那么通透,有那么一刻让人忘却凡尘,犹如身处仙境。远望青海湖的晨曦,云蒸霞蔚,很是好看!终于使我明白,为什么围绕青海湖有那么多传说,因为与这盛景能相配的只有那超脱凡世的传说。

10月20日上午,大家赶到有“天空之境”称谓的茶卡盐湖。“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当然要拍出天空之境,首先要天气给力;其次就要知道茶卡盐湖最佳月份,5月-10月;再次就是一天中的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中午光线太强,晚上光线太弱。

至此,我们拍摄的行程宣告结束。

这次秋摄,历时14天,途经九省(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甘肃省、青海省),全程7391.8公里。每天早出晚归,马不停蹄,几乎没有人迟到,充分展现了武汉摄影人的高素质。其间一路欢歌笑语,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叮当的京剧唱腔、张谨甜美的歌喉,还有胡老师照集体照时慢吞吞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的数数声、方老身板硬朗的身影、急脾气的打渔翁和慢性子爱讲笑话的罗戈领队……此行收获颇多,也跟老师们学到不少,期待着下一次精彩继续!

猜你喜欢
胡杨树月牙泉胡杨林
赞胡杨树
胡杨赞
远眺月牙泉
看一本发黄的书走神
守护
分娩
额济纳旗胡杨林
额济纳的胡杨林
月牙泉
胡杨树的三千年情怀